和胜和“老顶”甄国龙,从抗日小兵到黑帮老大,晚年退休建设家乡

他从一名抗日游击队的小兵成为香港黑帮中的传奇老大,去世时送行队伍高达三千多人。

他是黑帮“和胜和”第一任坐馆,帮会内八成人员是他的徒子徒孙,江湖人称“黑道战神”。

他就是香港黑帮“和胜和”“第一老顶”,甄国龙。

和胜和“老顶”甄国龙,从抗日小兵到黑帮老大,晚年退休建设家乡

1926年的某天,在广东台山海宴镇鼠山村的富户内,一声嘤啼划破长空,甄国龙降生了。甄国龙从小就喜好拳脚功夫,在村里的孩童中便是个孩子王,再加上家庭殷实,一家的小日子过得很舒坦。

1937年开始日寇侵华犯下累累罪行,台山亦在数年里被轰炸了数次。造成了许多人无家可归的局面,不管是富有的还是穷苦人家。甄国龙一家子也不例外,眼见原本美好的生活被打破,许多热血男儿义愤填膺奋起反抗。

和胜和“老顶”甄国龙,从抗日小兵到黑帮老大,晚年退休建设家乡

保家卫国更要靠热血男儿,《少年中国说》里说得好:“少年强则国强”。现代有的电视台给许多热血男儿带来了“娘泡”这种歪风邪气,看不惯的网友则嘲讽地改编成了:“男儿强则国强,男儿娘则国凉。”这话像开玩笑似的,却更是一种警示。

甄国龙便是在那时候加入“滨海抗日游击总队”的,大好河山被侵占,由于当时国弱,无法与日寇正面对抗。只能是以游击的方式东边来一下、西边来一下的偷袭。

和胜和“老顶”甄国龙,从抗日小兵到黑帮老大,晚年退休建设家乡

游击与古时候的侦察兵相似,更需要随机应变保证自己的生存能力,以及自身的战斗技巧,还有对于战局的敏锐判断。在游击队的几年里,甄国龙也学得了一身本领,为后期他成为“黑道大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0年代初,由于尚属动荡时期,“逃港潮”随之兴起。甄国龙与父亲来到了香港,落户深水埗河北街。惯用咏春拳的叶问也是那段时间去的香港,他是1949年过去的,比甄国龙早几年。

和胜和“老顶”甄国龙,从抗日小兵到黑帮老大,晚年退休建设家乡

那年头深水埗其实就是个难民区、贫民窟,内陆逃到香港的多数就是住这儿,就如14K创始人葛肇煌以及其部将“二路元帅”陈清华、“大鼻登”、陈仲英等等,都是在这儿驻点的。后期才有14K的“恶人谷”、深水埗九江街。

甄国龙初来乍到,手头又没什么技术活,只能到码头找了份苦力差事来养活自己。苦力虽然是暂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终究是江湖地位低下。

和胜和“老顶”甄国龙,从抗日小兵到黑帮老大,晚年退休建设家乡

由于当局治理无方,寻常的老百姓无门无派免不了受别人欺负,只有报团取暖加入帮会才能受到庇佑,这也是为啥港澳黑社会组织众多的根本原因。当然,现在已经是变质了,与初衷不一样。最初是怕被欺负,强大了变成了欺负人。

而在码头干苦力看似只有简单的成百上千名大汉在那儿搬货,其实也不简单,这些人多是分帮分派的。事实上自古以来许多做物流的都是会带一点江湖组织的色彩,如古代的快递公司也就是所谓的“镖局”、 又如早年的“青帮”事实上就是一帮做漕运的水手组织起来的,就像香港电视剧《苗翠花》里的“漕帮”。当然,要说近代青帮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当年雄霸上海滩的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三人。

和胜和“老顶”甄国龙,从抗日小兵到黑帮老大,晚年退休建设家乡

当时码头盘踞着众多帮会,其中“和胜和”便是一股势力。甄国龙因在码头与“和胜和”的人相熟,并且曾经为朋友解决困难,在那朋友介绍下拜在和胜和大佬“姜唐”门下。姜唐是甄国龙的贵人,也算是甄国龙一生的转折点。

由于甄国龙为人沉稳干练,外加机敏聪慧,姜唐对他很是欣赏,也给了他许多出头的机会,没多久江湖上就有“国龙”这号人物了。

和胜和“老顶”甄国龙,从抗日小兵到黑帮老大,晚年退休建设家乡

姜唐在深水埗以及旺角一带拥有多家赌档,也算是靠着赌档发家,甄国龙起先便是负责在这些赌档里看场。赌档这种地方龙蛇混杂,除了应对阿sir,更多的就是面对来抢地盘的其他黑帮。

每次遇到敌方骚扰,双方开战之时,甄国龙都身先士卒,毕竟是游击队出身的,那是对方那种地痞流氓比不了的。一把四十米大砍刀在手所向披靡,杀得敌方闻风丧胆,心惊胆寒。毕竟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物,常人哪里见过尸山血海。

和胜和“老顶”甄国龙,从抗日小兵到黑帮老大,晚年退休建设家乡

这使得和胜和内部都信服甄国龙,甄国龙也顺势“改造”内部这些马仔,除了军事化的训练这些人,还教授游击战术。有了这些战术配合,对上其他帮会就不会像以前那样,仅凭“人多”、“武力值高”取胜,更多的时候还是声东击西,以最小的代价拿下最好的结果。其实就是使用智商来碾压对方,高维打低维,降维打击。

渐渐地,甄国龙便有了江湖上人称“黑道战神”的绰号。名气日盛,加入“和胜和”的马仔也越来越多。特别是本土的古惑仔,也就是只懂用蛮力解决问题的那些小流氓,这种战术着实让他们大开眼界。

和胜和“老顶”甄国龙,从抗日小兵到黑帮老大,晚年退休建设家乡

不止社团内部的人服他,连社团外的人也对他多有敬畏。因为甄国龙除了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外,他为人还十分仗义,对于金钱并不是很看重,这使得他在社团内部展现出非凡的凝聚力。

60年代末,甄国龙坐上了战后“和胜和”第一任坐馆的宝座。原本散漫无组织的帮会,在甄国龙的带领下开始团结起来。成了整个帮会的头子,江湖地位与当年在码头不可同日而语,许多富商也来在这时候巴结上来了,毕竟那年头很多时候黑帮比警察管用得多,这进一步的充实了甄国龙的人脉。

和胜和“老顶”甄国龙,从抗日小兵到黑帮老大,晚年退休建设家乡


甄国龙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不想与其他黑帮那样涉及黑产,他将目光放长远,开了多家合法有牌照的麻将馆。当时麻将馆算是香港比较主流的娱乐项目,既能过把瘾,又能互动交际。

甄国龙原本就是黑帮老大,直接带着自己的人看场子,既能自己赚钱,还能养活手下这帮人,可谓是一举多得。这其实就是后来“新义安”开KTV、夜总会等娱乐场所“以场养兵”的雏形。

和胜和“老顶”甄国龙,从抗日小兵到黑帮老大,晚年退休建设家乡

在高峰期,甄国龙手头的麻将馆多达17家,遍布深水埗、旺角等地。也因为他的名号只要是他的场子,就没人敢来闹事,在这种鱼龙混杂的地方没人敢闹事,那就是店面最好的风水了,生意自然也是红火。

也因为自身条件的优势,甄国龙建立起了属于他的“麻将王国”。当年“红宝石”、“绿宝石”、“钻石”、“大利”、“松山”、“龙凤”、“大好彩”等等麻将馆都是很出名的,在老一辈香港人中多数都能认识几个。

和胜和“老顶”甄国龙,从抗日小兵到黑帮老大,晚年退休建设家乡

到了70年代,久居高位的甄国龙动了一次真怒,原因便是门生黎国华被联英社的“歪嘴能”砍伤了,至今依旧能在黎国华脸上看见那十多公分的伤疤。

黎国华当年在甄国龙手底下的麻将馆做事,是甄国龙的重点培养对象。黎国华因早先与“歪嘴能”有过利益纠纷,路过“歪嘴能”地盘时遭到对方的伏击,其实也算是“歪嘴能”这方蓄谋已久,有心算无心。

和胜和“老顶”甄国龙,从抗日小兵到黑帮老大,晚年退休建设家乡

甄国龙知道爱徒受伤后,带着百多名马仔直接将“歪嘴能”的地盘围了起来,大哥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见到甄国龙亲自来了,“歪嘴能”差点吓尿了,意识到自己闯大祸了。没等甄国龙开口,“歪嘴能”就上前一个劲地磕头认错,还送上了10万块的“治疗费”。那年头10万块已是大数目,都可以在香港买楼了。

要知道,在许多不怕死的猛人面前磕头认错简直比要了性命更难;在常人看来磕头认错也是一种极大的侮辱,磕头了日后还怎么在马仔面前抬得起头来。

和胜和“老顶”甄国龙,从抗日小兵到黑帮老大,晚年退休建设家乡

眼见“歪嘴能”态度诚恳,甄国龙也没有再追究,毕竟“兔子逼急了还会咬人”,得饶人处且饶人,事情没必要做绝。

从侧面再一次证明了甄国龙在江湖上的地位崇高,也侧面看出了甄国龙的为人处世之道,以及对这帮徒子徒孙们的维护之情。

70年代末,甄国龙已是五六十岁的年纪,时代快速的更迭,他深知接下来已是年轻人的年代,当机立断做出了“退出江湖”的选择。他将手头盈利颇丰的麻将馆或低价、或赠送给了自己的门生,自己只留下离家不远的深水埗那间“黄金麻将馆”颐养天年。这也再次说明甄国龙为人仗义,跟马云一样“对钱没有兴趣”。

和胜和“老顶”甄国龙,从抗日小兵到黑帮老大,晚年退休建设家乡

而甄国龙的门生黎国华以及“三万”在日后都是“和胜和”的超级大佬,像“上海仔”、“黑脚鸡”、“沙田ME”、“大飞”等等日后在江湖上呼风唤雨的大佬则是他的徒孙。

当时“和胜和”内部也有分组,切确地说是分成两大阵营。一边是甄国龙带队,另一边是“尤伯”领导。“尤伯”这方专出“白纸扇”,也就是动脑筋的一方;甄国龙这边则多是出打手,当然也不乏有文武双全的人物。

因为当时“武力为王”的社会背景下,拳头硬比“食脑”更重要,所以“和胜和”以甄国龙这方为主,高峰期他的徒子徒孙占了帮会接近八成的成员。

和胜和“老顶”甄国龙,从抗日小兵到黑帮老大,晚年退休建设家乡

虽然甄国龙已是隐退状态,但他实际上还是“和胜和”的精神领袖,他在帮会的地位依旧高高在上。

年轻一辈许多决定不了的事情,都会去找甄国龙商量处理方案,他与这帮年轻人也聊得来,就这样,甄国龙家里的大厅成了“和胜和”核心成员开会的地方。而只要甄国龙提议的事情,年轻一辈都会照办,包括帮会选坐馆这件事情,只要是他推荐的人,就没人反对,在帮会内部可谓是“一言九鼎”。

和胜和“老顶”甄国龙,从抗日小兵到黑帮老大,晚年退休建设家乡

在取得如此成就后,甄国龙也没有忘记养育他的家乡,他以自己的名义积极建设家乡,捐了许多公园以及学校,在当地能见到不少“国龙”的名字,当地人对他十分感恩。

和胜和“老顶”甄国龙,从抗日小兵到黑帮老大,晚年退休建设家乡

而甄国龙虽然自己纵横江湖数十年,却对于教育很是看重。他不想自己的子孙走自己的老路,对子女踏足江湖那是严令禁止的。前后娶了三个老婆,以他为中心开枝散叶的子子孙孙就有三十九个,这些人全部都被送到国外去读书。

毕竟自己当年步入江湖是情非得已,江湖险恶有如深渊,一不小心便命丧黄泉,能上位者少之又少。

和胜和“老顶”甄国龙,从抗日小兵到黑帮老大,晚年退休建设家乡

2016年,甄国龙在香港仁安医院去世,由于在江湖上德高望重,在“和胜和”内部的地位更是最高的一位,“和胜和”还特意开会,为了表示尊师重道,以及彰显帮会的势力,便以史上最大的规格来为他举办葬礼。

和胜和“老顶”甄国龙,从抗日小兵到黑帮老大,晚年退休建设家乡

葬礼的费用高达两百万,来念经做法事的就有三场,据说这三场的费用就高达六十万,可见会念经的和尚是很赚钱的。

出殡当天的场面那是极为壮观,据说到场的江湖人士超过三千人,为其扶灵的八人则是“和胜和”叔父辈以及当任坐馆。

和胜和“老顶”甄国龙,从抗日小兵到黑帮老大,晚年退休建设家乡

回首甄国龙的一生确实颇为传奇,入黑道情非得已,巅峰期将舞台让给年轻人,发达后能为家乡做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黑帮   大佬   徒子徒孙   马仔   门生   帮会   深水   游击队   香港   黑道   小兵   晚年   码头   男儿   家乡   当年   地位   江湖   甄国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