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看鸡汤文了!比尔·盖茨年度荐书出炉,高知父母首选《范围》

那些特别懂行、从小就帮孩子选定了前程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往往并不是出类拔萃的孩子。这是为什么?


前几天,比尔·盖茨发布了自己2020年度推荐书单,其中一本名为《范围:为什么通才能在专业化的世界中取胜》的书中刚好解答了这个问题。


别再看鸡汤文了!比尔·盖茨年度荐书出炉,高知父母首选《范围》


范围:为什么通才能在专业化的世界中取胜


这本书的作者是戴维·爱泼斯坦,他是一个以关于体育成就的TED演讲而闻名的人。

别再看鸡汤文了!比尔·盖茨年度荐书出炉,高知父母首选《范围》

在书中他提出了一个论点——即在这个专业化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时代,我们反而应该去拥抱广泛的经验和兴趣。


比尔·盖茨对此评论道:“我认为他的想法甚至有助于解释微软的一些成功,因为我们雇佣的人在他们的领域内和跨领域内有真正的广度。”


书名中这个“范围”的意思就是认知的范围,也可以说是你思维的射程。

别再看鸡汤文了!比尔·盖茨年度荐书出炉,高知父母首选《范围》

这本书说的是“通才”和“专才”的关系。现代世界的分工越来越细,几乎在每一个领域,能直接受到奖励的都是专才


你的射击范围有多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射得够不够准。这是目前社会的现状,是这个时代的特色——想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你厉害,就得单点突破的时代。


可为什么爱泼斯坦却推崇通才呢?这需要我们先来谈一谈人的价值观,不要觉得抽象,我们可以接地气一点,就拿我们身边的事迹举例。

别再看鸡汤文了!比尔·盖茨年度荐书出炉,高知父母首选《范围》

想象有一天,你在中国著名的音乐殿堂哈尔滨大剧院观摩了一场最高水平的音乐比赛。


参赛选手全都是中国最厉害的青少年演奏天才,他们的技法无比纯熟,一看就是多年苦练的结果。


而最后赢得冠军的这位少年居然只有十五岁!他还将代表中国参加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音乐竞赛,每个人都说他的前途不可限量。


比赛结束之后记者现场采访了冠军的父母,他们说这孩子从四岁开始每天就要至少练琴四个小时,他们为他的成就感到欣慰,并且期待他将来成为郎朗那样举世闻名的钢琴家……


这类励志的报道是不是很熟悉?每天都有人抵达成功的终点,他们的成就都很令我们羡慕,也很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能有这样的一天。


这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是因为我们佩服这些人的努力。如果这个小冠军真的能成为另一个郎朗,我们会为中国又出了一位世界名人而感到很高兴。

别再看鸡汤文了!比尔·盖茨年度荐书出炉,高知父母首选《范围》

但世界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就像有个作曲家,年轻的时候经历坎坷,走过很多弯路,犯过错误。


他不甘于平凡,曾经看不上周围的一切,但是不知道自己又能做些什么。他曾刻苦的练琴,却一直没有能够展示实力的机会,因为他不善于在人前炫技,也不屑于如此的行为。


直到某一时刻,他终于领悟到音乐的意义,他觉得这个是他该干的事儿,他开始自己作曲……


这个人叫舒伯特,在同领域或其他领域也有很多与他类似经历的人,比如梵高、卡夫卡、巴赫等等……

别再看鸡汤文了!比尔·盖茨年度荐书出炉,高知父母首选《范围》

同为专才(并不绝对,比如卡夫卡曾学过法律,干过保险,后文会对专才与通才的关系进行分析),但从观众的角度,我们看音乐比赛都是居高临下的态度:


你们尽管竞争,我们只挑最后胜出的那个!


但其实比赛中有很多运气成分,冠军也许只是比其他人的运气都好了一些,可我们总喜欢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这其实是很唯心的言论。


当我们面对作曲家的时候就不能居高临下了,并不仅仅是因为作曲家有原创的东西,能把他和别人立即区分开。

别再看鸡汤文了!比尔·盖茨年度荐书出炉,高知父母首选《范围》

更重要的是这种对世界有过深入思考、又把这些思考融入作品之中的人,你见到他时就会想,也许他不管干什么都会很厉害。


前一种专才会有一时的风格,后一种“专才”会享一世的荣耀。而这个“专才”通常都是从“通才”转变而来的!这下我们终于可以接着说说,爱泼斯坦推崇“通才”的原因了。


天才儿童和多面手


爱泼斯坦认为,表面上看,当今世界要求人们的职业生涯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但实际上,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从一开始就专注于某个领域。


他深入研究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运动员、科学家、艺术家、音乐家、发明家和商界领袖的轨迹,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这些成功人士在专注于自己的领域之前,都先尝试了多种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活动。


就比如网球运动员罗杰·费德勒。巧的是,比尔·盖茨也曾和他进行过表演赛。而爱泼斯坦和比尔·盖茨都注意到费德勒作为一名运动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

别再看鸡汤文了!比尔·盖茨年度荐书出炉,高知父母首选《范围》

小时候,他并没有专注于网球,也没有进行专门的网球训练,而是尝试了各种不同的运动。包括滑板,游泳,乒乓球,足球和羽毛球。


他直到十几岁才确定要打网球。即便是这样,他的父母仍然劝他不要太当真。


最后的结果是有目共睹的,费德勒是20届大满贯冠军,39岁还在打网球,职业生涯比其他运动员长得多。


其实比尔·盖茨自己也是这样的人,这也是他为何会推荐这本书的原因。他曾在博客中写道,自己的职业就是非常适合的通才模型。

别再看鸡汤文了!比尔·盖茨年度荐书出炉,高知父母首选《范围》

他喜欢在深夜溜出地下室,在华盛顿大学编码。但是,他对计算机的热情总是与其他许多兴趣混合在一起,因此,他还花了大量时间阅读各种主题的书。


“我认为,微软起步的关键原因之一是因为我们比那个时代的其他初创公司思考更具广度。


我们不仅聘用了出色的编码人员,还聘用了在其领域和跨领域具有广度的人员。


我发现这些团队成员最好奇,心智模型最深。”


爱泼斯坦则在书中这样写道:


精英们通常不会在职业生涯早期,就在某个领域进行刻意练习,而是会经历‘试水期’ 。


他们进行了各种尝试,获得一系列可以驾驭的技能,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喜好。


后来,他们才专注于某个领域,并逐步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


所以,他认为社会需要的是这样的人:拥有广阔的视野,能够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接受不同的经验和观点。


因此,爱泼斯坦完整的论点应该是这样的:在学习/工作等等的过程中,可以先追求广度,再追求深度。

别再看鸡汤文了!比尔·盖茨年度荐书出炉,高知父母首选《范围》

其实人们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了解自己,更不用说“为孩子规划人生”有多荒谬了。


那么在孩子早期追求某个领域的专业化是一种教养误区吗?如何才能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自己真正擅长的事情?


厚积薄发,以致千里


优宝觉得爱泼斯坦的观念也可以理解为厚积薄发,因为通才取得的人生阅历,才孕育出专才的大放光彩,而这一点也和人的延迟满足感类似。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是这样解读延迟满足的:


我们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没有很好的延迟满足的能力,是因为他从未没很好的满足过。


如果有两个孩子A和B,A孩子当他想吃零食的时候,随时有零食可以吃,B孩子是偶尔有零食,偶尔没有零食。


让他们两同时去参加棉花糖实验,谁在延迟满足方面的表现会更好呢?


没错,是A孩子,因为A孩子在过往的经验中,他学习到只要他想吃零食就可以吃,即使现在不吃一会儿也可以吃,然而B孩子就没那么笃定了。


因此我们会建议父母,如果想培养孩子很好的延迟满足的能力,在孩子6岁以前,尽可能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包括物质和心理的。

别再看鸡汤文了!比尔·盖茨年度荐书出炉,高知父母首选《范围》

可在这个满足需求的过程中,父母总会因为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而放弃,或者觉得对孩子没什么用处。


孩子在尝试和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这虽然让人感到效率低下、一团糟,但这是个好迹象,因为有效的学习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爱泼斯坦在书中这样写道:“我们在实践中学习我们是谁,而不是在理论中学到这一点。”


所以,孩子们需要家长对自己耐心一点,让他们花点时间,积累经验和技能。当孩子们准备好了的时候,再深入兴趣,更加精进。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盖茨   高知   比尔   斯坦   父母   通才   专才   广度   鸡汤   中国   零食   运动员   网球   首选   冠军   领域   年度   孩子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