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打击 一剑封喉 ——SWIFT系统有多狠

讲到美国的金融制裁,就不得不说道“SWIFT系统”。也许有些朋友对“SWIFT系统”不太了解。SWIFT是“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的简称,成立于1973年5月,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SWIFT系统是美元主导的全球结算系统,为全球198个国家的7000多家金融机构提供安全讯息服务和接口软件。

虽然SWIFT总部设在布鲁塞尔,但是该系统的底层架构却是由美国一手打造出来的,所以美国可以通过SWIFT系统掌握相关国家的个人与组织的交易流水,并凭借其在SWIFT的特殊地位限制或禁止某些国家通过SWIFT进行结算。它就像中国国内的银保监会现在的大数据系统一样,任何的美元结算数据,只要想查都可以通过该体系查的清清楚楚,使得美国的金融制裁的就像GPS定位了一样精准。

1980年SWIFT联接到香港。中国银行于1983年加入SWIFT,是SWIFT组织的第1034家成员行,并于1985年5月正式开通使用,成为中国与国际金融标准接轨的重要里程碑。之后,中国的各国有商业银行及上海和深圳的证券交易所,也先后加入SWIFT。同时美元又是用于国际支付和央行储备的主要全球货币,基本上占了一多半。所以美国如果想将SWIFT系统中某国的银行进行金融制裁,那么这些银行的美元来源将会彻底枯竭。

以我国为例,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大部分美元是来自于出口商的结汇,这些贸易商通过出口赚取美元,然后将海外客户支付的美元通过SWIFT系统转账进入国内银行账户上,再通过国内银行结汇换取人民币,用于支付国内的人工、材料、运输、税费等各项生产成本。如果美国取消了中国国内银行的美元结算资格,海外进口商的美元就无法支付到中国国内银行。

接下来发生的情况可能就是:一、国内的出口商选择国外的银行进行结算。但国外很多银行是没有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因为人民币还不是国际货币。二、海外的进口商选择从其他的国家进口,中国出口将进一步受到打击。


有人可能会说,我们可以以人民币和欧元结算呀,正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样的说法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行得通。

原因有二:1、因为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本身在世界上是很少有国家愿意要的。你拿美元可以在全世界去买东西,在很多国家的银行可以存取。你拿人民币在全世界去买东西可以吗?可以在世界各国的银行存取吗?显然还不行。

目前大部分的国家愿意和人民币互换货币,是看在中国有美元外汇储备的份上,如果没有了美元的支撑,愿意接受人民币的国家将少得多。

2、欧元虽然也是世界货币,但在国际交易和储备中的份额基本只是美元的一半左右,特别是石油的进口,基本上都是以美元定价和结算的,欧元几乎没有市场。更何况美国是中国最大顺差来源国,中国从美国获得的贸易顺差是从欧盟获得的两倍。如果美国限制中国银行和企业实体进行美元交易,中国通过贸易直接获得美元外汇的渠道基本会被堵死。

同时欧元国家基本都是是美国的盟友,很可能欧洲也跟在美国之后限制中国银行获取欧元,这将意味着中国外汇来源将被彻底堵死。

所以,美国如果真想对中国大陆和香港进行经济制裁,最快速简单的方法就是将中国大陆和香港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迫使港币和人民币与美元脱钩。


当然,和中国这样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爆发金融战,不论对手有多强大恐怕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役。不过“春江水暖鸭先知”,我国大陆和香港的各金融机构恐怕也要提前做好准备,面对即将可能到来的暴风骤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布鲁塞尔   商业银行   中国银行   系统   香港   美国   精准   欧元   中国   货币   人民币   美元   银行   金融   国家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