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除掉庞涓,两次同用一计,一般军事家不敢这么做

孙膑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在齐国当官,曾著有《孙膑兵法》八十九篇。对于他的记录,最早出现在《战国策》和《韩非子》中,对他称呼也只说是“孙子”,叫什么名字,没有人知道,《吕氏春秋》零零星星的记载了一些关于他的故事,说:“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孙膑贵势”,把他和孔子、老子、墨子等人并列。对于他的军事才能,直到司马迁的《史记》出现才有记录。

孙膑除掉庞涓,两次同用一计,一般军事家不敢这么做

据《史记》记载,齐国称霸是因为齐威王与齐宣王重用了田忌与孙膑。而孙膑与庞涓都师从鬼谷子,但是庞涓嫉妒孙膑才能,于是对他使用了“膑刑”,即削掉膝盖骨。孙膑的名字由此而来,可见孙膑并不是真名。

因为作者司马迁认为:齐威王、齐宣王两代国君,正是因为任用了孙膑、田忌等人,才得以成为春秋一霸雄东方。而孙膑也成为享誉世界的兵神。

但是荣耀光环的背后却是满满的心酸。孙膑被庞涓膑膝,关进牢笼,好在老天有眼,让孙膑赐了一条活路,逃回齐国。从此开始他的辉煌之路,而庞涓灭亡之路也随之开启。

孙膑除掉庞涓,两次同用一计,一般军事家不敢这么做

公元前354年的桂陵之战,孙膑围魏救赵,活捉了庞涓,戏耍一番再放回去,使庞涓脸都丢尽。庞涓憋着这口气回到魏国,发誓一定要雪此恨。机会来了,十年之后,韩国与魏国爆发战争。韩国求救于齐国,齐威王拜孙膑为军师,和田忌一同出兵前去救援韩国。这一次孙膑故计重施,又来了一回“围魏救赵”。先攻击魏都大梁,待庞涓从韩国撤军,回来救梁的时候,孙膑已经领兵“向西逃窜”。齐军素有“怯战”之名,孙膑于是安排士兵,在逃跑路线上挖灶。一开始一次挖十万,后来八万、六万 ……逐日减少。一招减灶计把庞涓的娇纵本性给再次诱出来,涓通数着孙膑一天天减少的灶数目,断定孙膑已经溃不成军,人员损失过大半。于是想乘胜追击,一举消灭孙膑。因此下令,丢到所有辎重,轻装追击孙膑率领的齐兵,直追到一条叫“马陵”的窄道,发现一株剥皮大树。庞涓叫人取火把一看,树上居然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庞涓正要发怒,怎奈周边杀声震天。万箭齐发,庞涓瞬间命赴黄泉。

孙膑除掉庞涓,两次同用一计,一般军事家不敢这么做

结语:庞涓也算得上一代名将,因妒情迷惑了心窍,狭隘胸怀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孙膑大智若愚,略施小计,就要了庞涓小命,正所谓你膑我膝盖,我取你脑袋。当然,孙膑并不是为报仇而战,而是执行公务,庞涓当道而已。

孙膑除掉庞涓,两次同用一计,一般军事家不敢这么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鬼谷子   魏国   小计   韩非子   国君   墨子   楚国   关进   命赴黄泉   史记   孙膑   围魏救赵   齐国   军事家   韩国   春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