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大清华硕博争相进中小学当教师?



教师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受人尊崇的职业,古代叫做:“师父、夫子、教书先生、学究、讲郎等等”。现在也有各种老师,师傅,教练等等的称谓。教师是指传授学生知识的人员。传道授业解惑,人生路上的灯塔,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总之,教师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职业,教书育人听上去也是非常的高大上,现在也有更多的人前仆后继想要加入这个行业,甚至是名校博士毕业也来争夺一个一线教师岗位,最近一个关于教师招聘热搜又点燃了大家关于老师的热情,纷纷惊呼现在入行教师的门槛都这么高了吗?

为什么北大清华硕博争相进中小学当教师?

招聘会上,一位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生告诉记者,在她上周面试一所中学教师岗位时,生物教师岗位面试7个人中4个人都是博士,化学教师岗位的面试者全是博士。另有一位中学老师告诉记者,她是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的,她入职时很多清华北大的硕博都在挤入中小学。


为什么北大清华硕博争相进中小学当教师?

面对一个中小学教师的招聘,竞聘者竟然清一色的名校高学历人才,不禁令人咋舌,作为一群聪明人相信他们的选择肯定是经过多方权衡利弊的结果,不会有错,再看看这些竞聘者学校所在的地方基本都是北上广深各个大城市的重点中小学,而且这些学校有个共同点——福利待遇非常高,远超同行业其他地区或者同地区其他行业。还能解决户口住房子女读书等等相关问题。真的太香了,怪不得大家都想去当老师,总之就是别人有的我有,别人没有的我还有。这就吸引了一大批名校高学历毕业生竞聘教师岗位。

为什么北大清华硕博争相进中小学当教师?

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人民教师的待遇提高了,大家都愿意主动争取去当老师了,良好的国民教育是为国家发展打好基础,老师作为教育的基石,非常重要,现在教师的个人素质都提高了,相信整体的教育质量也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不过需要看到的这种教师岗位火热还只是大城市的个别人现象,中国地广人稀,在远离城市的农村同样非常需要良好的教育资源,但是那些地方却鲜有人踏足,农村地区环境艰苦待遇低这是跟大城市不能比的,只是说我们国家的教育建设还需要继续努力,现在的教育资源还不太平衡,农门想出飞出金凤凰也需要千百倍的努力,只有在不停的刷题中练就应试能力才能有机会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这根本与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全方面发展背道而驰,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不能,没有条件没有资源让农村学习享受和城市学生一样的教学资源,真正的教育需要公平公正的分散到各个地区而不是都在大城市内卷,现在在农村也有很多支教的老师在默默奉献,他们很伟大,但是光靠他们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才能让山里的孩子接受一样的教育,不要让孩子出生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最近听说没接受学校教育的人比较会赚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中小学   园丁   灯塔   飞出   华硕   教师   名校   大城市   北大   待遇   岗位   博士   努力   农村   老师   地区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