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德云斗笑社《龙门饭店》原创小说:周九良梨蕊篇大结局

梨蕊(六)

根据德云斗笑社《龙门饭店》原创小说:周九良梨蕊篇大结局

(1)

师傅的死,并没有让事件结束。

事实上。

刘大牙当场就看穿了一切,他怒不可遏,气急败坏的与川岛说,师傅的死是畏罪自杀,是为了精忠会的人去做掩护。还说我是师傅唯一的徒弟,精忠会的衣钵无论如何,最终一定会交给我,只要对我严加审问,就一定能彻底瓦解这个地下组织。

他说得没错。

这的确是我与师傅全部的计划。

如果川岛真的采纳了刘大牙那时提出的所有建议。

我想就不会有往后十年余生,给我去经营精忠会。

的确,魔高一尺。

刘大牙这个反复的小人,的确猜中了我与师傅全部的心思。

可奈何,道高一丈。

一生磊落光明的师傅,终是在这盘大棋中多想了一步。

而这一步的名字,叫做人缘。

(2)

人缘这东西,真的很奇妙。

当初学戏时,师傅便曾与我讲过。

天底下再好的艺人,没有人缘,观众不喜欢,那一辈子也只能是个普通的艺人。

顶天了,算是主流戏曲界的教育专家。

可想要成角儿,观众喜欢,大伙儿追捧,人缘二字就显得格外重要。

说起来,人缘这东西,不过是一种模糊的印象。

它似乎和一切有关。

又好像同一切无关。

有的演员上台不说话,往那一站就招观众稀罕。

而有的演员在台上耍刀枪棍棒斧钺钩叉,卖好大力气,观众仍觉得厌烦。

所以,人缘不是一个努力就能修成的东西。

它更像是一种天赋。

又或者说,祖师爷赏饭。

自我两岁懵懵懂懂登上舞台,却赢得台下一片观众喝彩,师傅便说,这小子是个有人缘的好材料。

后来大红大紫,小先生之名传遍大江南北。

师傅也不忘与我吹嘘,言讲自己如何慧眼识英。

我一直拿这当成是段玩笑话。

可当我于擂台之上瑟瑟发抖。

当我看见那个叫川岛的司令官任凭刘大牙如何解释,却仍是毫不在意的挥了挥手,并淡淡说:

比起周老板的唱,一个小小的地下组织可又算得了什么。

我才开始不由记起师傅的话。

并从心底,由衷敬佩。

(3)

有师傅生前算无遗策。

我与精忠会就算得以乱世存留。

三日后。

我为师傅操办葬礼。

一切从简。

只有我与师娘两人。

墓碑之前。

我对天发誓。

定要将精忠会给发扬光大。

可师娘却说。

你师傅一辈子愿意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她拦不了。

可到我这一辈,本可以凭借名望于乱世之中求一个安定,不必为了一个所谓的承诺,一样奉献自己的余生。

师傅的死,她很难过。

她不希望有一天,再为我难过。

我知道师娘的话都是好意,乱世之中为国奉献,暗地之下辗转腾挪,这当然是件冒险的事。

可如师傅所说。

愚公移山。

总要有人肯做愚公。

天下间若都是只会说话却不办事的智叟。

那么这个民族,便也不会再有希望。

我摇了摇头,婉言拒绝师娘的好意,她老人家倒也没有生气,只是苦笑一声,指了指我,又指了指墓碑:

你俩啊,一个样!

说完,师娘便转身离开了墓地。

我一个人望着墓碑伫立许久。

天色很蓝。

风声很小。

我呢喃道:

师傅,走好。

(4)

葬礼过后。

生活再也不复平静。

执掌精忠会的日子。

每一天,都如履薄冰。

我不知自己是如何坚持到了现在。

但当我第七十次站在师傅的墓碑之前,我意识到,时间一晃,原来,已过十年。

十年里。

我组织过许多不为人知但或许算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刺杀大洋国冰城的最高军事长官川岛一郎。

刺杀大洋国冰城探局的局长村北正二。

刺杀大洋国买办孟祥辉(未成功)。

最重要的,是替师报仇,刺杀时任大洋国冰城国民委员处的处长,刘大牙。

原本此案我是打算亲自动手。

可后来由于特殊原因,是由一名准备加入精忠会的成员间接替我完成了复仇。

那时我还不知他的名字,只知道他的代号,叫做‘锁子’

当然,以后的以后,我知道了他的真名真姓,只是在那不久,我们便暴露了身份,走上了与我师傅一样的道路。

呵呵。

所谓命运,真是弄人。

(5)

在我多年策划安排之下。

大洋国的所谓精英骨干,总算一点一点慢慢减少。

尽管这个数字相较总量,是不值一提杯水车薪。

但在敌人虎踞的大后方阵地,悬尖刀一把酣睡卧榻,总是令不少大洋国鼠辈提心吊胆不敢造次。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许多同志英勇的牺牲。

乱世之中,我无法为他们名扬天下挣一个殊荣。

但照料家属打理后事,却也是我这个会首分内的责任。

白驹过隙,十年风雨。

师傅的墓碑前。

当望见三柱清烟袅袅升起,我感慨万千。

我埋怨道:

师傅,这个担子越来越重了,您当初教我唱戏的时候,可没跟我说过以后要当什么精忠会首,早知道,我就不学那些书啊戏啊,就踏踏实实的跟您经营精忠会,没准今天,我们能做得更好呢?

一阵清风,差点儿吹灭了香火。

我猜,师傅大抵是不高兴了。

我赶紧闭嘴,思索一会儿,换了套说辞:

师傅,今天我又唱了场《未央宫》,台底下兜四底儿的叫好。老实说,您唱戏的水平实在不怎么样,但唯独那出《未央宫》,是真的唱出了境界。师傅,有功夫托梦,可得好好的再教教我。

清风过后,微弱的火苗再次点亮,像是老头儿又露出了笑容。

我咧嘴笑着:

嘿!您还是改不了老毛病,到了下面,您还是爱听奉承的话。得,以后徒弟就专捡您爱听的说,助您老人家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又一阵风起,我护住了青烟。

我无奈一笑,望着天边渐冷的夕阳,我站起了身子:

时间也差不多了,到八月节,我再来看您,这一次,徒弟有一件天大的事情要做,这或许有关我们民族的未来,师傅,您会保佑我吧。

三柱青烟袅袅婷婷,像是老人首肯点头。

我嘴角翘起,身后夕阳,走下了山。

(6)

1931年9月1日。

我接到密报。

大洋国生物学家曹太郎携带疫苗赶至冰城。

此番目的,是为了与我军细菌战役做好最后的实验准备。

信封末尾三段提示。

一:疫苗乃破解细菌战役重中之重,一旦得此,大洋国十年心血付诸东流,我中华也可于绝境之中谋存生机。

二:曹太郎此番赶赴冰城,一切接待均有大洋国买办孟祥辉处理,预计落脚龙门饭店,时间为1931年9月5日。

三:曹太郎此人酷爱京剧,尤其喜欢老生唱段《淮河营》,每至一处,总要聘请名家为他唱戏。

看罢信件,照例焚烧。

我心中却已骇浪惊涛。

相比此前一人一人的刺杀计划。

此次盗取疫苗,牵扯的却是我中华民族未来的前程。

此事若成,大洋国十年心血皆如流水。

而此事若败,兵连祸结,无异于令老迈雄狮雪上加霜。

一念及此,我不敢再有分毫耽搁。

彻夜筹谋,也是想出了一个就算万无一失的方法。

我的计划是。

曹太郎酷爱京剧,而冰城之内,又独数我小先生周航领于魁首。

既如此,只要我于明日办一专场,又以曹太郎最爱的《淮河营》为题目,放饵钓鱼,不怕谄媚大洋国的孟祥辉不会上钩。

到时,假借邀约唱戏的机会,我便能够混进龙门。

登台献艺,一时高兴,推杯换盏是免不了的,到时找准机会下好安眠药,趁其睡梦,便可一举盗药成功。

不过,考虑到我演员的身份,众星捧月,一时脱不开身也是有的。

所以,稳妥起见,最好还是找人配合。

这时,我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代号。

锁子。

(7)

考虑锁子,主要是三个原因。

第一是面孔很生,除去意外刺杀刘大牙一事,几乎没有参与行动。

而深入似龙门饭店这等鱼龙混杂之地,锁子身份不易察觉。

二,是锁子有一层亲戚关系,与龙门饭店的栾博经理有些交往,相对其它会内成员,混入龙门,自是具备便利的条件。

三,虽然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但由于师傅的事,我对他一直有种莫名的信任。

这种信任,不单单是滴水之恩便涌泉相报,更多的,是一种生死相托可以患难的精神寄托。

也正因如此,我把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他。

行动当天。

由我负责下安眠药。

而他,则提前一日进入龙门,摸清房间布局所有底细。

在曹太郎回房昏昏欲睡之后,寻找机会,偷取疫苗。

事成之后。

由我负责转运疫苗。

而为了方便我们对接。

我与他也定下了暗号。

那是一曲时下很流行的小调,《探清水河》。

届时,我会故意唱错一部分,然后他就会指出来,相认之后,他会把疫苗交付给我,由我带离龙门饭店。

按说,这是一个基本天衣无缝的计划,但我不曾想过,因为一个小小的疏漏,竟然生出一系列无穷的事端。

当我即将合上双眼的那一刻。

我想起了那个算无遗策又很爱吹牛的小老头儿。

我笑着道:

师傅,徒弟给您丢人啦。

(8)

是日当天,一切顺利。

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直到曹太郎死讯传来。

一盘好棋,彻成迷局。

我们所有人被带到了一起,互相盘问,进行审讯。

在此期间,我与‘锁子’张仲元对上了暗号,为躲避第二轮的搜身,由我暂时转移了疫苗。

那时候,龙门上下,尽是险地,想要妥善藏好疫苗,几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无奈之下,我与锁子只好赌上一赌。

本着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我把疫苗藏在了临时征用的审讯室内。

再由于我之后进行审讯的锁子在本轮搜身结束以后,再伺机取回藏好的疫苗。

可谁知道,就是这一冒险的举动,让疫苗彻底不翼而飞。

此后。

我用尽全力寻找疫苗可能存在的下落。

但这里的人,每一个似乎都有自己的秘密。

一只无形的大手。

好像在操纵着这个游戏的规则。

渐渐地。

我无力挣扎。

慢慢的。

我感到绝望。

随着案情一步一步的浮出水面,事件的真相,也从警探的口中描绘成画。

我知道,行动失败了。

面对即将死去的千万同胞。

我无言以对,悲从中来。

坐在最后的审判桌上。

我如一条丧家之犬般的低下了头。

可就在我几乎准备如师傅一般服药自尽的时候。

柳暗花明,峰回路转。

那个一直咄咄逼人的警探,竟也是隐秘战线的工作人员。

看到他最后一刻的毅然赴死。

一切事情,我似乎都明白了。

诚然。

我最终没有逃离死亡的结局。

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总还是有奋斗的希望。

为后世千秋繁华慷慨就义。

师傅,你如此。

徒儿,亦如此!

(9)

多年以后,战争胜利。

冰城街头巷弄总传颂着一首小诗。

无名无题,亦无作者。

通篇四句。

青衣南国君不闻,

红纱唱念曲归尘。

偷来梨蕊三分白,

未央千古照丹心!

(周九良梨蕊篇全剧终)

文末:

周九良梨蕊篇终于都写完了,不知道大家还喜不喜欢,下一个是在梨蕊篇中出过场的张仲元,名字暂时还没有想好,但故事大体想得差不多了,还是老规矩,前尘+龙门的写作方式,同样龙门的戏码不会太多,想了解这个故事的请翻看我之前的文章,岳龙刚春蝉篇,实在没法儿更详细了。

得,不多说了,明天大概也是这个时间,咱们不见不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淮河   龙门   小先生   算无遗策   会首   师娘   大洋   墓碑   疫苗   人缘   徒弟   乱世   师傅   观众   饭店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