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团》:敢于亮剑 晋西北抗日救亡纪实

《战狼》火了,《二十二》火了,市场忠实反映了观众的诉求——爱国。此类题材大众愿意买单,过审相对容易,也因此成了烂片的重灾区。抗战题材必然要表现我党、我军艰苦卓绝的奋斗,但若一味失实夸大就成了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能避开这个雷区的不多,比如堪称经典的《亮剑》,比如这本《独立团》。

《亮剑》的成功不必多说,作为 2005年的收视冠军,它的奇迹至今仍在延续。在一份2013年的统计中,《亮剑》以5年重播3000余次雄踞榜首。首播10年后,《亮剑》再次登陆央视,收视率连续跻身前十。

《独立团》:敢于亮剑 晋西北抗日救亡纪实

《亮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真实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提炼、改编,用现实事件的合理性避免了过于完美的人物——晋西北铁三角以及周边势力的人物都有其原型,丁伟以丁盛和钟伟两位将军为原型,孔捷的原型是李德生将军,楚云飞的原型则是晋绥军的楚惜春将军和中央军的胡琏将军,就连他那句“就算是5万多头猪,共军抓3天也抓不完”的台词也是来自于国民党军的高材生邱清泉。

真实的历史最为合理,在此基础上的艺术加工极具说服力。《独立团》讲述的同样是晋西北地区的抗战故事。在抗战中,晋西北是各方势力犬牙交错的地带,这在《亮剑》中已有表现。在《独立团》中,这一点更为突出。故事围绕军事重镇米粮城层层展开,各人物均为抗战各方势力的缩影。

屠老司令苦心经营米粮城多年,对名义上的长官阎锡山阳奉阴违,与土匪头子刘米儿、共军沈猛子达成了默契的势力平衡。老司令突遭暗杀,少帅屠兰龙执掌大权,与部下离心离德;日军将至,特务暗地渗透;阎锡山瞒天过海,想保存实力;蒋介石威逼利诱,欲在此立足……隐秘山洞里的兵工厂也端倪初现,大战一触即发。

《独立团》:敢于亮剑 晋西北抗日救亡纪实

《独立团》对阎锡山的塑造可谓是入木三分。历史上的阎锡山拥护蒋介石,却也反过蒋,他围剿红军,却又和八路军联合抗日,他投身抗战,可也和日本人搞暧昧。但对于家乡山西的发展规划,他亲力亲为:搞水利,发展教育,建兵工厂。这个善于搞权谋平衡的形象在《独立团》中得到加强。

什么样的人,就会写出什么样的小说。都梁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所以《亮剑》中“狭路相逢勇者胜”,其实是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内核。《独立团》的作者许开祯曾任政府秘书、国企厂长,后辞去公务入寺院修行。想必因此,他才能对各派系的明争暗斗如此洞察。他的《光荣大地》就曾改编过电视剧,登陆央视,豆瓣评价高达7.8分。

《独立团》:敢于亮剑 晋西北抗日救亡纪实

硝烟已散,故事常新。《光荣大地》全版权由新华先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运营,欢迎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独立团   西北地区   孟子   离心离德   晋绥   犬牙交错   抗日救亡   兵工厂   原型   司令   蒋介石   纪实   题材   光荣   势力   将军   故事   于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