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分电影告诉你:心中有诗,及时行乐

#豆瓣高分电影#[赞]#成年人的崩溃时刻#[赞]#周末影视#

《死亡诗社》是由彼得·威尔执导,罗宾·威廉姆斯、伊桑·霍克、罗伯特·肖恩·莱纳德、乔西·查尔斯等主演的电影。该片于1990年获得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


豆瓣9.1分电影告诉你:心中有诗,及时行乐

影片讲述了1959年,内向的托德·安德森前去威尔顿预备学院读书。他的室友尼尔阳光开朗,却天天受父亲管制。

一天,他们班上迎来了新教师约翰·基丁。基丁以反传统的教育方法,向学生介绍了许多有思想的诗歌,提倡自由发散式思维:他让同学们撕掉书上刻板教条的前言,摆脱束缚与传统;他让所有同学站到桌子上,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间教室,看待事物;他用独特的方法引导内向的托德从一张画像出发,说出自己心中的诗歌......渐渐地,一些人接受了他,开始勇敢把握自己的人生。


豆瓣9.1分电影告诉你:心中有诗,及时行乐

不久,尼尔在学校图书馆里意外发现了一本刊登着基丁简历的威尔顿年鉴。原来基丁曾参加过一个名叫“死亡诗社”的组织。在尼尔的倡导下,“死亡诗社”得以重建。从此,“死亡诗社”的成员们趁夜深人静偷偷出校,在当年基丁聚会的小洞穴里读诗、写诗、舞蹈、嬉笑,释放着青春生命的激情。


豆瓣9.1分电影告诉你:心中有诗,及时行乐

但是,麻烦和不幸也随之而来。尼尔在基丁的感染下决定追求自己成为演员的梦想,虽然遭到父亲的极力阻拦,但仍然参加了《仲夏夜之梦》演出;纳克斯暗恋上名花有主的女生克莉丝,并勇敢地在一次聚会上吻了她的额头;一向胆小的托德也开始坚强勇敢起来......一切的一切都引起诺伦校长的注意,令他十分不满。演出结束的那天晚上,将要被迫转学的尼尔用父亲的手枪自杀了。

尼尔的死震惊了整个威尔顿。校方迫于舆论压力,开始调查尼尔自杀的原因,“死亡诗社”的秘密也被其中一名同学全盘托出。调查结果表明,基丁对于威尔顿开学所发生的事情负完全责任。又是一堂英语课,当同学们正在新老师——诺伦校长的引导下朗读着课本的前言时,被赶出学校的基丁前来告别。“死亡诗社”的成员纷纷站上书桌,像基丁曾经要求他们做过的那样向他致敬。


豆瓣9.1分电影告诉你:心中有诗,及时行乐


豆瓣9.1分电影告诉你:心中有诗,及时行乐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很容易让人想起相同题材的经典高分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不同的是,《死亡诗社》更似现实,它所传递的温暖也像雪中的炭火弥足珍贵。电影的结束没有童话样的大反转,尼尔真的死了,纳克斯真的退学了,基丁老师真的被驱逐出校了。残酷的现实最终并没有被改变,怀揣热血的人们终究向现实妥协。

在电影中,可能大多数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满嘴“我希望你成为...”“我是为了你好”“你必须考上...学校”的父母;说着“以后有的是时间”“分分分”的老师;有过年少轻狂和无数幻想,但是最终还是走上了大多数人走过的路的自己......

现实无法被改变,曾经的梦想与疯狂也不会被改变。基丁老师曾告诉同学们,“CARPE DIEM——及时行乐。这里的及时行乐并不是要人放纵自我,而是要珍稀青春的时光,去做,去追,去疯狂


豆瓣9.1分电影告诉你:心中有诗,及时行乐


豆瓣9.1分电影告诉你:心中有诗,及时行乐

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哪怕我们终将屈从于现实,只要心中有诗,便有希望。

愿屏幕前的你,心中有诗,及时行乐。


豆瓣9.1分电影告诉你:心中有诗,及时行乐


豆瓣9.1分电影告诉你:心中有诗,及时行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及时行乐   托德   安德森   奥斯卡金像奖   罗伯特   彼得   心中   诗社   电影   豆瓣   前言   诗歌   校长   父亲   现实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