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这么聪明,为什么不投奔曹操?曹操屠城是主因

《三国演义》中说到: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也。然而古往今来,一直有许多人不明白,曹操的实力强大,诸葛亮投靠了刘备?而为什么不去投靠曹操呢?

诸葛亮这么聪明,为什么不投奔曹操?曹操屠城是主因

01、曹操给诸葛亮的印象不好


在三国时代,陶谦担任徐州牧的时候,手下的士兵打劫了曹嵩,并杀了他全家,而曹嵩正是曹操的父亲。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


诸葛亮是徐州琅琊人,出生于181年,3岁丧母,8岁丧父,乱世中跟随叔父诸葛玄先去江西,再去了荆南。


曹操几番攻打徐州,并于193年攻破徐州,并屠城以示威。这一年诸葛亮12岁,应该是对故乡被屠有着深入骨髓的印象。也就在曹操屠徐州的时候,刘备率领数千人来救徐州,也给少年诸葛亮留下了光辉的形象。

诸葛亮这么聪明,为什么不投奔曹操?曹操屠城是主因

曹操攻屠徐州至少有三次:


第一次:初平四年曹操征陶谦,《曹瞒传》、《后汉书》称“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说明陶谦方面死了很多人。


第二次:兴平元年征陶谦,这一次基本上是实锤,因为连《三国志·武帝纪》都说了“所过多所残戮”。


第三次:建安三年征吕布,“屠彭城”,水淹下邳,也是三国志所载。


徐州有五个郡国:琅邪、东海、彭城、下邳、广陵。事实上,曹魏政权的人出自徐州的人寥寥无几。

诸葛亮这么聪明,为什么不投奔曹操?曹操屠城是主因

曹魏的人才基本都出自豫州,甚至有颖川、汝南、南阳“三大士族集团”之说,并不是豫州的人才比徐州多,而是徐州的人仇恨曹操,自然不会投奔曹魏。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出自徐州的诸葛亮、糜竺、张昭、张纮、诸葛瑾、徐盛、吕岱等人,却相继成了蜀吴政权的支柱人物。尤其是诸葛亮和张昭,分别被主公授予托孤重任,可以说没有孔明和张昭,就没有巴蜀和江东的稳定。


荀彧曾经劝曹操暂不攻打徐州时,说过一次很有意思的话:“前讨徐州,威罚实行,其子弟念父兄之耻,必人自为守,无降心,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


这从侧面说明,由于上次曹操攻屠徐州,已经结了仇,徐州人必定死心塌地与曹操为敌,速战速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舍弃兖州去打徐州是极不明智的。

诸葛亮这么聪明,为什么不投奔曹操?曹操屠城是主因

02、曹操的诚意比不上刘备


我们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三次到访,可见其诚意。很多人认为曹操这么求贤若渴,怎么会没有诚意呢?所有的历史资料中,没有记载过曹操亲自登门去招揽一个人,他麾下的人基本上都是主动投奔的,所以说刘备的诚意要比曹操高。


03、个人发展空间


虽然刘备声望很高,但那时没有多少实力,一直处在困境当中。刘备手下有一流武将,却没有一流的治世能臣,诸葛亮完全有空间大展身手。那时候曹操的麾下人才济济,比如有名的谋士:郭嘉、荀彧、荀攸、华歆、程昱等。

诸葛亮这么聪明,为什么不投奔曹操?曹操屠城是主因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尤其是曹操屠城给徐州人带来了难以忘却的仇恨,诸葛亮最终选择了刘备,而不是去投奔曹操。


朋友们觉得有道理吗?欢迎留言!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后汉书   汝南   兴平   泗水   兖州   建安   卧龙   大展   士族   豫州   徐州   麾下   主因   诚意   手下   聪明   印象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