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扑街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江湖的远去

《鹿鼎记》目前已经更新到了一半,从一开播就口碑翻车,到播出一半还没有力挽狂澜,这部剧的扑街已经是注定的了。

毕竟从这部剧开播,就一直都能在相关的热搜中看到了网友的吐槽和质疑。

《鹿鼎记》扑街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江湖的远去

而前两天导演站出来声援张一山的举动,更是把对整部剧各个方面的质疑具体化为“张一山到底有没有演技”的争论。

有人说张一山只是在韦小宝这个角色上用力过猛,有人觉得张一山从童星开始就养成了习惯,造就了他演戏用力的演技短板。

《鹿鼎记》扑街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江湖的远去

但是可能很多人都忘了,《鹿鼎记》虽然是经典,但是本身就存在争议。在金庸先生的众多作品中,这一部的风格最为突出,并且和其他小说有了明显的对比。

所以这部作品一出来,就受到了很多早已习惯金庸先生风格的读者排斥。

最重要的是这个故事已经是半个世纪以前创作的了,金庸先生在创作故事的同时也融入了对社会的思考和批评,可是在半个世纪前相当有意义的文学思考,在如今年轻的观众看来恐怕少有能体会深刻的人。

《鹿鼎记》扑街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江湖的远去

所以,江湖的远去,才是《鹿鼎记》翻车的背后原因,才是如今的武侠剧作不再吸引观众的主要原因。

江湖侠义早已经是过去式

回想金庸先生的作品,每一部都是经典。从影视化这个概念出现开始,金庸先生的作品就是武侠类影视作品源源不断的素材。

早在2018年,就有人统计,金庸的作品已经被影视化了101次,用“金庸养活了大半个武侠片市场”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鹿鼎记》扑街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江湖的远去

而如今演艺圈中的不少知名演员,都是靠着金庸笔下的角色走红,开启了开挂的演艺人生。比如黄日华、翁美玲、苗侨伟、李亚鹏,都是在金庸的影视化作品之后,一夜翻红,登顶成为全民的偶像。

只是翻拍再多,翻车的也多。金庸先生曾在采访中表示,有些改编作品甚至让他看完泪目。而张一山版本的《鹿鼎记》,必定在这个让金庸失望的行列中。

《鹿鼎记》扑街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江湖的远去

毋庸置疑的是,江湖的巅峰曾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不论是谁都在成长的过程中幻想过自己就是侠人义士。

但是巅峰总会过去,即便是演艺圈中的巨星也会慢慢陨落。而不论从时间还是观念上看,金庸的笔下的江湖早就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鹿鼎记》扑街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江湖的远去

大IP,如今已经比不过纸短情长

曾经是一个怎样的时代,经典的歌曲永远被观众记住,华语乐坛有着数位绕不开的经典歌手。但是如今已经不是那个追求经典的时代。

不知名的网络歌手也可以一炮而红,一首10秒的情歌也会伴着短视频被网友记住。

时代的脚步越来越快,人们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到底还有多少人会捧起金庸这样一个章节2万字的书细细品味。

《鹿鼎记》扑街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江湖的远去

到底有多少网络作者会像金庸一样用几年的时间构建一个充满着无数好汉的武侠世界,笔者认为,绝对是少数。

赚快钱、图省事,这才是如今影视圈的真实状态。

在我们吐槽无脑的小言剧时,其实背后是那些着急完结的小说作者,是衡量投入打算赚快钱的资本。

《鹿鼎记》扑街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江湖的远去

但是经典的大IP《鹿鼎记》,碰到追求快的时代会怎样呢?剧情删减严重,英雄人物变得单一甚至讨人嫌。《鹿鼎记》用实力证明,什么叫做有了答案都拿不到高分。

尝试经典的人一直都有,只是初衷到底是为了省事还是再创经典已经难以分辨。

总而言之,时代已经不再偏爱大IP,连作者都更愿意输出简单省事的言情短文,钟情于纸短情长的你侬我侬。

《鹿鼎记》扑街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江湖的远去

无止境消费不如好好怀念

韦小宝这个角色被誉为是20世纪继阿Q之后的最具影响力的书面人物。他在武侠世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侠人物。他狡猾贪财,好色胆小,但是同时忠肝义胆,足智多谋。

在金庸先生创作这个角色的时候,把他放到了绝对现实的世界里,给了他一个绝对不可能存在的人物特点。在政治和历史的多方影响下,韦小宝带着对社会的批判性横空出世。

《鹿鼎记》扑街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江湖的远去

当新版《鹿鼎记》的导演说自己的作品就是拍给00后以及10的观众看时,笔者想说,导演总不能指望10岁的孩子理解韦小宝这个角色对时代的意义吧。

所以不是韦小宝不好,是身处在这个时代的观众大多不能理解韦小宝存在的原因。而唯一理解韦小宝这个角色,真正爱这个角色的人恰好就不是导演的目标受众。

《鹿鼎记》扑街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江湖的远去

看过经典的观众吐槽甚至生气,可以理解。年轻的观众不理解、不懂那个时代,也可以理解。

说到底,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已经禁不住影视圈无止境的霍霍了,如果真的要拍出堪称金庸武侠世界的经典,那就要拿出这个时代的东西,而不是一直拿着过去的东西做所谓新的演绎。

《鹿鼎记》扑街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江湖的远去

金庸的作品是如此,琼瑶的作品也是如此,最近被喷的毫无水花的《情深缘起》更是如此。所以还请片方能少花点钱请只会给原著做减法的编剧,多花点钱做自己的原创剧本吧。

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还是放在80、90后的回忆里,默默怀念就好。

《鹿鼎记》扑街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江湖的远去

《鹿鼎记》的扑街,其实让很多期待的观众都觉得很遗憾,而作为主演的张一山也身陷观众的质疑当中。不过它的口碑滑铁卢,倒是提醒了更多的导演,那些经典的著作并不是万能答卷,次次都能获得高分。

金庸的武侠世界,已经在合适的时代绽放了自己所有的光芒。把他搬上荧幕若只为致敬和怀念,就拿出照搬的底气。如若想在过去的故事再创新高,恐怕有情怀的观众不会答应,无情怀的观众更get不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日华   江湖   翻车   省事   演艺   导演   观众   角色   人物   时间   经典   作品   时代   武侠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