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小学文化,卖杂货起家,身价四百亿,每月给孙子200万零花钱

他小学文化,卖杂货起家,身价四百亿,每月给孙子200万零花钱

2020年初,澳门赌王何鸿燊在香港去世,一代传奇落幕。


巨额的财富和为数众多的子嗣,让外界对他们一家人的动态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


前去吊唁的名人巨富数不胜数,其中的李嘉欣和许晋亨夫妇备受关注。


作为赌王曾经的女婿,许晋亨的出现让人并不意外。只是却不得不让人回忆起,20多年前他和赌王女儿何超琼的世纪婚礼。


1991年,许晋亨何超琼的婚礼连续举办了3天3夜,花费超过2000万。


各界名流捧场,梅艳芳当伴娘,而赌王更是豪掷10亿港币作为何超琼的嫁妆。


一个是香港船王许爱周的独孙,一个是澳门赌王何鸿燊最受器重的二房长女。


两大家族强强联手,俊男美女的结合,一切都是那么完美。


只是如今许晋亨已经挽上了“最美港姐”李嘉欣,每月领着家族信托发的200万零花钱,悠哉哉地当着富贵闲人。而何超琼依旧独身,叱咤商界,带领家族日渐壮大。


两个巨富家族曾经的联姻,如今早已物是人非。赌王已经故去,当年的新郎也已近六旬。


而一代船王许爱周的传奇故事仍旧被流传四方。

他小学文化,卖杂货起家,身价四百亿,每月给孙子200万零花钱

时局动荡,弃农从商


光绪年间,当时的中国一片萧条,清王朝正苟延残喘走向末路。一面是内政腐败混乱,一面是各国列强野蛮入侵。


1881年,在广州湾(今湛江)一户普通的许姓农户家中,一名男婴诞生,取名爱周。添丁的喜悦逐渐被养家糊口的琐碎平息,种地为生总是看天吃饭,饿不死也挣不了多少钱。更何况年岁不太平,一家人只求安稳度日。

他小学文化,卖杂货起家,身价四百亿,每月给孙子200万零花钱

上完小学的许爱周早早便跟着父亲出来做事,干点农活养家糊口。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少年许爱周已经18岁了。


也正是这一年, 战败的清政府,被法国强迫签订不平等合约《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同意将广州湾无偿开放给法国进出通商,并且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合约有效期是99年。


简而言之,广州湾变相沦为了法国殖民地。

他小学文化,卖杂货起家,身价四百亿,每月给孙子200万零花钱

往日平静得有些荒凉的海边小镇一夜间忽然涌进大批外国人,而少年许爱周的命运也在这时代巨轮中悄然发生着变化。


广州湾所在的雷州半岛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既有通海的港口又连接着内陆,仿佛一把打开中国腹地的金钥匙一般。


签订完租界条约后不多久法国人便开始大肆投资,开辟自由港。到处修建铁路、公路,打通了沿海和内陆多地的交通,力图将广州湾打造成抗衡当时英国殖民地——香港的据点。


短短20多年间,广州湾在繁忙的贸易推动下一举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运输中心。


眼看着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年轻的许爱周感觉种地没啥前途了。


许爱周和父亲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在当地热闹的市集坡头圩开间杂货铺,没过多久许氏父子经营的“福泰号”便开张了。

他小学文化,卖杂货起家,身价四百亿,每月给孙子200万零花钱

坡头圩处于当地几大村子的交汇处,而且是多地往返广州的交通要道。在当时,地位无异于深圳的华强北。


很快,许家父子经营的小小杂货铺生意便上了正轨,靠着小店一家人总算有了温饱,比起种田的时候日子好过不少。


而每当市集的时候,都会有大批商人前来买卖花生、黄麻、蒜头这类农产品。对生意天生敏感的许爱周注意到,自己开上几个月的店很多时候还不如别人一单生意挣得多。


他意识到光卖点日杂、副食品或许能够挣钱养家,但是想挣更多的钱靠一家小杂货铺远远不够。


不满足于小富即安的许爱周发现了新的机会。


广州湾自被法国人占为自由港后,海运业务火速增长,麻袋供不应求,同时黄麻还可以用来制作麻绳和地毯。


发现新商机的许爱周靠着经营杂货铺挣来的一点钱,在当地水路要塞梅菉镇开了一家名叫“仁和号”的商行。


靠着精准的眼光和诚信的口碑,许爱周的商号很快成为当地最大的黄麻代理商。


乱世年间,想做好生意不仅要靠着诚信和勤奋,可靠的人脉更是必不可少。自十几岁出来打拼起,许爱周一直留意广结善缘,生意慢慢做大,他也结识了不少政界的官员。


许爱周靠着生意积累起来的资本扩充商铺,陆续在法国公署所在地开设了“广宏泰号”,没过多久,他又把商铺开到了商埠更为成熟的赤坎。


一面不断铺开自己的黄麻代理生意,一面是在各地不断走动。而在这个过程中,许爱周也在不停观察新的商机。


在不断把黄麻经过香港出口的同时,许爱周也会从香港进口洋货卖到内地。一来二去也能挣到些差价,只是“倒爷”当久了,许爱周又坐不住了。


既然香港贸易发达,只要是进出口的货物基本都要在那儿走一遭。别人可以在香港开商铺赚两头差价,自己为什么要辛辛苦苦被别人来回赚两次?


敢想敢干的许爱周连忙行动起来,没过多久,便在香港开起了另外一家“广弘泰号”,专做进出口买卖。


聪明如许爱周,不仅做着普通老百姓消费的买卖,看着家门口来来往往的商船,他发现了一个让他暴富的机会——给商船“加油”。


有了前期做买卖积累下的本钱,经过小半年的考察,许爱周在赤坎和富商林昌庆、陈思静合股开了一家专门代理美国“德士古”汽油的商铺。

他小学文化,卖杂货起家,身价四百亿,每月给孙子200万零花钱

在当年,许爱周涉足的领域因为缺乏竞争无一不利润巨大,随着生意的推进,许爱周的身家也在急剧增长。不到30岁,便成为广州湾一带首屈一指的富商。


只是面对自己迅速增长起来的财富,许爱周仍旧忧心忡忡,因为他心里一直有一个困扰他许久的难题解决不了。

他小学文化,卖杂货起家,身价四百亿,每月给孙子200万零花钱

尝试地产,财富升级


90年代末期,房地产业在内地刚刚兴起。此后短短数十年火爆全国,不断高涨的房价造就了无数财富神话,也让不少没及时买房的人后悔不已。


然而早在20世纪初期,清朝刚刚结束,许爱周就开始尝试“炒地皮”,惊人的远见不得不让人佩服。


不满足于仅仅当“倒爷”,许爱周留意到吴川当地大量优质又低价的花生。但是如果是把花生卖到各地,体积大货值低,根本挣不到多少利润。但是如果把花生炼油,不仅更加便于运输和储存,利润还至少翻了几番!


于是,许爱周又先后在坡头圩开办“天和油行”、“广源泰油行”、在麻章圩开设“天泰油行”。不仅便于收购各地优质花生,也方便把花生油运出口。


因为注重把控原材料品质,出口到海外的花生油质量上乘、色泽清亮,被称为“湾油”,最远甚至一度卖到美国洛杉矶一带。


此时的许爱周,靠着花生油生意又狠狠赚了一大笔。


多年来一直在广州湾、香港做生意的许爱周,眼看着广州湾作为老埠越来越繁华,房子、地皮也因为人口增加而日益紧俏起来。


“房子最值钱的就是地段。有人气的地方,房子才卖得起价格。”李嘉诚曾精准指出房产的核心。


而许爱周早李嘉诚40年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他小学文化,卖杂货起家,身价四百亿,每月给孙子200万零花钱

自古官商不分家,擅于经商的许爱周靠着打点好和政府的关系,顺利竞标成功当时的填海工程。虽然此时的许爱周已经积累到不少资本,可是对于开发地产而言还远远不够。


蛋糕太大自己一个人吃不完也搬不动,许爱周找来几个有同样意向的富商,集资圈地填海。


很难想象100多年前许爱周用了什么方法填海造地,只是靠着日后兴建地产分得的40多间商铺,许爱周在造富之路又迈了一大步。


他投资建起当时第一座大酒店、修了整个广州湾地区最豪华的私宅,四十间多商铺的租金已经多得他一家几代人花不完。


许爱周在房地产上的初次尝试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数十年后,他在另一侧的香港如法炮制了一番,则真正让他成为一代巨富。

他小学文化,卖杂货起家,身价四百亿,每月给孙子200万零花钱

投资航运,财富暴涨


20世纪初的进出口贸易完全依靠海运,但当时的航运业却完全是洋人称霸,靠海为生的许爱周太明白其中被人当作案上鱼肉宰割的难受。


可是民族航运又实在是“扶不起来的阿斗”。设备技术落后不说,运货路上还少不了被官吏搜刮勒索,往往一趟跑下来微薄的利润还不够打点各地关系。


著名的船运大王曹文锦祖父曹华章曾叹息道:“中国人做航运真是太辛苦了!”


然而命运再次眷顾了许爱周,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振兴民族航运业的决定,给了他大展宏图的机会。


国民政府在全国设立了5处航政局,而其中一处正设立在香港。在此前后,香港往返广州湾的航线开通,许爱周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


他以广州湾为据点,创建了“顺昌航业公司”,斥巨资购入货轮“宝石仔”。往来广州湾和香港,自此打通了航运和贸易的任督二脉。

他小学文化,卖杂货起家,身价四百亿,每月给孙子200万零花钱

没过多久,赚到钱的许爱周就把“宝石仔“换成了”大宝石“。短短十年间,许爱周已经拥有了“大宝石”、“大宝星“、“大宝山”、“大顺康”等巨轮,生意做得如火如荼。


1938年广州沦陷,广州湾作为法租界从而免于受到日军侵袭,而这也成为唯一一处沿海传输物资进入西南内陆的航线。


受战乱影响,不少船运公司经营困难甚至停摆。许爱周趁机大范围扩张,低价买入货轮,并购了4家航运公司。


同时将大批物资从沿海运往物资极度匮乏的内陆。直到日军攻陷湛江,许爱周靠着自有船业,帮助了当时政府度过困难,同时也为他日后称霸香港船业奠定了基础。


只是战乱当下,哪有一帆风顺的生意?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战火一路烧到香港。没过多久,香港便被日军占领。

他小学文化,卖杂货起家,身价四百亿,每月给孙子200万零花钱

刚刚运到香港的两艘价值百万的货船来不及驶出港口,可是如果留下来大概率会被日军侵占。


“凿沉它也不能给日寇拿走!”


许爱周命令手下动手,亲眼看着两艘装满货物的商船底部被凿穿,再一点点从眼前消失沉入海底。


心里五味杂陈,取道澳门逃回广州湾避难的许爱周,不得不暂停下船运业务。


此后的两年间,许爱周带着次子许士芬去到广西,做起了滑石矿生意。


直到1945年9月,日军宣布战败投降,许爱周才终于回到阔别数年的香港,重振船业。

他小学文化,卖杂货起家,身价四百亿,每月给孙子200万零花钱

移居香港,称霸地产


日军投降后,百废待兴的香港人口暴涨,物资急缺。看准这个时机的许爱周趁机再度壮大自己的商业版图。


为了方便生意,1949年许爱周举家移居香港。


3年后,为了融资的需要他将顺昌航业公司改名为顺畅航业有限公司。生意越做越大,不仅购入大量货轮,还开辟了远洋航线。


此时的顺昌已经是香港最大的航运公司,而许爱周也被业界尊称为“香港船王”。

他小学文化,卖杂货起家,身价四百亿,每月给孙子200万零花钱

繁荣的经济、密集的人口以及紧俏的土地,此刻的香港在许爱周眼中就是一片撒满金子的沃土。


经营船运给他带来了巨额的财富盈余,而如何给这些资金找到合适的去处才能更好地钱生钱?


精明老道的许爱周像30年前填海造地那般,再次把目光投向了房地产。


1952年,李嘉诚还是个忙着卖塑料花的年轻人,还没有把香港变为“李家城”。


而彼时的许爱周联合起好友,嘉华地产主席彭国珍合资组建了中建企业有限公司,成为香港最先涉足地产业的华商。

他小学文化,卖杂货起家,身价四百亿,每月给孙子200万零花钱

常年浸润商海的许爱周看好香港长期的发展,奉行“逢低买入”的原则。


在香港核心地段皇后大道、中环等重要位置大量买入物业和地皮,其中绝大多数都被开发为商业大厦,只租不售,坐享地皮升值红利。


航运业虽然获利丰厚但是资金流水量极大,而且随着规模扩张财富管理却逐渐增大。而地产投资资金流动小、管理难度低,作为家族财富的“蓄水池”是绝佳之选。


日后的发展证实了许爱周的眼光精准,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地产大幅升值。


许家的财富更是一飞冲天,仅仅中建大厦一处房产已经市值超过200亿。


只是许家少子,无论是子辈还是孙辈,似乎都只留得下一个男丁。三个儿子两个早亡,许爱周不得不早点规划未来。

他小学文化,卖杂货起家,身价四百亿,每月给孙子200万零花钱

1966年,许爱周以85岁高寿在香港家中去世。在此之前他将名下200亿资产全部放入家族信托,单身子孙仅可按月领取10万零用。


早在2006年,船王的信托资产已经达到400亿,哪怕坐吃山空,也足够儿孙领1.6万年!

他小学文化,卖杂货起家,身价四百亿,每月给孙子200万零花钱

结语


白手起家的富豪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一点点积累起惊人的财富,但是对于子孙的培养往往让自己前功尽弃。


许爱周创业一辈子积累财富无数,儿子许世勋一辈子都在守业,努力继续下父辈打下的江山。孙子许晋亨无心家业,所有的新闻都离不开女明星。


如今每月领着200万的许晋亨会如何教育自己的儿子?爷爷许爱周打下的财富神话还会传递多久?


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end—

作者:沅宝味方枪枪


参考资料:


1、 湛江纵横哥《从开杂货铺到身家200亿:湛江坡头人许爱周是怎样发达的?》

2、 多空道《香港老船王许爱周》

3、 金错刀《香港船王离世,留下420亿遗产,李嘉欣夫妇每月可取200万零花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顺昌   广州湾   船王   黄麻   孙子   船运   赌王   零花钱   香港   杂货铺   日军   航运   杂货   身价   花生   多久   生意   财富   小学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