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广西农村留守妇女,37岁靠一支舞火遍全网,如今怎么样?

前段时间,一段“女子干完农活在田埂上跳舞”的视频火了!

视频中,一位女子穿着红色上衣,脚上还是一双下地干活的雨靴,就这样在田埂边上翩翩起舞。

虽然是素质棉衣,也没有任何起眼的装扮,然而她柔软婀娜的身姿,却丝毫没有减少半分。

干净利落的动作,加上悠扬婉转的古典韵味,再配上《霍元甲》的音乐。

这段视频瞬间火了,收获100多万点赞!近10万评论!

网友直接大呼:“真是天赋异禀!”“灵魂舞者!”

其实这样“天赋异禀”的女子,只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

她是广西农村留守妇女,37岁靠一支舞火遍全网,如今怎么样?

她叫韦曼春,是广西南宁锦江村的一名留守妇女。

37岁的她从未专业的学过舞蹈,只是因为一次偶然,便开始了自学之路。

她200多个视频里,都是自己的舞蹈身影,不论时间、地点,她在哪里都可以跳起来,而她手里的道具可以是扇子,也可以是一根黄瓜,一展漏勺。

在没有火之前,有人问她:“怎么做到一直拍视频的?”

她说:“不是为了拍而拍,是因为真的很喜欢跳舞。”

因为喜欢,她的生活里除了琐碎的家务,也拥有了更多的色彩。


01

和很多农村留守妇女一样,37岁的韦曼春在工作与家庭之中,选择了后者。

原本她也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不过在怀老二时,为了照顾家中年迈的老人,还有两个儿子,她选择回村务农,让丈夫能够安心在外务工。

村子里的留守妇女并不多,很多人选择夫妻二人在外务工,孩子留给老人照看。

不过韦曼春却觉得,父母是孩子青少年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既然无法将他们带在身边,做不到两者兼顾,那么就选择留下来,好好陪他们。

也正是有了这个选择,韦曼春意外地与舞蹈“邂逅”了。

2019年,村子里准备开晚会,请来外面的老师来跳舞,正是这支舞,让她彻底迷上了舞蹈。

韦曼春说:“那个老师拿着团扇,穿着古典服装,跳得特别好看,自己就很想学。”

说起跳舞底子,韦曼春笑着说:“自己以前没想过,之前学校办活动,大家一起跳舞,我总是学不会。上班时看人家跳广场舞,我也学不会……”

“缘分”这个词就是这样,万万没想到对舞蹈一窍不通的她,却喜欢上了古典舞。婉转悠扬,婀娜多姿,充满典雅与复古美的古典舞,唤起了她内心的热爱。

从那以后,她开始自己搜索古典舞,看视频,看讲解,开始自学起来。

她是广西农村留守妇女,37岁靠一支舞火遍全网,如今怎么样?

那时候她还是一个人在家里跳,直到有一次镇里办七一晚会,每个村都要报节目,于是她想到,为什么不能成立一支舞蹈队呢?

想到后,她便立刻召集村里的其他妇女,先自学,再教她们。

有了团队之后,她们又开始筹钱购买设备,就这样一支像模像样的舞蹈队成立了。

第一支舞蹈队只有10个人,虽然人不多,但丝毫没有减少她们练习的热情,编队形,和扣动作,每天练上2小时……

就这样,在韦曼春的带领下,她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舞台。


02

练舞的过程并不容易,尤其对于毫无基础的韦曼春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

第一次跳舞,身体很是僵硬,跳出来的动作也特别难看,于是她从网络上下载不少瑜伽动作,一边练舞一边练瑜伽,将身体变得柔软起来。

有时候一个动作她要练习几十遍才能学会,仅仅一个下腰、倒立,她都练了十余遍,练到手臂发酸,胳膊都直不起来。

“本来以为一辈子都练不成,没想到最后还是成了。”回忆起自己的练舞过程,韦曼春骄傲地说。

困难,对于弱者来说是无法跨越的高山,但对于韦曼春来说,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历练,而她也始终相信自己能够跨越。

她这份坚韧的背后,是她对舞蹈发自内心的热爱。

因为热爱,她不仅在自己学会跳舞的同时,还给喜欢跳舞的人搭建难得的学习平台。

她是广西农村留守妇女,37岁靠一支舞火遍全网,如今怎么样?

在成立舞蹈队后,她们约定好练舞时间、练舞地点,总是在自己学会之后,一遍遍帮队员们扣动作。

很多队员刚学时比较困难,动作总是学不会,不过她却没有急躁,而是耐心地多次指导。

直到站到演出舞台时,一支完整的舞蹈呈现在观众面前,那些吃过的苦,忍受的累也都烟消云散了。

现在韦曼春带领的舞蹈队,早已是村里甚至镇里大大小小晚会中的常客,每次活动一出,台下都座无虚席,一些手脚不灵活的老人也会搀扶着过来看他们演出。

往往这时,是韦曼春最为感动的时候。


03

第一次拍摄视频上传抖音,是在2020年5月。

那时候,她背着药桶刚给庄稼打好农药,头上还戴着草帽,脚下穿着一双雨靴。干完农活的她在田埂上跳起舞来,并顺手拍了下来上传到网上。

原本只是分享田间生活,没想到竟有几十个播放,上百个点赞,还有网友评论说“跳得太好了”!

这对于爱好跳舞的她无疑是最大的鼓励,于是她开始拍起视频,将自己的舞蹈分享给更多的人。

不过对于丝毫没有经验的韦曼春来说,拍摄视频是比舞台更难的一项学习。

角度的选择、视频的剪切、还有配音,各种效果呈现……每一项技能都需要从头摸索。

而视频拍出后,动作不流畅、背景太暗、人像模糊…各种问题更是层出不穷。

“虽然呈现的只有短短的几秒钟,但就这几秒钟,却拍了七八次,”韦曼春介绍说,“有时候跳得不满意,得来回跳,反复拍。”

她是广西农村留守妇女,37岁靠一支舞火遍全网,如今怎么样?

为了拍好抖音,她换了大的内存手机,又专门买了自拍杆和一些舞蹈服装,只要一有时间,就一遍遍练习、拍摄。

而她跳舞的场地,拍摄的背景则是最为普通的田间地头,围墙院门。

要知道,“心中有T台,哪里都能舞。”

在粉丝越来越多后,“丑”“跳得难看”…这些诋毁的声音开始出现。

不过这些黑评并没有影响到她,她依然在田间地头自由自在地跳舞。

毕竟,生活是自己的,梦想也是自己的。


04

留守妇女的生活,似乎永远围绕着老人、孩子,还有日复一日的繁杂琐事。

原来的韦曼春亦是如此,生活是单调的黑白色,然而,自从有了舞蹈,她的生活变得五彩缤纷。

辞职前的她,是个普通的公司职工,每天三点一线,生活都是固定轨道。

辞职之后的她,回到农村,除了每日的田间劳作,便是一家的琐事。之前为了补贴家用,她也曾做过临时工,在村委帮忙,不过工作家庭总是两难全,最终她还是彻底回归到家庭。

不到天亮就开始田间劳作,到了饭点回家做饭,随后又是一日的披星戴月。

或许,很多人会说,没有一个农民是不辛苦的。

确实,不只是农民,每一个行业都充满艰辛苦楚,不过却总有人能在苦涩的生活中,过出甜来。

韦曼春就是其中一个,舞蹈就是她苦涩生活里的糖。

有时候干完农活,她会跳支舞放松一下;有时候在田间,看到好看的野花,她会采一朵别在头上,满足地舞动;有时候她也会用舞蹈,来展现城市里没有的农村风光。

跳舞,早已成为韦曼春生命中的一部分。

韦曼春说:“我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跳舞拍抖音,并不是为了多火,就是喜欢。”

因为喜欢,所以她总能挤出时间来跳舞,有时候是煮粥等粥熟时,有时是干完农活休息时,有时是孩子午睡时……

视频后,有个网友评价得很好:“她脸上的自信和舞姿都很有感染力。”

确实,自信,才是一个女人最顶级的魅力。而韦曼春,因为舞蹈,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她是广西农村留守妇女,37岁靠一支舞火遍全网,如今怎么样?

有人说:“在农村,留守在家的妇女是隐匿的、失声的,她们的存在并不为人所见,处在世界的外沿。”

然而,韦曼春却通过跳舞告诉大家,原来农村里的女人,也可以拥有最美丽、最质朴、最炽热的梦想与追求。

愿每个人都心中有梦,活出最美好的样子。

参考资料:

1、三联生活周刊-阳关:在田埂上跳古典舞的农村女人

2、广西新闻网

3、大米Video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三月嘉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雨靴   古典舞   妇女   农村   田埂   农活   地头   广西   田间   舞蹈   老人   动作   孩子   时间   喜欢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