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3天丈夫外出打仗,22岁不幸牺牲,她不愿相信苦等72年


新婚3天丈夫外出打仗,22岁不幸牺牲,她不愿相信苦等72年

哎呀嘞

要我唱歌那个难

我心中想你就打颤

喊我等你就等你

不知不觉就等了七十年

等了七十年没有见面

不知道你在哪边

新婚分别

一位苏区红军高级将领的遗孀,九十多岁的池煜华老奶奶,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渴望,动情的歌声中带着向往,为了丈夫一句“不要听信谣言,等着我,我一定会回来的”,她用尽一生信守了这个承诺。

因为家里穷,池煜华9岁时就被父母送到6岁的李才莲家当童养媳。与我们平时听到的童养媳身份卑微不同,池煜华不仅得到了李才莲父母待她如亲生女儿般的疼爱,还和李才莲青梅竹马感情甚笃。

池煜华在池家长成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后,父母为他们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二人正式结为夫妻。直到新婚之夜,池煜华才知道,原来自己的丈夫是一名共产党。依偎在丈夫怀里,池煜华羞涩而又幸福,她为丈夫的优秀而自豪,更愿意一生与他相爱相守。

短暂的甜蜜迎来的是难舍难分的别离,为了革命需要,两人新婚的第三天,1929年的大年初二,池煜华天不亮就起了床,为丈夫收拾好简单的行李,悄悄地把他送到去前线的村口,小夫妻再次紧紧拥抱,池煜华面若桃花,对丈夫叮嘱她“守好家、多识字、多为红军做事,等着我凯旋归来”的话熟记于心。


新婚3天丈夫外出打仗,22岁不幸牺牲,她不愿相信苦等72年

再次重逢

丈夫投身革命离开以后,池煜华就听从丈夫的愿望,积极为共产党组织办事,并担任了区苏维埃妇女部长,把对丈夫的想念和期盼都化作了工作的动力。

1933年,第四次“围剿”取得胜利,池煜华打听到李才莲已随省机关迁到了宁都县七里坪,并荣升为少共江西省委书记还当选为少共苏区中央委员,她心里更加高兴。

为解对丈夫的思念之苦,她联系了几个和她有同样处境的姐妹们,结伴一起去寻夫,几人走了五六天才到达七里坪,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爱人,并通过丈夫的介绍,她有幸认识了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等我军高级将领。

和丈夫在一起过了几天后,因为工作需要,夫妻不得不再次面临分别。为了能和丈夫天天厮守在一起,池煜华要求留在李才莲身边,李才莲委婉地劝她:“现在革命处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们不能只顾自己的想法,带着家属干革命有诸多不便,你还是回老家干支前工作更好。”

新婚3天丈夫外出打仗,22岁不幸牺牲,她不愿相信苦等72年

看着妻子眼里的泪花,李才莲心疼的为她擦去,拥抱着妻子,深情地再次叮嘱:“在家多读书,好好干,等着我,革命成功了,我一定会回来的,记住,在这非常时期,外边谣言很多,无论别人说什么,你都不要轻易相信。”池煜华点点头,从此后,她把丈夫的这几句话记在了心里,刻在了骨头里。

临别时,李才莲特地买了一面崭新的镜子送给池煜华,对她说:“我就如这面小镜子,看见这面镜子你就看到了我,让它代替我陪在你的身边吧。”

执着盼夫

几年后,池煜华听人说李才莲已经牺牲了,根本就不相信,为了证实一下,她在腰间配带一把柴刀,翻山越岭一路乞讨,去到丈夫打工的瑞金,看到街上贴着悬赏丈夫的通缉令后,更加确信丈夫还活着。

于是她满怀信心,继续留在家中等待丈夫凯旋归来,在这个过程中,她和丈夫的孩子在5岁时不幸因病夭折,公公婆婆也相继去世。

新婚3天丈夫外出打仗,22岁不幸牺牲,她不愿相信苦等72年

1949年9月,兴国县解放了,很多军人都回到了家里。而丈夫却音讯全无,她着急了,就到县城到处寻找,还给毛主席写过信询问,毛主席把信转给了全国妇联处理。

全国妇联给她回信说:“池煜华同志,您给毛主席的信,主席已经转给我们办了。”并鼓励她在家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将来李才莲会回来看她的。

有了这些贴心话,池煜华的心里更有了希望和盼头,几十年间,她每天把对丈夫的思念写到日记里,唱到山歌里。

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到门口,向着村口张望几分钟,然后慢慢转身回屋,洗过脸后,拿出丈夫送她的梳子细细的梳头,在镜子里,她不仅看到了自己的满头青丝已慢慢变成白发,细嫩的皮肤已布满皱纹,牙齿快掉光了,更看到了丈夫那英俊的脸庞向着自己微笑,还有那句一如既往的承诺:“等着我,我一定会回来的。”

1983年,民政部终于查清了李才莲已在1935年2月牺牲,并把一张烈士证发给了池煜华,池煜华不愿相信,她宁愿活与丈夫团聚的美好期盼里,也不愿被残忍的现实所伤害。

新婚3天丈夫外出打仗,22岁不幸牺牲,她不愿相信苦等72年

她依旧每天盼着,想着,对丈夫唱着山歌寄托思念,记着丈夫对他:“守好家,多识字,多为红军做事情”的叮嘱,等着丈夫会突然归来。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她收养了一个孩子为李家继承香火。直到90多岁,池煜华依然不让别人照顾自己,常常上山砍柴,下田种地,并把珍藏的革命文物捐献给了政府。

她的养子说:“母亲常常会一个人自言自语地念叨:“才莲,你在哪?你可知道我在家等着你?”这一等,就是72年,这一等,就是漫长的一生。

来生再聚

2005年4月24日上午8点30分,江西省兴国县茶园乡教福村,95岁的池煜华老人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弥留之际,眼前呈现的是和丈夫青梅竹马的欢乐时光,新婚燕尔的幸福甜蜜,还有那句:“等着我,我一定会回来的”。

丈夫终于微笑着来接她了,依旧是那么年轻英俊,依旧是那么儒雅深情,两人挽着手,团聚在了另一个美好的世界。

其实,丈夫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她,他一直都在她的心里!一诺千金,海枯石烂!一生无悔的选择,一世永远的期盼!

新婚3天丈夫外出打仗,22岁不幸牺牲,她不愿相信苦等72年

为革命战争时代像池煜华这样的,千千万万个妻子点赞!向为祖国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生命的英雄们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宁都县   兴国县   全国妇联   丈夫   童养媳   苏区   凯旋归来   村口   山歌   红军   新婚   镜子   不幸   牺牲   妻子   思念   父母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