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黎明破晓前》告诉我们:爱情的原因很可能是——“有欲望”

一列火车上,美国男子杰西邂逅法国女学生赛琳娜,两个人素昧平生却相谈甚欢,这时火车停靠维也纳,两人决定下车同游维也纳,他们的爱情夹杂着欲望拉开序幕……

《爱在黎明破晓前》告诉我们:爱情的原因很可能是——“有欲望”

“多看一眼”的欲望

说起来,他们应该感谢那一对吵架的德国夫妻,因为他们的争吵打扰了正在看书的两个年轻人,赛琳娜换座到了杰西对面。

杰西觉得,眼前的女子如此温暖、美丽、充满活力,就像波提切利笔下的天使;赛琳娜则喜欢杰西蓝色的眼睛、粉色的嘴唇,他看起来很有趣。

都说,爱情的产生“始于颜值”。可所谓的颜值,不一定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漂亮”、“性感”,就像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是你的特质正好吸引了我。

《爱在黎明破晓前》告诉我们:爱情的原因很可能是——“有欲望”

杰西刚刚失恋,深受情伤,又远跨重洋囊中羞涩,他不想回家、不想见熟人,生怕自己的伤疤被人看到,这时,他正好遇到了充满活力又有着温暖气质的赛琳娜。赛琳娜在半年前和一无是处的“草包”男友分手了,刚走出阴影期,她正看完生病的奶奶,匆匆返回巴黎,这时,她遇到的是有趣的、充满梦想的杰西。

这一切都刚刚好,两个年轻的灵魂互相吸引,如同剧中杰西引用的那句老话:“我们是对方的魔鬼与天使。”而赛琳娜则说:“我喜欢我望向别处时,他望向我的目光”。

《爱在黎明破晓前》告诉我们:爱情的原因很可能是——“有欲望”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进而愿意在你东张西望、四处环顾的时候再偷偷看看你;原来你知道我在看你,你又喜欢我偷偷看你的神情。看,这就是我们的爱情。


沟通的欲望

“谈恋爱、谈恋爱”,爱情就是要谈的,要有沟通的欲望。相谈甚欢的人不一定能成为恋人,但每一对恋人都会有共同的语言。

杰西和赛琳娜因为那对德国夫妇的争吵,谈起了各位对婚姻的看法,两个都受过情伤的人,看似都不再轻易相信爱情,但骨子里还是爱情的信徒。进而,他们分享彼此的经历,对爱情、未来、命运的看法,他们聊生命的起源,聊艺术鉴赏和宗教信仰……

人就是在沟通中,了解对方的内心,触摸彼此的灵魂,灵魂的最终匹配,决定我们还能不能继续下去。而所谓的匹配,并不是说要完全赞同对方的看法,而是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够在沟通中,达到平衡。我们的观点或许不一定一致,但是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甚至相互欣赏。

《爱在黎明破晓前》告诉我们:爱情的原因很可能是——“有欲望”

赛琳娜更为感性,她虽然抱有怀疑的态度,却仍愿意接受街边妇人为她看手相,欣赏街头流浪汉为她创作的诗歌。杰西则理性地认为她被那两个人坑了,这些都不值得。可那又怎么样呢?算命也好,诗歌也罢,听着舒服就好,看着开心就好。他们能最终达成一致,互相认同。

他们沟通对事物的看法,也交流对彼此的看法,这是更为深层次的交流。

《爱在黎明破晓前》告诉我们:爱情的原因很可能是——“有欲望”

我们很多时候能发表对事、物、他人的认知,但不愿意沟通对彼此的看法。

不是有一首歌这样唱吗:“姊妹们的聚会好Happy,说来说去永远说不到你;谁不在场就拿他当话题…… ” 能相互指责是更高的沟通境界,这种情谊超过的朋友、兄弟、姐妹,唯有真正走进对方心里,并愿意在此定居,方能做到。


了解的欲望

周国平说过:“爱是一种了解的渴望,爱一个人就会不由自主地想了解她的一切,把她所有的经历和感受当做最珍贵的财富接收过来,精心保护。”

你要是真爱上一个人就会想去了解关于她的一切。靳东主演的《恋爱先生》中,他把自己对辛芷蕾的暗恋都编在一本叫做《关于丫的一切》的小册子里,里面全是他日积月累了解的辛芷蕾的喜好。

从这一点上,杰西是勇敢的,他一开始就提出了要“相互了解”的诉求。他一边倾听赛琳娜的故事,一边试着了解她、理解她、开导她;他同时分享自己的故事,让两个人在相互了解、相互安慰中成长。

《爱在黎明破晓前》告诉我们:爱情的原因很可能是——“有欲望”

赛琳娜也是勇敢的,她明知道杰西的看法和自己并不相同,甚至有时候背道而驰,但她愿意分享自己的一切,哪怕是私密事的细节,她都一五一十和盘托出,她甚至愿意暴露自己内心深处的小小黑暗。

他们从下午到黄昏,再到黑夜直至黎明,不停地诉说、不停地分享,明知道他们的缘分不到24小时,但仍愿意倾尽所有,用尽一切表达着——我是我自己,并且我愿意。


性的欲望

《欢乐颂》中曲筱绡曾说过:“你要是喜欢一个人就会从头发丝到脚指尖都想去亲她、去抱她。”爱的成分中,性一定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杰西和赛琳娜,从一开始就有着“性”的欲望。赛琳娜说,她从下车开始就想和杰西上床;杰西则多次对赛琳娜发出性的试探。公交车上,杰西有意无意地触碰,聊着“性冲动”的话题;音响品店里,两人斜靠在狭小的试听室,眼波流转;直到摩天轮里,落日黄昏下的拥吻。

《爱在黎明破晓前》告诉我们:爱情的原因很可能是——“有欲望”

喜欢一个人,有时候很简单,身体的原始冲动就是最好的证明,而爱则需要考虑更多;喜欢是冲动和占有,而爱则更需要克制和坚忍;喜欢,能让一个人勇往直前,爱,则可能会让一个人害怕、踟蹰。

午夜,杰西和赛琳娜在美酒、美景的催化下,最终来到了“性”的门槛。想做,又犹犹豫豫、迟疑不决,让这么一件看起来顺理成章的事情,变得一波三折。赛琳娜说,本来一下车就想和杰西上床的,可是聊了这么久反而犹豫了,因为她开始害怕失去了,因为明知道这种关系会在黎明破晓后消逝,害怕得到后又失去,徒留自己默默想念,兀自痛苦。

《爱在黎明破晓前》告诉我们:爱情的原因很可能是——“有欲望”

在爱情中,女人往往是感性的,患得患失,但一旦认定这个男人对她的爱,她就会义无反顾。赛琳娜最终决定随心而行,爱情,干嘛要这么复杂。


相守的欲望

不到24小时的爱情,如果只是因为荷尔蒙分泌而引发的“一夜情”就不能称之为“爱情”。两个陌生的男女,相遇、相知、相爱,一切看似美好,却有一个注定要分离的大前提。

两个受过情伤的人,看似潇洒,表达着不愿再轻信爱情的意念,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他们甚至在午夜预演着第二天的分离。可是,在他们心底,他们是渴望相守的,渴望却又害怕说出自己的内心,万一对方没这个想法呢?于是两个人小心翼翼,彼此试探。

爱情,是在有了“相守的欲望”之后,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爱情”,不然,只是一时的好感和冲动罢了。

《爱在黎明破晓前》告诉我们:爱情的原因很可能是——“有欲望”

终于到了分别是时刻,杰西向赛琳娜袒露了自己的心声,是的,那些不再见的鬼话话都是骗人的,我希望我的关系是长久的。赛琳娜喜不自胜,紧紧相拥。两人把再见的时间从5年提前到1年,再是半年,尽管12月的维也纳异常寒冷。

其实,他们“相守的欲望”在午夜已经呼之欲出了,如果不是怕分离太过痛苦,为何要预演分离,提前说再见,是因为永不想说再见。


结束语

《爱在黎明破晓前》这部1995年电影,没有刻意安排的桥段,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以尽量平实的手法,慢慢叙述一个看似平凡的爱情故事,却在豆瓣获得了8.8的高分。

《爱在黎明破晓前》告诉我们:爱情的原因很可能是——“有欲望”

原来,爱情并不一定是轰轰烈烈,不一定是海盟海誓;爱情可能只是我愿意看着你,愿意倾听你、了解你,并且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

爱情,是我对你的所有欲望的总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维也纳   迟疑不决   欲望   爱情   德国   感性   诗歌   黄昏   午夜   冲动   害怕   看法   灵魂   原因   两个   喜欢   黎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