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穷死、儿子夭折、女儿做童养媳,一个“渣男”的自我感动手册

今天来说一说《浮生六记》,没读这本书的时候,老听到这个名字,读完之后就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本书能这么红?《浮生六记》不就是一个渣男的自我感动手册吗?

老婆穷死、儿子夭折、女儿做童养媳,一个“渣男”的自我感动手册

据说《浮生六记》是作者沈复的自传体散文,那么,我就姑且把男主当做是沈复了。

总体来说吧,这沈复就是一渣男,这里的“渣”还不是狭义的男女关系中的渣,是广义的“不忠不孝、无情无义”的人渣。

所谓“不忠”

在古代中国,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一说,而读书则是为了“出仕”。“出仕”,往窄了说是为了光宗耀祖、光耀门楣,往宽了说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学而优则仕”是那个时代价值观念,“学好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也是古代文人、武将的道德标准。而出身幕僚家庭的沈复完全没有“出仕”的概念,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读书、学习“政务”,却从没想过要以一己之身报效国家,实为不忠。

当然,中国的文人,自有那么一股清高,官场的法则并不适合所有文人,所以有人选择隐退、有人选择清贫一生,这大都是出仕之后的急流勇退,是一腔热情被否定后的心灰意冷。潇洒如李白,也曾高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在长安多年不得志,才有了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才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陶渊明也好、郑板桥也罢,都是在仕途上走了一遭又回来的,他们是上过那座山的,觉得力不从心,才选择退隐江湖。

老婆穷死、儿子夭折、女儿做童养媳,一个“渣男”的自我感动手册

而显然沈复并不是这么回事,他从头到尾就没那心思。

他的“不出仕”,是更喜欢小儿女情长。

(我在学馆待了三个月,却像离开了芸十年。芸虽然时常写信来,但总是两问一答,多半是勉励之言,其余又皆是客套之语,我心中实在不快之至。每当院中风吹竹林,月照窗外芭蕉,我都因此想到与芸相处的往日,梦魂颠倒。)

更喜欢吃喝玩乐,更喜欢一群狐朋狗友一起胡混。

(萧爽楼有四忌:谈官职升迁,论官府时事,作八股时文,赌看牌掷骰。有犯四忌的,必罚酒五斤。有四样倡导:慷慨豪爽,风流蕴藉,落拓不羁,澄静缄默。)

说到底,他就没那个“忠君报国”的心,说到底其实是“懒惰”、是“不思进取”、是“逃避”责任,他逃避的是一个读书人的责任,也是一个大丈夫的责任。

所谓“不孝”

在那个年代,一个还有点“社会地位”的人,有个整日只知道厮混、不思进取的儿子,是一件可悲可叹的事了吧。更何况,这个儿子还经常惹祸,一会儿招惹妓女败坏门风,一会儿替狐朋狗友担保,惹来外人上门追债。

老婆穷死、儿子夭折、女儿做童养媳,一个“渣男”的自我感动手册

老父亲一怒之下,把沈复赶出家门。失去了父荫的沈复开始了“寄居”和穷困潦倒的颠沛生活。可是呢?一面自责,一面继续胡混。多年后,沈复得知自己的父亲病重,本想回家探望,却因为担心父亲看到自己生气,怕被父亲责骂而犹豫不决。最后,没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到甲子年(1804)三月,我接到青君来信,知晓我父亲生了病。计划立即回苏州,又担心触犯了他的昔日怒火。正犹豫不决观望中,又接到青君来信,悲痛地获悉我父亲已经去世。顿感刺骨之痛,呼天莫及。我无暇他事,连夜赶回苏州,跪在父亲灵前,叩头哭泣以至流血。呜呼!我父亲一生辛苦,奔走于外。生了我这个不肖之子,既没有在膝下承欢,又没有在他生病之时端药侍奉,不孝之罪名,哪里逃得掉呢!

真是可笑啊,在这个不孝子眼里,父亲的生死还比不过自己的面子重要。人都死了,你跪拜磕头别说出血,你就算跪死有个屁用。一个成年男人如此不负责任,如此无担当,如此怯懦,如此自私,真是枉为人子。

老婆穷死、儿子夭折、女儿做童养媳,一个“渣男”的自我感动手册

还有更令人发指的,古代有“守孝”一说,一般来说“守孝三年”,三年内禁止断绝娱乐和交际。可沈复这个不孝子,居然在老爹死了不到半年,到崇明岛玩去了,玩儿得还挺high。这心可真够大的呀,敢情您之前在棺材前磕破脑袋挂了彩是做戏给人看得呢?还是玩儿自我感动呢?他当然是玩儿“自我感动”!你看他的文字情深意切,做的事儿却是猪狗不如,说句不好听的,这和“做了婊子还要立贞节牌坊”也没多大区别。

通读全书,你会发现,这个沈复就是一个喜欢自我感动的人渣。

所谓“无情无义”

据说,这本书走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沈复以清新的笔调,描写了他和妻子陈芸的伉俪情深。呵呵,读完全书,我很想说一句,情深个鬼!你可别忘了,你老婆就是被你给穷死的!

所谓爱情,首先得有经济基础,不是说要飞黄腾达,至少要保证三餐一宿。

可你看陈芸过的是什么日子。

新婚后,两人在沈父的庇护下的确过了几天好日子。闲来喝喝小酒、种种花,会会朋友、听听戏,有闲情逸致的时候,宠着老婆女扮男装出个门……日子看着很清新,可别忘了,这些“小清新”的前提是得有钱,得有温饱。可惜年轻的沈复完全不懂这些,他只享受乐得逍遥的生活,忘了这生活是他父亲给的,他自己本身基本上没什么本事。

老婆穷死、儿子夭折、女儿做童养媳,一个“渣男”的自我感动手册

因为生活琐事,沈复、陈芸夫妇先后得罪了沈父、沈母。小夫妻第一次被赶出家,寄居在“萧爽楼”,可能还有些银两的他,继续过着品茶种花和朋友侃大山的日子。虽然,他知道自己已日渐清贫,仍不愿想办法谋生,还高喊着不谈政治,不念俗世的口号,着实可笑。

在寄居的这一年半内,沈复倒是出了一趟门,和朋友到广东经商,前前后后外出七八个月。出门在外,手头并不宽裕的沈复,居然学人去妓船招妓。

招妓就算了,在古代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大事,可他一边招妓,一边继续“自我感动”。找了个和老婆陈芸长得像的妓女喜儿,就觉得对老婆情深义重。对妓女温柔体贴,没做什么“粗暴”的事,就把自己捧成了翩翩公子、“国民老公”,得意洋洋地说:

偶然单独前去,或小酌于平台,或清谈于船楼,不让她唱歌,不勉强她多饮酒类,温存体贴,一艇的妓女都很舒心惬意。周围的妓女都很羡慕喜儿,有空闲没有客人的妓女,知道我在船楼,必定来此问询。整个扬帮妓船,没有一个不认识我;每上她们的小艇,呼唤我的声音不绝于耳。我也左顾右盼,应接不暇,这是即便挥霍万两金银也不能够做到的吧。

你看他那志得意满的嘴脸,敢情靠招妓你能光宗耀祖了?风光无限的沈先生大概忘了自己的老婆还寄居在别人家里,一直标榜伉俪情深的沈复让妻子过着清贫的日子,却在妓船上花了百余金。厉害了这渣男!

不知道是不是沈复的“妓女情结”被陈芸知道了。回到自己家后没多久,陈芸就帮沈复物色妓女。千挑万选找了个叫“憨园”的妓女,还和人结拜了姐妹打算纳憨园做妾。可惜啊,没过多久,憨园被其他人抢了去。可怜的陈芸,一方面被公婆指责坏了门风,一方面悔恨憨园负心,几番纠结下,旧病复发,身体一下子垮了,“妓女事件”给陈芸之死埋下了伏笔。

老婆穷死、儿子夭折、女儿做童养媳,一个“渣男”的自我感动手册

“妓女事件”后,小夫妻更不受老父母待见,日子越发拮据。可这位30多岁正直壮年的沈渣男一直赋闲在家,没找什么正经工作(说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说到底就是懒,就是不思进取,人家苏轼苏东坡穷困潦倒时还亲自开垦耕种呢)。偶尔画几幅字画挣点小钱,可入不敷出,熬得妻子陈芸有病不能治,熬得两个孩子,大冬天只能穿单衣瑟瑟发抖。可怜的陈芸,为了帮补家计,拖着病躯夜以继日帮人绣《心经》,连熬了十日,加重了病情。

(我一连几年没有入幕府工作,在家里摆了一个书画铺子,三日的进账还不够一日的花费。让人为之焦劳困苦,时常处于山穷水尽的窘境。时逢隆冬,没有皮衣,只能挺身度过。青君也因为衣服单薄而瑟瑟发抖,仍然口说不冷。因此,芸坚决不看病开药。)

祸不单行,本就穷困潦倒的日子,因为沈渣男替人作保,招来了高利贷追债。我就不明白了,你说你本来自己都朝不保夕,你拿什么替人作保,说是“友情难却”,我看是脑子进水,交的也是狐朋狗友,可真应了那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回好了,为了躲债,全家不得不分开。老婆陈芸再一次拖着病体,千里漂泊,过上了寄人篱下的日子。女儿青君,不得不做了别人家的“童养媳”,儿子逢森还小,不谙世事,眼睁睁地看着父母离去,前途堪忧(逢森,后入市学贸易,去世时年仅18岁,死因不详)。

寄居在无锡东高山华大成家后,沈复依然没什么收入,想来想去,想到昔日的狐朋狗友中有人欠他钱的,就动身去索债。索债途中,春寒彻骨,就买了酒御寒,口袋中的银两因此花完了。犹豫了一个晚上,决定脱掉衬衣典当些银两渡江。这是什么神逻辑,把渡江的钱拿去买酒,说是为了御寒,却又把真正能御寒的衣服脱了去典当渡江?

这件小事,就很能看出沈复这个人的品性,就是一个特别喜欢找借口,特别喜欢自我感动的“人渣”。明明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喝个小酒,偏偏说是为了御寒,把船票钱都搭上了,没办法只能卖衣服。你说一口酒能御寒还是衣服能御寒,这不是骗三岁小孩吗?最后,还感叹命运多舛时运不济,我是多么不容易~简直无语。

钱是要到了,友人又给了他几十两,算是暂缓了经济压力,可能是这些年的颠沛流离让沈复长了点记性,又或许是正好运气来了。沈复在扬州找了份幕府的差事(谋职路上,还不忘花钱去虞山玩了一趟)。

老婆穷死、儿子夭折、女儿做童养媳,一个“渣男”的自我感动手册

你以为陈芸的好日子来了吗?并没有!

好不容易老公有了份工作,陈芸从华家搬到沈复供职的扬州租了两间房可以安安生生过日子了。华家姐姐对陈芸是真的好,临走还送了一个婢女给陈芸,你看,这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另一个体现,陈芸好,所以交的姐妹自然好,沈复渣,交的大都是酒肉朋友。才到扬州两个月,沈复就被裁员了。第二年春天,陈芸发血疾。沈复没办法又去靖江借贷,婢女“阿双”乘机席卷逃跑。3月30日,陈芸死于扬州。

这个可怜的女人,自嫁给沈复后,没过过几天好日子,整天为老公、为公婆劳心劳力,却颠沛流离、活活穷死、不得善终,真是可悲可叹啊!

可我们沈渣男怎么说?他说:

芸一个弱女子,却具有男子的襟怀见识。嫁至我家后,我每日奔忙于衣食,财力缺乏,芸丝毫不曾介意。我在家居住之时,两人只是以文字辨析为乐而已。结果生病颠连,含恨而去。是谁造成这样的呢?我辜负了闺中良友,又如何诉说得尽呢!奉劝世间的夫妇,固然不能彼此仇恨,也不要过于情深。俗语所谓:“恩爱夫妻不到头。”譬如我,可作前车之鉴啊!

总结起来就是:是我辜负了陈芸,但是我也是有苦衷的,世间夫妻还是不要这么恩爱的好,免得伴侣死了,自己伤心难过。

看看这话说的,看似是自我指责,自我忏悔,其实就是推卸责任,古话早说了,恩爱夫妻就是到不了白头的,我们就是太恩爱了,芸才会这么早死。完全没想过陈芸是被他“逼死”的。陈芸为了他,受公婆责难,为了他悔恨“憨园”负心,为了他带病熬夜赶工,为了他求自己的小姐妹收留,为了他颠沛流离,为了他有病不敢治。

而沈复都做了些什么呢?只不过有钱有闲时,哄哄老婆,出去谋生招招妓女,闲来无事画几张不挣钱的画,稍微有点闲钱就知道喝酒、游玩,完全忘记了家里还有一个病着的妻子,忘了自己年幼的孩子无人照顾,忘了自己还欠别人钱财,忘了自己寄人篱下。十足寡情薄幸、无情无义。

写在最后

沈复的一生可以说是“渣”的一生。

他不思进取、整体只知道吃喝玩乐,其实从《浮生六记》的篇幅就可知。《浮生六记》总共有六卷,后两卷出处和作者有争议先不谈,前四卷,大篇幅都是些自己的“游玩”过程,整体这里晃晃、那里荡荡,真正有自我剖析的寥寥无几。即便如《坎坷记愁》这样的篇章,写的虽然是颠沛的生活,但更多是“口嗨式”的自责和自我感动。

人生中的坎坷,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往往是自己作孽所致罢了。我则不是如此造成的。我的性格,讲情谊重然诺,爽直不羁,却因而给自己带来了负累。而且,我父亲稼夫公慷慨豪侠,急人之难,成人之事,帮助朋友嫁女,抚养故人儿子,这样的事数不胜数。父亲挥金如土,大多是为了别人。我们夫妇偶尔有急需花钱的地方,免不了典当度过。最初是移东补西,接着就是难以为继了。正是应了谚语所说,“处家人情,非钱不行。”先是有小人非议,慢慢又招致家人的讥笑。“女子无才便是德”,真是千古至理名言啊!

他大言不惭道:别人人生坎坷是因为自作孽,我不是,我是重情义才导致的。我爹也慷慨豪迈挥金如土,他怎么就好好的,我帮帮别人就帮出霍来了,实则是我倒霉。他忘了,他父亲之所以能够慷慨豪迈是因为他有这个资本,跟他的游手好闲,没本事挣钱有本质的差别。命苦不能怨政府、点背不能怪社会,是你自己无能又不思进取好吗?

老婆穷死、儿子夭折、女儿做童养媳,一个“渣男”的自我感动手册

世间有很多人渣,是明摆着恶,就像西毒欧阳锋,他说自己有两面:一面是邪恶的,一面是伪善的。这种人其实并不太招人讨厌,因为他恶得坦坦荡荡。还有一种人是伪君子,他骗别人自己善,实际知道自己恶,比如《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这种人虽然讨厌,但不恶心人。最恶心的就是沈复这种人,自己渣而不自知,天天自我标榜自我感动,骗人也就算了,连自己也骗了,明明害人害己还要装出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着实恶心透了。

愿世间女子,不要如陈芸般不幸,到死还陷在沈复这渣男的迷魂汤中,可悲可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自我   老婆   童养媳   无情无义   扬州   穷困潦倒   颠沛流离   银两   不思进取   狐朋狗友   慷慨   妓女   说是   父亲   儿子   女儿   日子   手册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