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原型中的“白校长”原来更感人

《山海情》虽已落幕,但剧中的那些感人情节依然历历在目。记得剧中白校长和孩子唱歌的那一幕,更是让人泪奔。而现实当中,像白校长那样的老师关于对口扶贫的故事也一点不比电视剧中的差。当年的那些支教老师更是如此。我们千寻万寻,终于发现那些当年的支教老师真的是那么的美。

《山海情》,原型中的“白校长”原来更感人

先来看看剧中那个成为接替白校长的郭老师——厦大高材生郭闽航原型。

《山海情》中放弃自身优越条件的郭老师郭闽航毅然选择去村小支教的故事也非感人,他的启蒙老师不仅是陈县长,还有白校长。当他与白校长一同去给小川上课后,他也彻底信服了眼前这个看上去不起眼的校长。他从内心感到一种涵震撼。如果说先前的矛盾和犹豫都还被理想主义所系,但此时,他感到一种真正的责任从不是好奇,更不是豪言壮语所实现的。这里需要他,这里需要爱。而白校长能如此放下自己,把学生当作孩子一样,当作亲人一样,这种精神让他震撼和感动。

《山海情》,原型中的“白校长”原来更感人

点点滴滴,加上这此的洗礼,郭老师感到他终于找到了可以留下来决心了。而从此便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真实的郭老师们,是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等援宁支教青年志愿者,就这样他们坚守了22年。

真这的情况是,这批支教老师从南国海滨到北疆戈壁,这场跨越2000多公里的守望相助,从1999年一直延续到2021年,241名支教队员足迹遍布宁夏海原县、隆德县、闽宁镇。

据了解,这些支教老师从一个个窑洞和土坯房开始,互先进的多媒体教室,他们经历了太多的变迁。然而,当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他们的那种疲惫和心酸都化作无限的爱,他们那么渴望将这些爱的乳汁一点也不剩地流如孩子们在心田。

《山海情》,原型中的“白校长”原来更感人

△第六届研支团成员在窑洞中上课

《山海情》,原型中的“白校长”原来更感人

△第十七届研支团成员黄一凡用多媒体上“生活与科学”课

贫瘠甲天下的西海固被称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

在剧中,我们也看到演员们早也没有了先前的光鲜亮丽,他们真实地再现了了当时的情境。这里没有水,水有电,没有交通,连最起码的生活条件都不具备。他们嘴唇开裂,甚至会流鼻血。就是这样的情况,这些老师却坚持了下来。

当年的第一批研支团成员张秀丽对这种经历印象太深了。

《山海情》,原型中的“白校长”原来更感人

△首届研支团成员张秀丽再次回到海原县与当年受助学生合影

剧中看到的白老师家访这件事,也再现了当时的环境。那时去进行家访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山路弯弯,悬崖峭壁,每走一步都冒着巨大的危险。或许,一不留神就会掉下崖头。但是,他们每个人的心都是那样急迫,他们仿佛远处的孩子们正在翘首以盼。就是带着这样的信念,他们翻过了一道又一道的沟沟峁峁。


《山海情》,原型中的“白校长”原来更感人

△第七届研支团成员叶楠在家访的路上

《山海情》,原型中的“白校长”原来更感人

△第七届研支团成员叶楠在家访

叶楠将自己的经历结集成书——《把梦留住》用自己的梦想点亮孩子们的梦想他让外界看见西海固大山沟里的“小草”也有顽强的精神

《山海情》,原型中的“白校长”原来更感人

△叶楠支教时教过的学生霍佰义,考上了南京一所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基层团干部

剧中的白老师为了海玲能继续上学,为了孩子气不再出去打工,他连校长的职务也被撤了。但他的坚持换来了孩子们能继续上学的信念和未成年人不准出去打工的政策条件。白老师心安了,但他再也不是这里的校长了,但是,他心系他的学生,学生和这里的每一个都会记得这样一位老师。而那些像海玲家长一样的父母也终于明白: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

第二十届研支团成员苏才立在他的“支教日记”里提到:“新时代西部的大众思想已经悄然发生改变”。

《山海情》,原型中的“白校长”原来更感人

△第二十届研支团成员苏才立与学生的合影

第二十一届研支团成员余哲炜由于不适应西北的气候支教生活一直伴随着病痛一次病倒在岗位上后,他入院治疗但住院不到一周便不顾学校老师的劝阻,提前出院回到乡村,站上讲台继续讲课

《山海情》,原型中的“白校长”原来更感人

△余哲炜住院期间仍参加线上党课,分享支教经验

教室之外,也要把孩子的梦留住——厦大人的身影活跃在宁夏山区的每个角落。

如图所示的这个境头就是在没有电灯的情况下他们依然在备课。研支团成员

就点着蜡烛深夜备课。

《山海情》,原型中的“白校长”原来更感人

△第九届研支团成员深夜备课

从这里眺望那里。这条路是盼望,是等待。孩子气渴望老师,老师也情系孩子们。就这样,他们颠簸在崎岖的路上,风雨无阻。当看到孩子们每一点进步,当说服了一个又一个家长要坚持让孩子上学,学习时的成功家访,老师们便忘记了所有的劳累和委屈。

《山海情》,原型中的“白校长”原来更感人

△第二十二届研支团成员在村口乘三轮车去学生家中家访

这些支教老师不知道,这条路究竟有多长。似乎是悄然间,22年已过。春春和汗水都洒在了这片土地。不求谁知道,但山知道,云知道,孩子们知道。

《山海情》,原型中的“白校长”原来更感人


《山海情》,原型中的“白校长”原来更感人

△第十届研支团走访海原县高台寺小学

在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一直流传着“这条小鱼在乎”的故事——暴风雨后的清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

在沙滩上,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这些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男人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

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小鱼们的生命。

终于,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扔?

“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边说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他们在闽宁镇打开第一扇窗放飞孩子们的小梦想

《山海情》,原型中的“白校长”原来更感人

他们坚信越来越多的孩子眼中会出现“蓝色的海洋”

《山海情》,原型中的“白校长”原来更感人

据了解,厦大研支团募集“一帮一”助学金1070余万元,累计资助近2万名家庭贫困的学生,帮助超过5000名孩子留住求学梦想救助2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

《山海情》,原型中的“白校长”原来更感人

△研支团成员和受助后治愈的先心病学生家庭合影

发起捐建1所希望小学——海原县九彩乡希望小学,捐建1个带有标准塑胶跑道的

“上弦月”运动场

《山海情》,原型中的“白校长”原来更感人

△厦大研支团向社会筹集善款,为地处乡下的关桥中学捐建运动场

“用不长的一年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山海情》,原型中的“白校长”原来更感人

《山海情》,原型中的“白校长”原来更感人

《山海情》,原型中的“白校长”原来更感人


真诚为这些支教老师点赞,感谢《山海情》这部剧让我们看到曾经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精神世代流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海原县   校长   水洼   窑洞   家访   浅水   宁夏   原型   剧中   小鱼   感人   当年   成员   老师   梦想   孩子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