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才是最该上热搜的人

《1950他们正年轻》是导演宋坤儒拍摄的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记录了26位年近90高龄的志愿军老战士,他们用真实动人的讲述,让我们回到曾经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对宋坤儒而言,拍摄这样一部纪录片纯属意外,在他之前的创作生涯中,他最擅长的是短片、宣传片的拍摄。

在拍摄这部纪录片之前,宋坤儒的计划是拍摄一部名为《寻找英雄》的短片。

为此,他接连走访了几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在交谈中,宋坤儒开始酝酿一个新的剧本,这个剧本便是《1950他们正年轻》的雏形。

他们才是最该上热搜的人

为了丰富剧本,他开始寻找和走访更多的志愿军老战士,2018年,他踏上了漫长的寻访之路。

几年来,宋坤儒见证了老战士们的生老病死,每一次得知老战士去世的消息时,宋坤儒就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沉重了。

没能让寻访过的老战士看见这部影片,也成了宋坤儒最大的遗憾。

2021年,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问世。

这部影片的诞生不仅意味着一个导演心中的沉重的家国情怀,也让我们熟悉了这段渐渐淡出视野的往事。

他们才是最该上热搜的人

他们是71年前离开故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人民志愿军,是值得被铭记的精神丰碑。‍

从2018年6月开拍到2020年8月结束,宋坤儒团队采访了将近50名老兵,积累了八十多个小时的拍摄素材。

在寻访中,上了年纪的他们往往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住了,宋坤儒说,在采访这些老人的时候,老人们总是答非所问,或者老人们自顾自地讲述其他的故事。

他们在整理这些素材的时候发现只有其中一小部分是关于战争的,更多的则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他们曾经是炮兵、文艺兵、军医、翻译、司机、后勤人员等。虽然年龄不同、参军的时间不同,但他们都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幸存者。

最终,影片选择了26位老兵,通过他们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呈现在大银幕上。

他们才是最该上热搜的人

宋坤儒说:“用电影的形式纪录下亲历那场战争的人,倡议’不忘英雄’”是我们最好的致敬。

“我们有147个战友,就剩三个战友回来。”87岁高龄的老人周友春,71年前,他是华东军区23军67师炮兵营的话务员。

当年,他和很多年轻人一起,用鲜血和生命保卫初生的新中国。

1950年,共有290万中华儿女跨过鸭绿江奔赴遥远的战场,他们用血肉之躯构成一座坚固的堡垒,将威胁挡在国门之外。

他们一些人永远地留在了那片陌生的土地,有些人带着残破的身体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当年的那场战争有多惨烈?那些奔赴战场的年轻人在想些什么?他们归国后的人生又是怎样的?

答案就在电影里。

他们才是最该上热搜的人

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和平岁月的缔造者,他们是肉身凡胎,因为信仰拥有了铜拳铁臂。‍

电影开篇,我们看见的是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在褪色的老照片上,镌刻的是他们最美的青春。

镜头一转,这些年轻人变成了白发苍苍,胸带徽章的老人。

他们跨越21年的历史,重新讲述当年的故事。

原志愿军15师45师135团2营机炮连炮手周继成老人,如今已经八十九岁了,他给我们讲述了那场惨烈的战争:“整个上甘岭像是要被炸平了一样,雪都是红色的和黑色的。”

“全连五次冲锋,消灭了1000多个敌人,占领阵地。”

原沈阳军区空军后勤部参谋长徐怀堂老人,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空中董存瑞”的故事:“我亲眼看着他的战斗机有两个发动机被炸着火,而他继续向前冲。”

那是一场发生在1951年战斗,“空中董存瑞”毕武斌驾驶的战斗机起火后,他放弃了跳伞跳绳,而是驾驶着冒着熊熊烈火的战机冲向敌方阵地,牺牲时,他年仅21岁。

原志愿军12师31师文工团文艺兵任红举老人说,她有一位战友梦想成为一名小提琴手,她们一起在诗词中许愿:“等我老了,取一根白发,安在你的提琴上,你继续演奏,我还在跟你唱。”

后来,炸弹炸飞了战友的手指,一切终成遗憾。

他们才是最该上热搜的人

原志愿军26军77师231团1营2连战士周全弟在长津湖战役中因为严重冻伤,不得已被截去了四肢,他说,“冲锋号响起来,看见战友往前冲,我使劲往前爬,爬都爬不起来。”

回顾往事时,他最大的遗憾并不是自己失去了四肢,而是没有完成任务。

当年,是他们勇敢地站在了这场立国之战的战场上,为祖国而战,为正义而战,那是1950年代年轻人的精神支柱。

他们秉承着忠诚和勇敢,用生命和青春铺就了通往和平、安宁、强大的胜利之路。

为什么要把志愿军的故事拍成这样的电影呢?

当我们已经习惯了各种充满冲击力的战争电影时,导演宋坤儒想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醒当下的年轻人,和平不易。

宋坤儒表示:“因为我觉得,这是我作为一个导演所能做的对他们最高的致敬。当年,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祖国人民筑成一道血肉长城,将强敌阻于国门之外,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用影像保存下来。”

《1950他们正年轻》虽然以残酷的抗美援朝战争位为背景,但电影记录的不单单是志愿军的战斗生活,还有很多温情的细节,时刻提醒我们他们并非不死之身,是因为革命信仰,所以他们才有了铜拳铁臂。

他们才是最该上热搜的人

有些年轻的志愿军主动报名参加战争,他们或许还不明白战争的残酷,但只要是为了国家,他们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

侦察兵为了让战场上的战士填饱肚子,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敌营偷取食物;

为了让早日取得胜利,他们在新年时蹲在弹坑里吃饺子;

还有些爱美的女战士放下自己的骄矜主动融入战斗生活。

担任过部队军医的老战士薛英杰回忆往事时,老泪纵横,多年来,他一直惦记着逝去的战友,希望能找回战友的遗骸。

这些细节都为我们展示出了志愿军战士最真实的一面。

祖国从来没有忘记他们,如今山河无恙,正在接英雄们归乡,多年来,祖国一直在做“接他们回家”的工作。

他们才是最该上热搜的人

“9月2日上午,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我国空军专机护送从韩国回到了辽宁沈阳,109位志愿军英灵以及1226件相关遗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可以发现,这部影片没有任何哗众取宠的地方,也没有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视听语言,除了26位老兵的讲述之外,影片没有任何添加的旁白。

整部影片用内在的情感作为线索,营造出一种面对面对话的真实感。

在寻访时,很多老人回忆起战争往事都会陷入痛苦和沉思,因为那场战争带走了他们的战友、朋友还有家人。

满腔热血的宋坤儒在面对这样的场景时,也曾陷入了自我怀疑。

但是,老战士的接连去世,又让宋坤儒感觉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些老战士的故事呈现出来,因为铭记英雄就是最英雄们最好的致敬。

历史的标点全是句号,历史的幕后全是惊叹号。

我们谈论历史时,谈论的往往是故事。因为没有历经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以为的战争是被人为加工过的血色浪漫。

真正的历史是由无数个生命构成的,那些生命不是故事里的角色,而是和平年代的奠基者。

他们才是最该上热搜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董存瑞   志愿军   纪录片   战友   祖国   当年   年轻人   老人   影片   战争   英雄   生命   故事   历史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