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皮囊》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看完这本书,书名为《皮囊》,在书中第一篇就从阿太那里了解到皮囊的含义,看完这本书但感觉这本书不是很懂,迷迷糊糊的[皱眉]但这本书我觉得还是一本好书,前面讲述的家庭故事尤其不错,这本书自己虽然不太懂,但还会在读。

这本书可以分为3个部分吧,第一部分写家庭的方面。

第二部分写的童年还有童年的朋友。

第三部分通过一些事得到的感悟。

序言韩寒说:慢一些,不争一些。也许得到更多,到达更快。

是啊,有时候欲速则不达,越想要做好的事情,越着急,就是越做不好,相反,平淡一些,随缘一些,不紧不慢的,反倒做的更好。

刘德华说:人生际遇的好与坏,关键往往在于生命里碰到甚么人,只要对你有所启发,都是明灯。

的确,在我们人生的路上我们总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这一路不管如何,我们或多或少都会从他们的身上得到一点启发。

第一章讲述的是阿太。

阿太的生活观: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我们永远不要被欲望吞噬,这样我们的心灵才会永远自由。好看的皮囊终究会老去,有趣的灵魂却可以永远年轻。

第二章讲述的是母亲想要建房子,也是母亲和父亲的爱情。

再走几步看看,老天爷总会给路的。

“人活着就是为了一口气,这口气比什么都值得。”

前两次建房子,为的不是她或者我的脸面,而是父亲的脸面——她想让父亲发起的这个家庭看上去是那么健全和完整。

母亲想要建房子是对这个家庭的一种爱吧,她想让当初父亲许下的诺言实现,让这个家看起来完整,看起来更好。母亲很爱父亲。

母亲这么要强这么虚荣,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对这个家的执念,为了使自己的回忆圆满,为了这个家完善和美。

第三章讲述的是父亲残疾了。

折腾到一点多,人潮终于散去,父亲这才露出真实、窘迫的样子。

“每个人都在伪装 每个人也并不如同所表现出来的皮囊一般光鲜亮丽皮囊之下每个人都藏有不可诉说的秘密 当只有自己一人时才敢撕开皮囊正视血淋淋的伤口。”

“我们在披着一副光鲜亮丽的皮囊在人他人眼里活着,落魄只留给人潮散去后的疲惫的自己,以及始终在背后的家人。”

是的,我们的疲惫与不堪只能留给自己最亲的人看,在别人眼里光鲜亮丽,光鲜亮丽的背后是不断的付出与一些不可说出的落魄。

父亲从一开始的坚强,有希望自己可以恢复,到后来不得不接受事实,变得绝望。

疾病彻底击垮他了。他就像是一个等待着随时被拉到行刑场的战俘,已经接受了呼之欲出的命运。

父亲开始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事实,再也不用去假装坚强。真的挺感人的,后来看到书中的“我”有想法努力攒钱,把父亲送到美国去治疗... 但后面父亲缺走了... 作者写的太好了,太感动了这一章,用平凡的文字,写出了背后心酸的故事。对于突如其来的疾病我们的确会感到无能为力。父亲一直是家中的顶梁柱,我的父亲也在早些年间因为工作造成了右手残疾... 那时候的我还很小,当初我爸右手受伤了,我才7,8岁吧,我妈立马带着我爸出去看了,我被交给了我二姨,以前不懂,现在看着父亲的手,真的有时候挺不忍心看的... 即使父亲残疾了,他还在为这个家努力着,为了让我上大学努力着... 看这篇文章太有同感了。

第四章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一开始讲述了那些患有疾病的孩子,这些孩子不得不接受事实,他们因为疾病也学会了伪装,学会了隐藏,他们会假装开心...

我算了算剩下的钱和可能要住院的时间,“还是国产的吧。”

然后看着父亲疼痛了一个晚上,怎么都睡不着。

看到这里简直太心酸了,物质条件真的是一个前提,首先必须要有钱,疼在父亲的身上,其中的“我”也很疼吧。

作者前一秒还在说漳州阿伯乐观对待疾病,喜欢开玩笑,后来下一秒就走了... 人的生命好脆弱,疾病好残忍,生命脆弱,不知何时就结束了,也许上一秒还是跟你开玩笑的人,下一秒就离开了…真的该珍惜相处的每一天,珍惜生活的每一天。

写的太真实了。在重症病房即将送去做手术,成功率60%。“一个人求生的欲望越强,活下来的机会就越大,更多是靠你们。”让父亲拥有更大的求生欲,作者把父亲所有想说的话留到手术之后,希望能给父亲带来盼头,希望父亲手术顺利。

但作者也怕手术不顺利。书中这样写道:我不知道自己的这场赌博是否对,如果不对,如果父亲就这样离开我,今天晚上这样的对话会让我自责一辈子。

在外面等待手术结束,等待的过程太害怕了。

书中:“我一个人默默搭着电梯,走到楼下。燃放烟花的痕迹还在那,灰灰的,像一层淡淡的纱。

我知道过不了几天,风一吹,沙子一埋,这痕迹也会不见的。

一切轻薄得,好像从来没发生过。”

烟花转瞬即逝,那层淡淡的沙也会随风而去,但那些人那些事却真真切切发生在过去,但我们会遗忘掉这些事情,也许在某一天会在想起来。

第五章我的神明朋友。

“所有人都是生来赎罪,还完才能撒身。”“上天堂的灵魂是不会让人梦到的。”这是母亲笃定的。

“每一种困难,都有神灵可以和你分担、商量。”母亲就此愿意相信有神灵了,“发觉了世界上有我一个人承担不了的东西,才觉得有神灵真挺好的。”人在无助的时候,感觉到无能为力的时候,会寻找精神寄托,这样会少一些压力吧,这样会更有勇气面对那些困难的事情了吧。

母亲太坚强了,从父亲生病,母亲想要建造房子,自己做好多工作,然后到母亲一直照顾父亲,向神明许愿可以看出来母亲太坚强了,从母亲的行动中也能看出来母亲对父亲的爱,对我们子女的爱。

对于神明,信则灵。母亲信仰神明,是想从神明这里得到安慰与寄托,到最后的释然,是父亲的释然更是母亲的释然。

第六章张美丽。但谁都知道,随着财富的沸腾,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各种欲求在涌动。财富解决了饥饿感和贫穷感,放松了人。以前,贫穷像一个设置在内心的安全阀门,让每个人都对隐藏在其中的各种欲望不闻不问,然而现在,每个人就要直接面对自己了。

“张美丽”不只是一个人名,也是那个时代的一种象征吧,每个人的欲望都在翻涌,需要一个理由去遏止,而张美丽的故事和她这个人就是这个理由。

最后随着更多像“张美丽”的一些人出现,关于张美丽的传说随着时间就淡去了。后面又描写到张美丽最后成功的嫁给了自己喜欢的人。看到前面传言都说张美丽死了... 没想到只是谣言呀。后面又写道传言张美丽离婚了所以回到了这里,但好像并没有离婚。其实张美丽也是很可怜的,她的思想和行为一开始都不被人接受,后来需要有的地方需要捐款,和那些拿不出钱的人对比,张美丽又是很慷慨善良的,她也希望被大家认可。张美丽代表新思想,但小镇上,对新鲜事物有排外心理,小镇对张美丽的新一轮讨伐正在酝酿。看到后来,张美丽的这种新思想与落后的封建思想的碰撞,张美丽输了,张美丽一直为这个小镇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是她还是遭受不住这封建思想和社会舆论。她终究是个小镇姑娘,她做善事捐钱还是抵不过世俗的偏见,换来的只有诋毁,她既想追随自己的内心又想得到具有顽固思想的小镇人的认可,但最终走向了死亡。与张美丽追求美而诞生的娱乐城相比,这个现在开的娱乐城真正是为盈利而生的。

第七章阿小和香港阿小。阿小后来和香港阿小一起玩,刻意讨好香港阿小。老家的阿小跟香港阿小本来不是一类人,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却想做一个世界的事。香港阿小走了,老家的阿小开始一味地模仿香港阿小。

老家的阿小最终成为自己以前不想成为的渔民。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两个阿小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轨迹。不要总是羡慕别人的生活,不管自己怎么样,都要过好每一天,也许你过的就是别人羡慕的生活。

第八章天才文展。书中说道:在我的记忆里,少年时期的孩子最容易不自觉做的恶事,就是发现并嘲笑他人的生理缺陷。是的,好多小孩都是这样吧,我记得在我小学时候我们班就有类似的事情,嘲笑其中一个小孩的生理缺陷... 文展在这个时候就对自己的人生有清楚的规划,有准确的目标性。我小时候还在忙着玩呢。文展本来是想鼓励“我”,但“我”意识到和文展的差距感那么大,“我”陷入了自我否定。但在后来我大学毕业想起了文展,打电话过去,文展的言说方式背后,有着某些油滑、市侩,使我把电话挂了。后来文展落在了小镇,“我”不知道该用如何见面的方式见文展。文展可以说是失败了,他太大的野心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然后后来是被兔唇这个缺陷打败了吧。“你说,凭什么是你?为什么不是我?”

第九章厚朴。不合时宜的东西,如果自己虚弱,终究会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但有力量了,或坚持久了,或许反而能成为众人追捧的魅力和个性。厚朴好像真的成为了hope. 但在后来厚朴走不出来他想象中的世界。最离奇的理想所需要的建筑素材就是一个个庸常而枯燥的努力。后来厚朴因为那个过度膨胀的理想幻象生病了,后来自杀了。

第十章海是藏不住的。书中写着父母不想让我去看海,我就是越好奇。是啊,每个人都要好奇心,越是藏着掖着的,自己就越想知道。海藏不住,也圈不住。对待海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每个人自己去寻找到和它相处的方式。每片海,沉浮着不同的景致,也翻滚着各自的危险。生活也是,人的欲望也是。以前以为节制或者自我用逻辑框住,甚至掩耳盗铃地掩藏住,是最好的方法,然而,无论如何,它终究永远在那躁动起伏。

我期许自己要活得更真实也更诚实,要更接受甚至喜欢自己身上起伏的每部分,才能更喜欢这世界。我希望自己懂得处理、欣赏各种欲求,各种人性的丑陋与美妙,找到和它们相处的最好方式。我也希望自己能把这一路看到的风景,最终能全部用审美的笔触表达出来。

我一定要找到和每片海相处的距离,找到欣赏它们的最好方式。

第十一章愿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割。令狐说他们总结过了,这叫小镇包围城市。他说曾经有过调查,现在大城市各个领域的主力百分之八十以上来自小镇,他问我怎么理解,我说因为小镇出来的浑厚。

我所说的浑厚有个最简单的解释,从一个小镇的生活再到一个县城一个地级市一个大城市,顺着这根链条下来,每一个层次的生活都不一样,你经过对比,对以往的更能理解而且吸收,对现在的也更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而比起一生下来就在城市的孩子们,我们有太多他们觉得奇特和不可思议的故事了。

第十二章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生活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的梦想以及磨难,不是简单的所谓理想还有阴谋,生活不是那么简单的概念,真实的生活要过成什么样是要我们自己完成和回答的。

第十三章回家。“我”觉得亏欠父亲又无法补偿,现在有了机会,把父亲搬到更好的墓地去。那一刻我很确信,父亲很高兴我的选择。这样我对父亲的愧疚感会少一些,我也释怀了不少。 回家的感觉很好,在外面上学就很想回家,再去上学的那一刻,就突然很想待在家里,待在父母身边,当放假的时候就想立刻赶回家,家是我们受伤是的避风港,家是给我们温暖的地方。

第十四章火车伊要开往叨位。人生就像一辆列车,这一路上注定有很多人下车。我不相信成熟能让我们所谓接受任何东西,成熟只是让我们更能自欺欺人。

后记:我想看见每一个人。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我们,并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写作不仅仅是种技能,是表达,而更是让自己和他人“看见”更多人、看见“世界”的更多可能、让每个人的人生体验尽可能完整的路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皮囊   厚朴   神明   香港   光鲜   亮丽   小镇   好看   有趣   灵魂   父亲   欲望   母亲   疾病   方式   人生   更多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