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一代国学大师竟选择投湖自尽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一代国学大师竟选择投湖自尽

古今之成大事者,必经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1927年6月2日,这一天是阴历五月初三,再有两天就是人们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清华大学导师王国维,跟往常一样,盥洗完毕之后,用完早餐,小坐一会,就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处理完学生的毕业总成绩后,一个人只身前往颐和园。

站在鱼藻轩边上,思索了良久,期间他点燃了一支烟,烟尽他纵身一跃,投湖自尽。一代国学大师就这样把自己的生命定格在了51岁。鱼藻轩实际上是昆明湖最浅的地方,当人们打捞起静安先生时,他的衣服甚至都没有完全湿透,但当一个人心已死时,就没想到给自己留下生存的机会,因此他选择头朝下一头扎进淤泥中,窒息而亡。

在他去世后,人们发现了他留下的遗书。在短短几行字之中,被后人永远记住的是开头那十六个字——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这就是一代国学大师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吗。翻开史书发现,这几句话其实就是殉节的惯用语。静安先生一生都对宋情有独钟。因此大多数后人对王国维去世的原因持“殉节”一说。按照佛家所言,本心已死,空有一副臭皮囊何用。这可能是当时静安先生对自己心中所云。不过关于静安先生自尽的原因,至今存有争议。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一代国学大师竟选择投湖自尽

静安先生一辈子缔造了三个人间佳境。也许第三种佳境才是他回首展望五十又一载的真实写照。在时代中,文人最看重的是什么?是“气节”,扩展一下就是骨气和名节。自古以来士可杀而不可辱。关于静安先生的去世,笔者认为最大的原因无外乎四个字“不堪其辱”,至于辱自何来,人尽可知。

王国维是近代最著名的学者之一,在教育、哲学、美学、历史各个领域独树一帜,造诣颇深,他的死是我们中国文化领域的损失。

在清末民初之际,只有三个人还留着辫子,一个是借“辫子”之说,一心只为权力谋求复辟的张勋。另外一个人是语言大师辜鸿鸣,在一个就是静安先生王国维。在当时就连末代皇帝溥仪都把自己的辫子剪了,但是这三个人仍然留有自己的小辫子。

对于辜鸿鸣,大家看过电视剧《觉醒年代》也都清楚那句还原度很高的名言——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辜鸿鸣一针见血地把当时的背景形势点破。辜鸿鸣留的不是辫子,他要留住的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其实,所谓“思想解放”解放的是一个人的思想,而不是物理上的解放,它讲究的是“神”而非“形”,盲目的追求形似往往是“邯郸学步”,最终连属于自己的特色都会丢失。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一代国学大师竟选择投湖自尽

而对于王国维的辫子,代表的是他本人一生“独立”的人格。对于自己的辫子,他本人回答道:既然留了,又何必剪呢?对比辜鸿鸣那句富有哲理而意味深长的的话,此话虽然更简单明了,但却“朴实无华”,这也完全符合静安先生的性格。比起那些流于表面和形式的人,王国维能够恪守自己一生的人格的确令人钦佩。

记住,一个人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容易,实现人格上的独立却很难。

1927年静安先生去世后的第二天,罗振玉假借王国维殉清的名义去折清废帝溥仪,王国维被赐谥号为“忠悫(què)”,这两个字的意思是忠诚、诚实、朴实的意思。其实也歪打正着地涵盖了一代国学大师的一生。

1928年6月3日,在王国维逝世一周年之日,清华学生捐出自己的奖学金,为王国维立《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由梁思成设计,有生前好友陈寅恪撰写碑文,其中有言:“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简简单单几句话,却写出了静安先生的一生。

陈寅恪这位国学盖世奇才,寥寥数字就将自己的“好友”静安先生的死一下就升华到了“独立自由之意志”,既是对这位好脾气秉性的知根知底,更是对这位好友一生的最佳诠释。

关于静安先生的死因,众说纷纭,但纵观他一生在文化领域的造诣,以及其独立的人格魅力,笔者相信他怀着对那个时代的悲愤抑郁而终,绝不是罗振玉那等小人口中所说的殉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昆明湖   国学   颐和园   佛家   屈原   静安   大师   佳境   造诣   辫子   人格   人间   独立   好友   领域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