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了赢虞、借刀茅焦,《大秦赋》中的李斯比吕不韦更懂厚黑学

《大秦赋》的前半段的看点如果是吕不韦的话,那么后半段的看点应该是李斯了。这个在历史上留下名声的秦朝宰相现在似乎还没有完全被赋予大任。虽然同为宰相之才,但是李斯和吕不韦却有着很大的区别。从目前播出的几集可以看得出来,吕不韦可能真心为了秦国,而李斯或许只是个政客罢了。

为何这样说?看一下茅焦和赢虞的遭遇或许能够明白一二。

坑了赢虞、借刀茅焦,《大秦赋》中的李斯比吕不韦更懂厚黑学

嬴政亲政之后,第一个要做的事情就是荡平六国。而首要攻击哪一个国家成了众人议论的焦点。毕竟,如果在攻击问题上出错,那就是一步错步步错了。在争论的时候,将军王翦提到了一嘴,那就是灭韩出师无名,而灭赵则有着足够的理由。毕竟,嬴政和赵姬早年间在赵国受到过很多不公平的待遇,此所谓师出有名。​

坑了赢虞、借刀茅焦,《大秦赋》中的李斯比吕不韦更懂厚黑学

而后,赢傒、昌平君和李斯商议之后决定要迎回太后赵姬,避免嬴政落下不孝的骂名。而如何做这件事,李斯扛了下来。只不过,后面发生的事情着实令人感到意外。李斯和赢傒等人着意要迎回太后赵姬,但是心中却有忌惮。原因就在于此前在章台宫前27名官员因为力荐迎回赵姬而被判了腰斩之刑。随之,站在秦国宫殿内再次建议嬴政迎回赵姬的竟然是一个齐国的使者。这多少有点儿令人匪夷所思。

坑了赢虞、借刀茅焦,《大秦赋》中的李斯比吕不韦更懂厚黑学

这个使者就是茅焦,在宫殿内茅焦说出了一番话语之后被嬴政赐予烹刑。

那么,到底是什么使得茅焦能够不惧生死的留下“美名”呢?毕竟,嬴政一旦杀死茅焦,这茅焦的“敢于诤谏”的名声就会彪炳千古。说来,还是李斯在背后捣的鬼。而李斯之所以借茅焦之口说出,无外乎自己有点儿贪生怕死罢了。

发生这一切的起点,则是在雍城的那次相遇。在李斯看来,茅焦仅仅为了百金就纠缠数日,着实有些荒唐。但是也在这件事上看出了茅焦的“直男”品行。

坑了赢虞、借刀茅焦,《大秦赋》中的李斯比吕不韦更懂厚黑学

李斯正是看中了茅焦的此等性格,于是抛出了一根巨大的橄榄枝——秦国客卿。

一方面是齐国的使者,为了区区白金争执不休,一边是秦国的客卿,有可能青史留名。这样的机会茅焦怎么会不把握住?于是,就出现了茅焦在秦王宫殿内和嬴政对质的一幕。​

坑了赢虞、借刀茅焦,《大秦赋》中的李斯比吕不韦更懂厚黑学

嬴政自然知道是谁在指使茅焦说出了这番“诤谏”之语,但是,此时的嬴政还是说出了“准了”二字,意思很明显,我懂你说的什么意思,你既然说完了就去领“烹刑“吧。直到李斯等不及了,站出来为茅焦说话,这番”闹剧“才正式收场。而嬴政也通过此事看清了茅焦这个不怕死的真汉子。毕竟,没有几个人能够从容走到行刑锅前,茅焦做到了。

坑了赢虞、借刀茅焦,《大秦赋》中的李斯比吕不韦更懂厚黑学

说到这儿,不得不说一下李斯其人。李斯有才,这是公认的事实。但是李斯和吕不韦相比较还是差别挺大。虽然,吕不韦在。后期有点贪恋权力,但是却也是扎扎实实的为秦国积累粮草和兵器、为秦国一统天下做准备。

反观李斯,前面对赢虞两面三刀,后面对茅焦借刀杀人,这心术不是一般人能够有的,可是,其所为也仅仅只是个政客而已。

坑了赢虞、借刀茅焦,《大秦赋》中的李斯比吕不韦更懂厚黑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秦国   秦王   彪炳千古   出师无名   师出有名   后赵   青史留名   客卿   齐国   宰相   政客   有点儿   宫殿   名声   使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