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不吃,我做它干嘛”母亲偏心小女儿伤了大女儿的心|太心塞

“你又不吃,我做它干嘛”母亲偏心小女儿伤了大女儿的心|太心塞

文/梓溪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你又不吃,我做它干嘛”母亲偏心小女儿伤了大女儿的心|太心塞

很多父母在决定生第二个或者第三个孩子的时候,用到的最多的一个说法就是:“为了让第一个孩子有个伴儿,将来不孤单。”听起来好像很伟大的样子,生第二个孩子是为了第一个孩子好。

可是,现实生活中,往往在第二个孩子出生之后,第一个孩子反而更孤单了,有的孩子还因为有了弟弟或者妹妹而从活泼的性格变得沉默少言,那是与年龄极不相符的不该出现的沉默。

“你又不吃,我做它干嘛”母亲偏心小女儿伤了大女儿的心|太心塞

这样的现象,在很大一部分的多子女家庭都会程度不同的出现,父母们表示自己很无辜:我一碗水都端平了呢,我们分给大宝的爱和二宝的爱是很平均的,没有特别偏心哪一个。

可是,这些父母没有弄懂的是,孩子需要的不是你平均分配给他们的爱,而是你们对他唯一的满心满眼的爱。

况且,绝对公平,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事。真正能做到让两个孩子都同时感受到父母的全心的爱,就是诚信之爱。父母一旦失信于孩子,以为是一家人,可以说话不用一言九鼎,那就大错特错了。就算你之前做得再好,只要有失信于孩子,那你这份爱就会被孩子重新审视。

“你又不吃,我做它干嘛”母亲偏心小女儿伤了大女儿的心|太心塞

刘歆婉选择远嫁他乡,正是因为也的父母对妹妹刘檀雨的偏爱,或许可以说是因为父母对她的一次失信。

刘歆婉生日的前一晚,她提醒母亲:“您记得提前将冷冻的知了猴拿出冻哈。”那是之前母亲主动许给她的承诺:“舅妈给的那瓶知了猴,等你过生日的时候都做着吃了。”

可是,一向温柔的母亲却突然板起脸说了句:“你又不吃,我做它干嘛。”母亲当时的表情,加上生硬的一番话,让刘韵婉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她潜意识里感觉到,母亲要失信于自己了,为了还有半个多月之久回家的妹妹。

“你又不吃,我做它干嘛”母亲偏心小女儿伤了大女儿的心|太心塞

妹妹刘檀雨在嫁到了外地,提前半个多月就告诉父母,她要某天回家。所以,母亲的失信,让敏感的刘歆婉一下子就想到了妹妹。自己的生日,都不及妹妹平时回家探一次亲来得重要,而且那是母亲主动许给自己的生日的承诺。

就算这样,刘歆雨还是抱着一丝希望等待生日那天母亲会突然给自己一个惊喜,哪怕那一瓶知了猴就做一半儿呢,她也是很开心的。

怀着一半的希望和一半的忐忑进入梦乡,第二天,她去到厨房,没有看到知了猴的半点踪迹。她一下子就伤心起来,但还是做了最后的努力和争取,再次对母亲明示:“您太让人失望了,说好的生日给人家做知了猴吃,又变卦,太生气了。”

母亲只是看了她一眼,没有作声。刘歆婉也转身回了自己的卧室,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你又不吃,我做它干嘛”母亲偏心小女儿伤了大女儿的心|太心塞

妹妹小时候也是很可爱的,她很爱这个妹妹,什么事都谦让妹妹。但是,妹妹长大后就变了,变得自私自利了。为了不用经常被父母“指挥”,选择了一个很远的网友嫁了过去。

平常回家也是空手而归,却每次都满载归去。作为一个出嫁的女儿,每年就回家一次看望父母,竟然抠门到如此地步。而且还总隔三差五找点理由管父母“借”钱。

刘歆婉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她想到妹妹嫁了那么远,父母年纪大了怎么办?所以,就对大学时的恋人提出了分手,也同时放弃了一线城市好的事业发展,只想留在父母身边,好好孝顺父母。

可是,就因为生日那天,母亲的偏心,一下子就打破了这一切。

“你又不吃,我做它干嘛”母亲偏心小女儿伤了大女儿的心|太心塞

之前总听老人们讲:“越是孝顺的孩子,越是很难得到父母的爱,而且更多的反倒是吹毛求疵的被挑毛病。而那个不孝顺的孩子,反倒因为距离远或者不常到父母面前尽孝心而让父母更加牵肠挂肚。”

现在她自己也深有体会了,这是她一直很自信不会发生在自己家的事情。只是,那几十只并不值什么钱的知了猴,成了打破刘歆婉心中唯一一点点对亲情的幻想之美。她决心为自己活一回,回一线城市。那里有深爱她的男友,有让她的事业得以取得大发展的机会。

其实,关于那几只知了猴,就是舅妈夏天的时候自己去树林里挖的,因为不是刻意养殖的,所以就当稀罕物给了刘歆婉一瓶,舅妈说,那一瓶装了八十多只。

如果母亲当初没有主动提出等她过生日的时候做给她吃,她也不会伤心。她的伤心在于:母亲在自己生日前三天,得知了半个月后妹妹要回家的事情,直接就单方面的“失信”于她了。

“你又不吃,我做它干嘛”母亲偏心小女儿伤了大女儿的心|太心塞

刘歆婉说,哪怕母亲直接告诉自己,等妹妹回来一起吃,那她也不会有什么怨言。但是,母亲说的却是:“你又不吃,我做它干嘛?”

她从来没说过不吃的,母亲却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了对小女儿的偏爱。不惜让大女儿生日都过得伤心难过。

刘韵婉远嫁他乡之后,婚姻过得很幸福,事业也是蒸蒸日上。她还是会经常回家看望父母,但是,心里已经存了芥蒂。她只是在尽一个女儿该尽的孝道,却不愿再去父母推心置腹。连留下来吃一顿饭都有点勉强。

“你又不吃,我做它干嘛”母亲偏心小女儿伤了大女儿的心|太心塞

她给父母请了保姆,每次回家都会给他们准备很多的礼物和一只大红包。她也知道,那些钱,最后大多也都是被妹妹“借”走了。但是,她已经很平静了,因为,她的心里不再奢望父母会有他们自己说的那样爱自己,那样不分伯仲地爱着他们姐妹俩。

父母想偏心就随他们吧,自己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了,父母想把自己尽孝心的养老钱给谁,那是他们自己说了算的事。

而且,她还要感谢母亲当初的偏心,不然,她将错失那么好的爱人和现在幸福的生活。

而她的父母,直到被小女儿掏空积蓄后,请她回家看看都不愿意的时候,她们似乎才开始后悔,是自己的偏心养了一只白眼儿狼,也是自己的偏心,把真正孝顺的女儿推了出去。

“你又不吃,我做它干嘛”母亲偏心小女儿伤了大女儿的心|太心塞

那个时候,母亲才回想起,每次都是刘歆婉陪自己聊聊家常,关心一下冷暖;父亲才想起,自己爱吃的那些东西,从来都只有刘歆婉才会给他买,就算她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工资少,自己舍不得花也会先孝顺父母。而他们的小女儿,天天嘴上说着孝顺,从毕业参加工作到后来嫁人,却从没给老俩口一分钱的养老费。

刘歆婉父母的做法,对那些想要二胎或者已经有两个孩子的父母,都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千万别去为了偏爱一个孩子而忽略另一个孩子的感受,或许你以为大的那个就应该让着小的那个。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让是情分,不让是本分,因为他们都是孩子,所以不会因为自己的出生顺序而减少对父母之爱的渴望。

“你又不吃,我做它干嘛”母亲偏心小女儿伤了大女儿的心|太心塞

都说血浓于水,但是任何一种情感都逃不开相互两个字,单一的情感付出或者接受,都会令一段关系变淡,最后淡出你的视线、甚至联系范围之内。父母与子女的亲子之情也同样适用这个原则。

那些被父母伤了的心的孩子,不管心有多软,伤痛都是很难治愈的。他们对年迈的父母该孝顺还是会尽心尽力,却再也做不到亲力亲为。

隔阂一旦产生,就没可能完全消除,回到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的最初。

所以,做为父母,在对孩子爱的付出上一定要想清楚,如果你认为自己想对哪个孩子偏爱那是自己说了算的事,那个被轻视的孩子怎么想都无所谓,那就别在自己老到需要人床前尽孝的时候去道德绑架她,让她放弃发展正好的事业甚至家庭回到你身边尽孝心,你昨天给过她的伤太深,她今天的疤痕还在,请收起你的自私,别让自己太难堪。

因为,任何事情都讲求一个因果,亲子关系也一样。(图自网络,图文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偏心   母亲   女儿   都会   舅妈   孝心   知了   伤心   主动   事情   父母   妹妹   事业   生日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