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中,国学大师蒙曼对“锄禾日当午”的解释,引来争议

在众多以小鲜肉,流量明星吸引眼球的综艺节目横行的当下,《中国诗词大会》可以说是一股清流,这是一档全民参与,立足于传统文化的益智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一经播出,就非常火爆,深受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们追捧,于此同时《中国诗词大会》也让观众从前所未有的一个角度,去领悟诗词的美和趣。

诗词大会中,国学大师蒙曼对“锄禾日当午”的解释,引来争议


节目的火爆,同时也让人们更加了解到作为点评嘉宾的蒙曼,当年看过百家讲坛系列节目的朋友,想必对蒙曼并不会觉得陌生,蒙曼曾经五次登上百家讲坛,分别讲了《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大隋风云》、《唐玄宗与杨贵妃》。

诗词大会中,国学大师蒙曼对“锄禾日当午”的解释,引来争议


而在《中国诗词大会》中,蒙曼的专业水平,儒雅的风格,幽默精准的点评,也收割了一大批粉丝。然而,也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当被问及“锄禾日当午”是什么意思时?蒙曼的回答,却让很多网友不买账,甚至是嘲笑。那么,蒙曼的回答,是否真的太离奇了呢?

《悯农》这首诗,大伙都耳熟能详了,是小学的入门诗词,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写下,用来表达对古代农民辛苦劳作的同情,同时也提倡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词大会中,国学大师蒙曼对“锄禾日当午”的解释,引来争议


虽然,后来李绅变了,他变成了无恶不作的贪官污吏,生活极为奢侈淫靡,如何奢靡?坊间传闻,李绅特别喜爱吃鸡舌,每餐都要吃下三百条鸡舌,导致每餐被宰杀的鸡,堆积如山,当然,坊间传闻有夸张的成分在,不过也反映人们对李绅生活豪奢、为官酷暴、滥施淫威的痛恶,谁也想不到,当年写下《悯农》的李绅,最终成为酷吏。

而另一位诗人刘禹锡,就曾写下《赠李司空妓》,表达出与李绅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这首诗写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怪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但是这皆是后话,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不再过多的赘述。

诗词大会中,国学大师蒙曼对“锄禾日当午”的解释,引来争议


蒙曼对于“锄禾日当午”的解释,比较简单,认为是农民耕种的过程。然而也有一部分网友持不同意见,站在蒙曼的对立面,他们认为:真正的意思,是指正午日照当头时,农民去地里锄草,因为草的根部比较发达,正午去锄草更加合理。

那么,你是比较赞同网友的观点,还是蒙曼的解释呢?

话说回来,蒙曼的解释,整体上并没有错误,因为无论是插秧、松土还是锄草,都属于耕种的一部分。而“锄禾”还真不像网友所说的只是锄草,这首诗的“锄”字,有松土的意思,锄禾应该理解成为“禾苗”松土。

当然,也有人认为《悯农》原诗还是存在争议的,因为正常情况下,农民不会在日照当头跑去地里锄草或者松土,如果锄草可以早晨锄草,中午太阳一晒草就焉了,而中午松土锄草,反而会导致禾苗焉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长恨歌   诗词   谁知盘中餐   淫靡   日照   大会   禾苗   坊间   正午   国学   传统文化   中国   司空   综艺节目   大师   农民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