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不慎轧死儿子,反获赔111万,网友不理解

父亲不慎轧死儿子,反获赔111万,网友不理解


昨天有个新闻,一经发布,就在网上引起了关注。

说到这起事件,时间还要回到2020年8月。

当时上海市民吴先生,从家里出发,准备驾驶小车外出办事。

只是他没想到,车辆在刚起步的时候,自己刚满2岁的儿子小吴正好在车旁玩耍。

当时的吴先生,并没有留意到这一情况。

驾驶自己的车辆,不慎轧到儿子。

最终,儿子小吴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本是一件悲剧事件,只是事情后面的发展,有点出乎网友们的意料。

因为事后,吴家向保险公司报案了,并且发起了上百万的索赔请求。

不少网友在看到这一结果后纷纷感慨:

这明明是父亲自己过错造成的后果,为啥还要让保险公司承担?

吴家的诉求是否合理?

下面,针对这起案件,我们来简单聊下。

父亲不慎轧死儿子,反获赔111万,网友不理解


父亲不慎轧死儿子,反获赔111万,网友不理解


根据警方当时出具的《非道路交通事故证明》说明:

吴先生驾驶机动车,没有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对事故承担全部责任。

既然吴先生要承担全部的责任,那为啥他们还要求保险公司赔偿?

当时听到这个诉求,保险公司肯定不愿意接受。

于是,保险公司就跟吴先生一家对簿公堂。

保险公司这边认为:

小吴是被保险人吴先生的家庭成员,吴先生既为加害人,又是赔偿请求权人,身份竞合,吴先生不应该作为原告,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况且这件事故是发生在吴先生家门口,不属于道路交通事故,该事故不应该属于交强险和商业险的责任范畴。

即便认为保险公司应作出赔偿,吴先生夫妇作为小吴的监护人,并没有尽到相应的看护义务,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虽然保险公司的理论,好像也有理。

但法院审理后认为:

保险公司作为肇事车辆的承保人,应按法律和保险合同约定承担赔偿责任。

吴先生夫妇作为小吴父母,有权以赔偿权利人(即原告的身份)提起诉讼,这个诉讼主体是合格的。

对超出保险赔偿部分,小吴母亲自愿免除加害方的责任,也就是免除小吴父亲的过失责任。

这与法律规定的地方,并没有冲突,所以法院支持吴家的诉求。

父亲不慎轧死儿子,反获赔111万,网友不理解


父亲不慎轧死儿子,反获赔111万,网友不理解


既然法院支持了吴先生一家,那保险公司,赔偿是一定要赔的。

为啥保险公司的诉求,法院没有采纳,说到底还是因为:

保险公司以小吴为驾驶员家庭成员为由,拒绝赔偿,无事实和法律依据。

既然法律上没有这样的规定,保险公司的诉求肯定就得不到支持。

我相信很多人应该听过一句话:

法无禁止即可为。

也就是说,法律上只要没规定不可以这样做的,你是被允许的。

针对这个案例,因为法律上没有规定:

将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排除在“第三者”的范围之外,所以保险公司的诉求是得不到支持的。

法院最终判决:

保险公司在交强险限额内赔付原告11万元,在商业三者险限额内按责80%赔付100万元。

父亲不慎轧死儿子,反获赔111万,网友不理解


如果有些老铁还是觉得,这父亲犯了这么大的错,还要让保险公司给他买单,有点不妥的话,我们可以简单点去理解。

简单点说,这就是一个契约。

受益人跟保险公司之间签订的一个契约。

只是契约里没有明确规定,受益人的范围。

所以才导致出现了这样的事情。

如果走法律,只能按契约进行了。

毕竟签订了合同,签订了契约,就是为了有矛盾的时候,拿这个当定夺。

如果契约,合同都无效了,那以后我们还能拿什么做最后的定夺?

所以大家想下也能想明白这个道理。

说到底,契约合同,是值得维护的。

而法律,更是一定要为契约合同,提供保驾护航。

这个事件中,虽然吴先生有错,但也不能抵了他们之前签订的保险合同约定。

法律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保证大家的权利,最大化的公平公正。

所以从这事上我们也能看得出,契约,合同的重要性。

虽然有些时候有些事,似乎不太合常理。

但只要那个契约合同是合法的,那它就一定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父亲不慎轧死儿子,反获赔111万,网友不理解


父亲不慎轧死儿子,反获赔111万,网友不理解


这个事发到网上后,之所以引起网友们很大的争议,是因为网友们想到了一个不好的点。

那就是:

会不会以后有其他人,效仿这种做法?

比如哪个家庭困难了,把孩子哄骗到车辆危险范围,然后制造车祸现场,再参考这个案例中的做法,从保险公司里捞上一笔。

要知道,比起有些卖孩子只能卖几万的,这个保险公司赔的,可是上百万。

这样的利益趋势下,有些人做些丧尽天良的事,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所以我也真怕,有些疯子,会效仿这个案例中的做法,做一些可怕的事。

那就真的太可怕了。

我们只能希望,这样的人,不存在吧。

但该堤防还是得堤防下,毕竟大千世界,啥人都是有的。

正所谓林子大了,啥鸟没有?

所以这个案例,还是有值得法律方面思考的点。

我们要最大化地阻止,一些不怀好意之人钻漏洞。

法律,保护大家的合法权利没错,但也不能让别有用心的人,钻了那个漏洞。

如果真钻了,那就是做了坏事还得了好处。

那样的现象,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父亲不慎轧死儿子,反获赔111万,网友不理解


末尾说个总结吧。

我相信这个父亲,一定是无意的。

所以从这点来说,他的内心,也一定很痛苦。

虽然获得了保险公司的上百万赔偿,但失去的,是他的孩子。

他永远也见不到自己的孩子了。

这样的心理创伤,绝对是需要拿一辈子去疗伤的。

所以我们也不能只看到,吴先生家,失去了孩子反而获得了上百万的赔偿,好像是一件好事似。

这并不是什么好事,说到底,还是一场悲剧。

开车小心这种话,我就不多说了。

相信看了这个案件的,以后开车方面,大家自然会多留意下。

最后我想说:

有些事,发生了,确实会比较复杂,甚至会夹杂着人性的纠葛。

当一些充满着各种人性纠葛的事发生后,最后我们可能都需要借助法律的权威来解决。

法律会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这是法律赋予每个人的权利。

至于人性方面的纠葛,我们情归情,法归法,理性看待就好。


父亲不慎轧死儿子,反获赔111万,网友不理解

关于我:

我是灿先生,一个玩网络20年的老网虫,闲暇之余分享点自己所写所感,希望大家会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父亲   网友   被保险人   原告   纠葛   说到底   契约   保险公司   法院   儿子   车辆   案例   合同   孩子   法律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