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档综艺,程序员含量“超标”

作者|方歌

编辑|怡晴

“SP战队在决胜局中率先攻击了对方服务器。”

一群人穿着队服坐在电脑前,眉头紧锁,飞速敲击键盘,解说则激动地解释着夺旗赛的赛况。

《亲爱的,热爱的》第一集,两支战队在网络安全巡回赛的舞台上,一边抵御对方的攻击,一边寻找对方的漏洞。最终,参与比赛的战队输掉了比赛,领队韩商言在对方的欢呼声中一言不发地离开赛场,但也让“网络安全”这个概念走进人们的视线。

这一次,相似的场景出现在了一档综艺上。一群程序员,以黑客的立场攻击系统,带着电脑走上舞台,与智能产品展开博弈。这群钻研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极客,通过对漏洞的排查,直观地展现安全漏洞的危害性。

作为国内首档安全极客挑战赛综艺,《我是极客》邀请洞察细节的“鬼才之眼”王昱珩、“九球天后”潘晓婷作为嘉宾,由极客圈权威专家组成十人评审团,不止聚焦综艺的趣味性,更展现了网络安全行业的专业性和重要性。

这档综艺,程序员含量“超标”

图源:@腾讯视频 截图

节目将这些综艺新秀拉上舞台,以网络安全攻防秀的形式展现日常生活中关于“高科技”的安全隐患,为大众的智能生活敲响安全警钟:保险箱真的足够保险吗?人脸识别一定准确吗?用物业身份联系你的一定是物业吗?

《我是极客》,正在用综艺的形式展现生活中更隐秘的角落,向大众科普智能生活的潜在危机,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极客,从电脑里走出来

黑色的电脑屏上,代码飞速滚动着,这些没有任何生命的字符,却能创造出别样的“世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影视剧中的主人公常常利用极客的技术,实现天马行空的剧情。《钢铁侠》里托尼·史塔克用破铜烂铁制造了马克一代战甲,随着伊森博士焦急地敲下一行代码,钢铁侠开始闻名于世;《剑鱼行动》里,黑客史丹利·乔布森被人拿枪顶着头,用60秒破解了128位元密码的国防资料库,而后又坐在七块屏幕前,开始了下一轮的电脑虫制造。

影视对极客的刻画总是神秘而强大的,他们往往藏匿于屏幕之后,鲜少露面,而这一次,这些鲜少露面的大神们,从电脑背后走到了台前。

《我是极客》这档综艺中,第一个出场的邓丁通和李卫思一帆风顺的完成了任务,在十五分钟内就打开了保险箱,并破解了指纹锁加密硬盘,但这样的挑战背后,是一个中级安全攻防能力的研究员几个月的努力。

然而“人狠话不多”的两位大神,却跟队名叫上了劲。邓丁通想要让队名给节目组添点麻烦,于是把队名起得很长——“没有对象没什么不对有对象也没什么队”,足足17个字的队名,完美地概括了整个队的特色:邓丁通有对象,而李卫思没有。

这档综艺,程序员含量“超标”

图源:@腾讯视频 截图

好笑的是,后采时,因为两人多次说错队名,不得已被后期加了倍速。不仅没有为难成节目组,反而为难了自己。这成了节目的第一个笑点,也为观众打破了极客的刻板印象。

“格子衫黑眼镜”、“头发少加班多”、“新生代农民工”,这是程序员在大众心中的典型形象。事实上,走出程序的世界,他们也可以是帅气而可爱的大男孩。

也有相反的案例,如独立研究员程未民,一出场就把“技术大佬”四个字写在脸上。

程未民小学开始接触计算机语言,高三时就发现手机应用程序的安全漏洞,如今更是单枪匹马地来到这个舞台,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了挑战,有技术也有速度。

而另一位选手“野生极客”曾颖涛,他的少年时期可以称得上是离经叛道:初中辍学去读了中专,在学校里利用学校网络搞小破坏。尽管受到处分离开学校,但他对计算机仍然兴趣不减,在自学和参加培训后,如今在一家搜索引擎公司干起了网络安全方面的工作,这个“网瘾”少年最终用“网瘾”养活了自己。

这档综艺,程序员含量“超标”

图源:@腾讯视频 截图

有的人很皮,有的人很叛逆,《我是极客》里的极客们,突破了人们的印象符号,生动又有趣。与此同时,随着大神的层出不穷,“失败”也成了节目的一种看点。

挑战中所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环境的改变。第二期节目“网络迷航”的挑战中,在选手成功入侵路由器并重启后,电脑默认连上了场外的无线wifi,同时现场配置的网段也与平时测试不同,综合情况下,导致了攻击的后果和预想出现偏差。

事实上这样的意外在节目中并不少见,前五期的节目共19组选手,其中有12组出现了差错或失败。

另一方面则是事前准备和心态。deadline和预想之外这两座大山,给极客们的压力不言而喻。

两位清华的参赛选手在进行“传音入密”挑战(利用自制装置分别通过超声波和激光实现声音隐蔽传送两部分的挑战)时,以不怎么美妙的三连败开局,设备冒烟的同时,选手的焦躁也到达顶点。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没有缓冲就开始了下一轮的挑战,然后时间过半,还停留在手工调试阶段,没有任何结果反馈,加之上一轮失败的压力,“心里有点小毛”的大神,迎来了难得的四连败。神情失落地自我分析之后,他遗憾地离开了舞台。

这档综艺,程序员含量“超标”

图源:@腾讯视频 截图

《我是极客》并没有在“造神”,而是用大多数人的“失败”,加重了作为一档综艺的矛盾点。而这些不完美,也让观众窥见了大神背后的心酸。当然,他们“偷偷下凡”的瞬间,于观众而言也是不可多得的“彩蛋”。

这档展示了极客专业技术的硬核节目,竟然还展现了相应的趣味性。节目录制后,被调侃是“没对象担当”的李卫思,在微信宣布成功脱单。

节目让观众看到了极客的真正样貌,他们和我们一样,在脱单时会手舞足蹈,在失败后会懊恼沮丧。而一次次的失败,诉说了大神们的成功不易,也让普通观众因为情感的共鸣,更容易走进这档节目。

从0到1的安全圈“顶流”

综艺世界中,有人爱好小众,如说唱和摇滚,也有大批观众热衷真人秀,但将着力点放在“极客”身上的,《我是极客》是第一个。

节目组打算让安全圈的“顶流”:GeekPwn(极棒)来一场华丽的线上“出道”。一群专注技术的极客初次“吃螃蟹”,把看似和综艺水土不服的硬核干货搬上荧幕,在综艺的专业性和娱乐性上,做了一定的加减法。

极棒创办于2014年,目前已与Pwn2Own、Defcon并称为世界三大黑客赛事,是全球首个关注智能生活的黑客大赛,首个探索AI与专业安全的平台。7年来,极棒挖掘了上千顶尖安全人才,开启了中国信息安全研究的热潮。

与此同时,《我是极客》将顶尖的信息安全科学家顾问汇聚一堂,保证了挑战赛的专业性。由十位专家组成评审团队,极棒活动的创办人王琦、教育部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于旸担任代表。

极客们经常出现在各大综艺中,但缺少专属于自己的舞台。当选手邱瑞在《脱口秀大会4》介绍自己的职业时,李诞甚至调侃节目的程序员含量过高,因为同一舞台的呼兰,也从事程序员的工作。

这档综艺,程序员含量“超标”

图源:新浪微博@脱口秀大会官微

邱瑞怒气冲冲调侃老板的段子,还历历在目。对首字母大写十分执着,老板改掉了邱瑞的代码,让他在睡前收获了一份bug报警的“意外之喜”:“这跟半夜跑到我被窝里薅我头发有什么区别!”

一项程序的诞生,确实要经历一番风雨。在这个严谨的舞台上,技术问题外的“突发事件”时常发生。

第一期节目中,极客见证官王昱珩对保险箱的开箱难度提出了质疑,并要求现场重新设置密码后,选手邓丁通和李卫思再挑战一次。而被“挑衅”的邓李二人正面出击,当面叫板王昱珩:再挑战一次可以,但我们要更高的分数。

重设密码后,二人在一分钟之内再次破解了保险箱的密码,让王昱珩心服口服地为他们加了一分。

看似“简单”的操作,实际上是程序员们在一次次的实验和失败的基础上构成,但这种破解密码的行为,是否就证明保险箱不安全了?

《我是极客》中“线下限定”的网络安全攻防盛宴,就是要通过互联网,给观众真正开始了解技术宅、消除内心疑惑的机会。

赛场上,一眼望去,统一的黑色参赛服,戴眼镜的人不少,有的人在电脑上贴贴纸,有的人镜头来了也不知道抬头。这些综艺新人,只想着通过挑战,凭实力说话。

这档综艺,程序员含量“超标”

图源:@腾讯视频 截图

第二期节目中,极客曾颖涛聚焦到了医疗器械上,并成功控制智能医疗设备一次性注射了2.0ml的胰岛素。尽管没能实现手机报警功能,却恰好使得这次攻击变成了一次无声无息的“完美犯罪”。

但这时,出现在弹幕上的不是恭喜,而是担忧:轻而易举就能注入致死量的胰岛素,如果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后果不堪设想。

挑战成功了,观众们却反而更恐惧了。

《我是极客》正是要把“恐惧”曝光。极棒活动的创办人王琦始终坚持:安全问题被发现被消灭的越多,我们的生活才会越安全。节目承诺,被极客们发现的漏洞将会以正确的形式告知有关公司,真正有助于保护人民的安全。

2017年极棒大赛,安恒海特实验室发现“小米平衡车9号”在无人状态下可被远程操控,百度安全实验室发现智能门锁的安全漏洞,随后小米安全中心在微博对极棒公开致谢,果加智能门锁也在赛后联系主办方,与漏洞发现团队一起对漏洞进行分析调查并修复。

极客的存在,是为了让技术更加靠谱。

这档综艺,程序员含量“超标”

图源:@腾讯视频 截图

于旸在节目采访中披露,大多数厂商都认为自己销售的产品是没有问题的。而一直以来,不为大众熟知的极客,是一次次地在挑战厂商的自信,成为发现“不安全”的鹰眼,做着厂家眼中不可能的事情,用代码当作交涉的“武器”,构建起我们安全的生活。

“早发现比晚发现好,被选手发现比被坏人发现好”,这是王琦坚定的两个理念。人们需要警惕安全漏洞,却没有必要将恐惧转移至极客的身上。恰恰是因为极客们发现了这样的安全漏洞,才使得白帽黑客、极棒活动和《我是极客》节目,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安全问题不是因为极客而存在,恰恰是因为极客才消灭。”

把白帽黑客们“暴露”在大众视野中,也是节目组对极客圈的一次正名。

《我是极客》,由“奢”入“简”

将技术大神们的对决包装成娱乐综艺,也就意味需要更加贴近生活。“共鸣”作为综艺的脉搏,在《我是极客》的命题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游戏获取通信录,修改打印机执行口令,破解智能小区安防系统,寻找隐藏摄像头……《我是极客》将议题聚焦在普罗大众的生活场景中。

在第三期节目“失防的家”挑战中,两个团队都在30分钟之内破解智能网关、监听业主家庭、伪装物业与业主通话、打开单元楼门禁,最终走进了业主的家里。这样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近距离”威胁,让嘉宾潘晓婷不禁感叹挑战的“接地气”。

这档综艺,程序员含量“超标”

图源:@腾讯视频 截图

嘉宾王昱珩评价这档节目就是智能圈的“315”,让观众知道哪些智能产品还存在瑕疵,既给了产品商改善的方向,又给观众提了醒,让大家感受到极客与生活的息息相关,窥探到那些隐秘角落里的安全漏洞。

与极棒相同,《我是极客》同样致力于负责任地帮助厂商发现并解决潜在技术漏洞和安全隐患。节目不是只注重技术的“曲高和寡”,而是想真正服务观众,实现主持人蒋昌建开场的那句“让智能变得更加安全,让安全变得更加智能。”

节目的“野心”不仅如此。除了给观众打了一剂预防针,还补上一颗镇心丸。

第二期节目“移花接木”挑战中,参赛选手直接替换了手机蓝牙传送的图片,但专家团解释,这样的攻击仅在距操作者6-8米的范围内才能发起,否则无法实现。

第五期节目中,“会窃密的文档”挑战成功,仅仅通过一封邮件就能完全监视受害人电脑,但这项攻击其实需要一个中级以上的研究员,起码花费三个月的时间,在生活中并不是特别常见。

这档综艺,程序员含量“超标”

图源:@腾讯视频 截图

《我是极客》是综艺将趣味性、专业性与价值性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样本。选手既能敲代码又能拆除芯片,还会有“CVE”“by pass”等不觉明厉的专业术语经常出现,评审团的提问也犀利又准确,使得节目有着一股浓浓的极客味儿。

但极客圈的综艺,除了专业性和趣味性,更大的难点在于深入浅出的科普性。

作为一档综艺,为了让节目更加适应网生观众的观看习惯,《我是极客》不得不舍弃了部分晦涩的专业概念和知识细节。完成挑战后,选手和评审团会讨论技术细节,评审团以此为依据进行打分,但这个环节并未将完整的讨论过程展示,这也让部分观众看完后云里雾里,似乎仍然是看了一次热闹的外行人。

远程获得苹果手机最高权限,修改设备中的信息轻易破解门禁……这些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际非常广泛。尽管研究成果多次出圈,但曾经的极棒更像是一场面向专业人员的线下盛宴,极棒本身并不出圈。

《我是极客》在综艺之路的探索上实属不易,但也切实地让极棒迈开出圈的一大步。《我是极客》,突破圈层壁垒,触及普罗大众,以科技剖析生活,用共鸣敲响警钟,让观众“看透”生活的真谛。

就像人们看不懂《钢铁侠》里战衣的代码,却知道它是乐高机器人积木中的启动代码。或许极客离破圈大爆,只剩“简易科普”这一步。

这档综艺,程序员含量“超标”

图源:哔哩哔哩@老师好我叫何同学 截图

10月17日,数码科普类博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 在B站发布了一条名为《我做了苹果放弃的产品……》的视频,该视频迅速在视频网站传播,并于18日、19日、20日分别登上微博、头条和抖音热搜。在视频发布的第二天,其广告主乐歌股份的股价截至收盘大涨13.51%,相应的市值拉升了5.46亿元。

即便大部分网友并非技术大拿,但对何同学的视频也喜闻乐见。截至今日,该条视频B站总播放量已超千万。

科技的魅力早已浮出水面,《我是极客》这档节目尽管不算出圈,但它给了极客们一个被看到的舞台,也抓住了下一个综艺的价值爆点。

《我是极客》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绝不是最后一个。在这个高速现代化的世界里,极客们已经做好出圈的准备,网友也做好了让“技术”照亮生活的准备。

“未知攻,焉知防?”极客们正在准备下一次的攻击,准备给予生活多一层的防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综艺   队名   腾讯   保险箱   大神   大众   网络安全   程序员   截图   选手   含量   观众   节目   发现   智能   技术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