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无法填补家庭教育的“空白”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即将来临,各大商家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宣传,鲜花礼品数不胜数、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缭乱。教师作为学生在校园里最直接的教育者,当之无愧成为学生的偶像,在歌颂教育园丁们辛勤付出的节日里,学生们都想拿出一点礼物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无可厚非,但是现在的教师节有点“变味”,礼物越来越贵,不仅让收礼教师的标准水涨船高,更是让买单的家长掏空了腰包。

学校教育无法填补家庭教育的“空白”

  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为人师表,是学生人生中影响力最大的人之一,教师在节日里接受学生的感激热爱是人之常情,但别让这纯洁的师生情掺进杂质,更不要让教师节变了味。


  教师是为人师表的表率,思想要“正”,行动要“端”。每一位老师成为老师的初衷都是想着要教书育人,既是教书育人,那就是要向每一位学生传递正能量,不仅要传道受业解惑,更要为人师表,首先自己的思想要正派,不能有任何的杂念,不能违背作为老师的初心。坚定自己教书育人的信念,才能不被功名利禄腐化,不被学生家长们的过分热情扰乱初心。其次,老师们要行为端正,懂得拒绝,身体力行,坚守自己的原则底线,绝不因礼物微不足道或高不可攀而突破红线。没有第一次的破防,就不会有后续的络绎不绝。

学校教育无法填补家庭教育的“空白”

  回归“纯洁”的教师节,更需家长正确看待师生关系。很多家长都以为礼物可以换得老师对自己孩子的特别关注,殊不知如此造成的“剧场效应”不会起到任何作用。送礼一方面让家长们绞尽脑汁,枉费力气。一方面助长了老师们收礼的气焰。如果家长们能正确的看待师生关系,意识到送礼并不会改变老师对学生的看法,并且家长们不去“随大流”、不去攀比送礼,那么老师的收礼的口味不会变得刁钻,学生和家长更不用削尖脑袋想送什么。回归纯洁的教师节也就指日可待。

学校教育无法填补家庭教育的“空白”

  一张卡片、一声“老师辛苦了”,足以表达孩子们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毕竟真心是无价的,别让礼物蒙蔽了园丁的双眼,更不要让教师节变了味。(李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园丁   削尖脑袋   初心   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   教师节   家庭教育   师生关系   纯洁   感激   空白   礼物   家长   正确   老师   教师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