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薪7万,全款买房"


01

一年前,百度“流浪吧”有位老哥说,他买到了5万块钱的房子。

不是5万一平米,是5万一整套,70多平米还带装修。

房子在鹤岗,东北的一个小城市。

这个帖子现在已经盖了4000多楼,一度引发“鹤岗买房热”。

前几天,百度“隐居吧”又冒出来一位老哥,也开了图文直播贴,讲自己从江西跑到云南个旧,花7万块钱买房的经历。


老哥的职业是送外卖,7万块钱对他来说不多不少,正好一年的工资。

对于在一线,哪怕是二线城市工作的普通白领来说,一年的工资能全款买套房,都是很难想象的事情。

所以这个帖子又火了,短短一个月也有几千条回复和讨论。

这类话题的热度是必然的,它击中的是几乎每个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

钱和房子。

关于“买房”,我们能看到无数吊诡的信息:

2019年,上海平均房价49332元一平米,接近五万。

深圳在2016年推出了匪夷所思的“6平米精装极小户型”。

把普通住宅里一个厕所的面积卖到88万。

讽刺的是,广告语是这么写的:

“这可能是你全部的梦想”。

房子为什么会成为“全部的梦想”?

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文化上,我们几千年以来重视土地,重视“安居”的文化环境,已经让“房子”成为了普通人最直观的归属感来源。

经济上,货币日益贬值,买房也是我们普通人最好的,固化资产的方式。

很多人说中国人对房子过度执着,但我不认为想有个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是错的。

如果一定要说有错,也是错在一线城市被炒得无比魔幻的房价,以及“必须扎根大城市,在大城市买房”的舆论。

02

说回在个旧买房的老哥。

云南个旧适合买房安居吗?

可以说是。

我喜欢旅游,中国几乎所有省份我都去过,云南更是去了很多次。

可以说全中国范围内,云南的自然风光和气候,是数一数二的。

那位买房的老哥还贴了个旧全年的平均温度。


最冷不低于5度,最热不超过25度,完全可以说四季如春。

云南是出了名的空气质量好,个旧负氧离子丰富,被称为“天然氧吧”。

这个数据,再配上这种随手一拍的蓝天白云——


很多北京的朋友都说要看哭了。

虽然个旧是个小城镇,但该有的基础设施都有,老哥买的房子步行几分钟就能到沃尔玛,周围该有的学校,三甲医院和商业街都一应俱全。


看起来比我在上海生活还方便。

当然,它的缺点也很明显,云南的交通不太发达,个旧火车站可能一两年后才能建好。

如果你喜欢繁华的大都市,经常要逛恒隆百货,甚至看展看剧,短时间内个旧肯定不会有。

我能理解,绝大多数习惯了一二线城市生活的人,一时还是未必能接受在这样的地方安家。

可现实是,绝大多数人如果靠自己,确实一辈子都买不起一二线城市的房子。

我前面讲到上海的房子均价五万,上海的平均月收入却只有一万出头。

一个月薪过万的上海白领,近半年的工资,只能在上海买一平米的房子,睡觉的时候蜷缩成一团。

03

一部分网友可能受了有些自媒体的影响,总觉得现在摆个摊都能轻轻松松月入好几万,但就在不久前官方才公布了数据,中国当下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

即使是在一二线城市,月薪三四千的人,一点都不少。

如果你在互联网公司工作,也许你的朋友圈没有这些人,但你其实每天都能看到他们——他们在给你送快递,在你常去的餐厅当服务员,或者是你公司楼下的保安。

或者,他们就在百度的“流浪吧”和“隐居吧”分享日常生活。

这个男生,在郑州住最便宜的青年旅社,做“日结”短工,一天的工资是120元。


小半个月之后,他发现这点钱压根无法覆盖生活开销,为了攒钱,他决定砍掉所有10块钱以上的消费。


在绝大多数城市,10块钱就是一份蛋炒饭的价格。

可能有些网友要说,他有手有脚,找个出卖体力的稳定工作也不止这点钱吧?

我非常反对这种先入为主地,认为穷人就是懒,就是好逸恶劳的想法。

绝大多数活在底层的人,都有不堪承受的无奈和不幸。

这位父亲有个自闭症+一级智力障碍的女儿,连专家都下结论说“过一天算一天”。他是为了女儿才掏空积蓄隐居山林。


这是他的错吗?

还有一位网友,本来是程序员,工作几年落下一身的病。

以及这位,35岁,受疫情影响破产的男人。


你可以说他们穷是因为运气不好,又没有过硬的工作技能,甚至文化水平也不高。

但没人可以断言,他们穷是因为不努力。

更不能说,他们没钱就没资格追求安稳平静的生活,没资格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对他们来说,房子不是拿来投资等升值的,也很难像很多一线城市买房的朋友一样,去挑学区房,挑多么好的小区,挑工作地点附近的,有助于职业发展的地段。

在他们的眼里,“房子”回归了最初的,最原始的本质——一个单纯拿来居住的,遮风挡雨的地方,在工作一天之后,让他们知道自己有个家可以回。

这也是为什么,那位个旧买房的老哥要开一个这么长的帖子,非常详细地介绍和讲述个旧的现状,还拍了一堆照片,他甚至说24号要在百度开一场直播,专门讲他的买房故事。

他希望和他一样没什么钱,又想要个家的陌生人看了他的经历,能找到一点希望。

04

其实在网络上,这两位老哥买房的行为也引来了不少质疑的声音。

尤其是流浪吧的一些网友说,我们推崇的就是自由,浪迹天涯的生活,买不起房就不要勉强自己,为什么要被自己消费不起的东西困住?

几年前也许我也会这么想。

尤其是当我看到这两位老哥,一个从浙江跑到东北,一个从江西跑到云南,都是跋涉了几千公里,跨了大半个中国去安家。

他们为了拥有“家”,其实也算是舍弃了自己从小到大的故土。

你很难通过世俗的计算,给他们的行为下一个“值得”或者“不值得”的定义。

或许放眼整个世界,只有中国人会对买房这件事,有如此根深蒂固的执念。

我不敢说他们一定对,但至少在我们当下的时代,买房,确实是一个最不会出错的选择。

刚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和朋友都觉得一辈子租房也没什么大不了,但后来接二连三被房东无故涨租金,甚至突然被下逐客令赶出去之后,也都感慨说,还是得有个自己的房子。

不仅生活会便利得多,情感也有了寄托和归宿。

至于所谓“背井离乡”,其实对很多人来说,有了房产,才能在一个地方真正找到“乡愁”。

我同事之前离开上海探亲,说的是“回老家”。

自从去年他在上海买了房,不管去什么地方,都会说过两天“回上海”。

那位个旧买房的老哥也一样,他把贴吧ID都改成了“真春城个旧市”,在贴吧的发言也是不厌其烦地夸个旧的种种好。

像是维护自己的故乡一样。

中国人世世代代安土重迁,但老祖宗也说过,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心安处”,在新的“故乡”越来越好。


另外,我也很想知道,如果是你,会不会考虑花7万块钱,在云南的小城市买房安家?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个旧市   人月   个旧   鹤岗   江西   云南   块钱   年薪   上海   中国   工资   房子   中国人   网友   城市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