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部《阿Q正传》道尽多少人的一生

阿Q最大的悲哀在于,他到死都没有找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部《阿Q正传》道尽多少人的一生

这个世界上有三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这三个问题,每个人无论想与不想,都会有给出自己独特的答案。

因这三个问题,第一个事关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定位,第二个事关个人的身份归属感,第三个事关自己人生方向的规划。

每一个问题都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其他人的经验只能借鉴,却不能照搬。因此这三个问题,每一个都需要自己独立的去寻找答案,独立的思考自己该如何跟这个世界,健康的进行信息互换。

而阿Q的悲哀之处就在于,在他模糊而又短暂的一生里,这三个问题跟他从来没有想过,却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部《阿Q正传》道尽多少人的一生

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

阿Q曾经因为声称姓赵,还比赵家的新秀才长三辈,被赵老太爷专门找了过去,当场打脸。

赵老太爷几乎恼羞成怒的训斥他: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

面对赵老太爷的训斥,阿Q不敢抗辩。于是他不仅失去了“赵”这个姓氏,还被地保敲诈了二百个钱。

其实赵老太爷的愤怒也是可以理解的;他才不过是新秀才的爸爸,阿Q却公然声称自己是新秀才的爷爷,也就是自己的叔叔。这可真是“叔可忍,婶儿不可忍”了。

这也是阿Q的第一个问题;他从未在审视过现实生活中的自己

其实姓“赵”并不值得赵老太爷生气,让赵老太爷生气的是“辈分”问题。

众所周知未庄这个地方,姓“赵”的和姓‘钱’的人最多,也最有势力。

正所谓“皇帝还有三门穷亲戚”。赵家那么多人,难免总要有那么一两个不成器的。为什么别人不会被赵老太爷打,也没有被“取消赵籍”?无非是“辈分”而已!

阿Q最大错误,乃是不该公开自称比赵家的新秀才“长三辈”。

即使他真比赵家的新秀才“长三辈”,他也不该在新秀才风头正盛的时候,公开在人前炫耀。

因为赵家的少爷能够得中秀才,跟他原本就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反而是他想要借助“新秀才”的风头,来抬高自己,满足自己“高人一等”的虚荣心而已,他真没有想过自己“配不配”的问题。

没有自知之明,导致了阿Q异乎寻常的虚荣,这种虚荣贯穿了他悲剧的一生。

他那些不知所谓的“避讳”,不知廉耻去欺负小尼姑,不知死活的去骂“假洋鬼子”,不知好歹的去招惹王胡......

这一切损人不利己,猥琐又无聊的行为,大多都是出于他莫名奇妙的虚荣心。

尽管他实际上只是未庄一个人人可以欺负的穷短工,但他却很少关心自己真实的处境。比起自己,他更关心那些离他十分遥远,他根本无法参与其中的“未庄大事”。他太沉迷于出风头,太沉迷于让别人仰视自己。

对于自己穷困和愚昧的真实现状,他不是用“精神胜利”来麻醉自己,就是用“我们先前也阔过”来逃避。

这就是阿Q最大的问题;他永远不觉得自己有问题!

即使吃再大的亏,他也总能找到理由安慰自己,受再大的委屈,他也总会想办法把“悲剧”变成“喜剧”。

因为从来“不吃亏”,所以阿Q没有进步的动力,因为他的世界只有“喜剧”,所以阿Q失去了自我反省的能力。

管以尽旁观者的角度,看到的阿Q只是一个可怜人。但在阿Q的眼里,他自己才是最完美的,他的眼里满满的都是别人的缺陷,却不愿意承认自己身上有一丝污点。

他因为自卑而虚荣,因为虚荣而盲目自大,因为盲目自大又平白为自己招来更多。

因于他的不自知,他的可恨其实多于可怜!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部《阿Q正传》道尽多少人的一生

我们先前——比你们阔多了!

阿Q是一个没有姓氏的人。

人们常把姓氏称作一个人的“根”,把寻找自己的同姓宗亲称之为“寻根”。阿Q没有姓氏,也就成了一个“无根之人”。

没有人知道他确切的出身,也没有人知道他还有没有宗亲。尽管阿Q曾经自诩姓“赵”,但赵家并不承认有他这么一号人。

阿Q在受人欺负的时候常说:我们先前——比你们阔多了!

但是怎样一个“阔”法,什么时候“阔”的,他却始终没有细说过。

这也许是因为,他并不知道他们曾经“阔”的具体时间。但更大的可能,是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先祖,是否真的曾经阔绰过。

阿Q没有父母家人。

他平常都是借住在未庄的土地祠里,以打短工为生,没有自己的房屋土地,也没有固定的工作。

对于一无所有的阿Q来说,模糊不清的“我们先前——比你们阔多了”,成了他最后的精神避难所。

“先前”是他赖以维持自己虚荣心的根本,所以他也坚决的不肯去深究,他们“先前”到底是怎样的。

因为“真相”往往会带来失望,只有模糊不清的过去,才能让人保持盲目的骄傲自满。

阿Q的一生,其实都是在排斥现实,他的世界从来都是他自己以为的,跟现实无关的。

他欺负小尼姑时说: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他之所以这样说,倒不是纯出于他的下流,更多的是他相信尼姑跟和尚的关系都是不正常的。

实际上来讲,阿Q最大的恶,不是因为他的贪婪自私,而是源于他明明很无知,又偏偏喜欢自以为是。

他对整个世界的认识都是模糊甚至颠倒的,但他却自以为看的很清楚。他毫不怀疑,他自己有代表道德与礼法的资格。

他从不肯对任何事情做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只是本能的选择那些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并把它们奉为“真理”。

因此,阿Q即使做了再卑劣的事情,他也不会有罪恶感,遇到了再大的挫折,他也不会反省自己的。

他被人欺负了以后,只会去欺负那些比他更弱的人。因为在他看来,比他强大的人欺负他是应当的,他欺负比他更加弱小的人,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没有过去的人,不懂得反省;不懂得反省的人,就永远不会觉得自己需要更正。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部《阿Q正传》道尽多少人的一生

阿Q真能做!

阿Q对于未来是从来没有过什么规划。

他本来是一个打短工的,割麦、舂米、撑船,能干什么就干什么。

凭心而论,阿Q并不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从他的工作的态度和性质来看,阿Q这个人简直称得上不怕苦不怕累的勤快人了。

可是,这并不能改变什么。

阿Q依旧贫穷,依旧时常衣食都没有着落。

因为他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甚至时常不明白自己在干什么。

对他而言,能够喝点小酒,趁着酒兴去赌摊上碰碰运气,就是最好的生活。

至于其它的方面,他从来都没有想过。

他因为想女人,就莽撞的去跟吴妈表白,因为想要荣华富贵,就宣布自己要“革命”。

典型的就是“想一出是一出”,从来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规划过。

他就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没头脑的到处乱撞。

甚至就连做“贼”,他也是打误撞的,他自己本身是既没有贼心,也没有贼胆。

在靠着卖“贼赃”获取一些钱财的时候,他也没有去做长久的打算,依旧靠赌钱喝酒度日。

这些少的可怜的钱财,被他稀里糊涂都花完以后,他又突发奇想的要“造反”。

然而,他的“造反”,不过是用一根筷子盘起自己的辫子,除此之外,他什么都没干。

再然后,他又想加入“革命党”。可是,他根本不知道谁是“革命党”,也不知道“革命”二字是什么意思。

阿Q的生活,永远是一副模糊不清而又乱七八糟的的样子。他对自己人生态度,总是理所当然的心不在焉。

岁月匆匆而过,阿Q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得到过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他的勤劳,他的努力,都他的生命一样,稀里糊涂的就消逝了。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部《阿Q正传》道尽多少人的一生

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

阿Q到死,都是糊里糊涂的。

即使被拉去杀头的路上,他想到的也不是自己冤不冤枉,而是想怎样在那些看客面前继续表演。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哀,在阿Q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没有人能够救得了阿Q,因为他从来不觉得自己需要拯救。

在他荒诞又虚妄的人生中,他早已麻木到了骨子里。人类的智慧并没有让他变得聪慧,反而让他变得比动物更加低级。

多年以后我们再看阿Q,在他的身上依旧有很多东西,让我们觉得非常熟悉。

时代脚步在大步向前,但一些根植于人性的东西,却始终难以改变。

所谓“温故而知新”,旧时代的阿Q就像一面镜子,仍然可以照出我们人性里的缺点。


点击下方搜索框,怀旧经典《阿Q正传》免费在线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老太爷   革命党   宗亲   辈分   模糊不清   正传   秀才   姓氏   虚荣心   尼姑   先前   虚荣   盲目   悲哀   不幸   身上   现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