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讧、丑闻、被利用:金庸笔下的丐帮,其实没你想的那么威风

提起金庸笔下的丐帮,大家想到的就是一群不爱钱财,为国家大义舍生忘死的侠义之士。

在金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四部长篇小说中,丐帮是唯一一个出过两个主角的门派。

以身殉国的大侠郭靖黄蓉夫妇,为阻止宋辽战争牺牲自己的大侠萧峰,都与丐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不夸张的说,丐帮这个组织就是金庸“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典范。

内讧、丑闻、被利用:金庸笔下的丐帮,其实没你想的那么威风

在大多数金庸小说中,丐帮基本上都是“天下第一大帮”,丐帮弟子也备受江湖好汉们敬仰。

但如果我们仔细回头看看的话,就会发现丐帮这个组织,在金庸的作品中其实一直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可以说是丑闻不断,内讧不断,还经常被人利用。

虽然他们的初衷是好的,但实际上却也做了不少不符合“侠义”精神的坏事。

丐帮的黑历史

内讧、丑闻、被利用:金庸笔下的丐帮,其实没你想的那么威风

按小说中的时间轴来算,以北宋为历史背景的《天龙八部》时代,应该是丐帮最早也最强盛的时候。

然而在《天龙八部》中,即使不算前帮主汪剑通被人利用伏击萧远山一家的事情,在乔峰当帮主的时候,丐帮内部的问题也已经非常严重了。

首先是生活作风问题。

马大元的妻子康敏,仅凭一张脸蛋儿,勾引执法长老一名,分舵主一名,退休长老一名。

先是唆使执法长老谋杀了副帮主,后又成功将现任帮主搞下了台。

只是一个女人而已,竟然将丐帮的高层管理人员跟着她“翩翩起舞”……

乔峰出走以后,丐帮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更加严重,甚至一度走到了失控的边缘。

他们先是在聚贤庄受不了旁人的激将,鲁莽的跟前帮主乔峰开战,造成极大伤亡,后又被全冠清暗中操控,差点跟多年的老盟友的少林寺开战。

可以说丐帮在《天龙八部》里的表现,近乎完美的演绎了什么叫做“乌合之众”。

时间在往后推,到了以南宋为背景的《射雕英雄传》中,丐帮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有了愈演愈烈之势。

帮内“净衣派”与“污衣派”公然对立,身为帮主的洪七公都无法弹压,只能一年穿净衣,一年穿污衣暂时稳住局面。

更加过分的是,“净衣派”在冒牌货杨康的唆使之下,竟然差点把正牌的帮主继承人黄蓉公开处决不说,还眼睁睁的看着侠肝义胆的黎生和余兆兴,被逼的在众目睽睽之下自杀身亡。

即使洪七公名列“天下五绝”,为人急公好义,丐帮在他的领导下问题也同样不少。

内讧、丑闻、被利用:金庸笔下的丐帮,其实没你想的那么威风

再往后到了《神雕侠侣》中,丐帮的表现也同样不尽人意。

先是帮主鲁有脚被谋杀,连帮主信物“打狗棒”都弄丢了,后又差点被霍都假扮的何师我夺走帮主之位。

好在郭靖和黄蓉尚在又有杨过帮助,丐帮总算没出什么大乱子。

但是到了《倚天屠龙记》时代,丐帮的表现就更加拉胯了。

帮主史火龙被成昆和徒弟陈友谅害死,弄了个冒牌货就控制了丐帮。

身为八袋长老的陈友谅,暗中还跟蒙元朝廷勾结,丐帮几乎完全沦为被人利用的棋子。

最有意思的是在《笑傲江湖》中。

那时丐帮虽然仍有“天下第一大帮”之名,但在江湖上的存在感不高不说,还被魔教向问天查出来青莲使者和白莲使者,都是帮主解风的私生子。

虽然只是寥寥数语,却又是一个惊天的丑闻。

以清代为背景飞狐系列就更不用说了,丐帮已经几乎完全堕落了。

帮主范某醉心权势,竟然甘当清庭走狗,卑鄙猥琐令人不齿。

为什么侠义为先的丐帮,会出现这些问题?是金庸考虑不全面?还是他别有深意?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从金庸创造“丐帮”这个组织的原型说起。

丐帮的原型

内讧、丑闻、被利用:金庸笔下的丐帮,其实没你想的那么威风

早在几年前,仙人就曾经在网上看到过有人吐槽:金庸笔下的丐帮弟子们图什么?一群要饭的还天天关心国家大事,闲的的雀儿疼了呀?

甚至有不少人据此声称“丐帮”是金庸瞎编的,因为他们的行为完全不符合逻辑。

其实这还真有点这“高看”金庸了。

不论是丐帮的精神信条,还是组织形式,都是有明显的历史原型的,并不是金庸凭空编造出来的。

丐帮的“原型”或“始祖”,是诸子百家之一的墨家。

现在提起墨家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他们是一帮搞“科研”的“文化人”。

其实历史中墨家,至少前期并不是搞“科研”的,而且行为也跟“文化人”不大沾边,倒跟丐帮有八九分相似。

墨家子弟反对娱乐享受,崇尚参与到艰苦的劳动中去。

所以他们的装束跟丐帮弟子几乎没差:一身破旧的粗布衣服,身后背着草席,手里拿着一根棍子,经常把自己累的小腿无毛,大腿无肉。

墨家子弟不接受财物,不吃美食,不穿华丽的衣服,以“兼爱非攻”为信条,四处锄强扶弱,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有些人可能会问:就他们这副穷酸样,能帮谁呀?不怕被人打死呀?

这个,他们还真不怕!

墨家子弟虽然吃素,但打起架来可真不是吃素的!

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诸子百家不是搞辩论,而且靠打架分胜负,那么儒道两家的弟子合起来都不够墨家子弟揍的!

因为墨家跟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可能是最早的民间准军事化组织。

墨家讲究“尚同”。

组织内部等级极为森严,首领矩子对下属有绝对的生杀予夺之权,矩子以下也是一级压一级,上级有命令,下级即使明知有误也必须严格执行。

而且墨家学派最常干的事情,就是帮助弱小的国家守城,所以墨家子弟对战争大多都不陌生。

他们虽然穿着打扮不起眼,但打起仗来往往悍不惧死,战斗力比一些正规军还高。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感觉到,金庸笔下的丐帮和墨家几乎完全相同?

从某种意义上讲,金庸只是把墨家这个学派“挪”到了自己的武侠作品中,并没有太多“原创”的东西。

丐帮的精神信条其实也是“兼爱非攻”,他们并不支持领土扩张,所有的努力都是在抵御外族入侵。

看似兄弟情深的丐帮之中,等级制度也同样森严,他们身上从一到九的布袋,就是专门用来划分身份等级的。

布袋少的弟子不但必须服从多袋长老的命令,帮主的命令更是不能有半分违抗,就算明知道不对也必须执行。

内讧、丑闻、被利用:金庸笔下的丐帮,其实没你想的那么威风

这也是《射雕英雄传》中,黎生和余兆兴被迫自杀的主要原因。

而且历史上墨家没落的过程,也跟丐帮差不多。

墨家自墨子去世以后,迅速分裂成了三派;即楚墨,齐墨,秦墨。

这三派之间互相攻击,都说自己才是真正的墨者。

旷日持久的内讧,直接导致了曾经“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则归墨”的墨家势力江河日下。

而且三墨之中的秦墨,更是抛弃了“非攻”的原则,帮助秦国制造攻城器械,进攻弱小的国家。

曾经名扬天下的墨家,最终精神信仰就这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其实墨家和丐帮的问题,大致上都是一样的。

第一是太过理想化。

墨家子弟和丐帮弟子都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们鄙夷物质享受,崇尚纯粹的精神追求。

这听起来虽然挺好,但精神是非常抽象的东西,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曲解。

这种太过理想化的特质,注定了丐帮容易被人利用的命运。

二是权力太过集中,等级制度太过森严。

无论墨家还是丐帮,首领的权力都几乎不受限制,发生内讧的主要原因其实大多是为了夺权。

尤其是丐帮。

全冠清、霍都、陈友谅,都是敏锐地看到了丐帮权力都集中在帮主手里,控制了帮主就等于控制了丐帮,才不约而同的打起了帮主的主意。

三是管理体系不符合人性。

丐帮中高层容易被腐化的一大原因,就是他们森严的规条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越是往下要求越严格,越往上要求反而越低,到了帮主那里戒律规条反而几乎没用了。

拿我们所熟悉的乔峰,洪七公,黄蓉来举例,他们虽然都是非常优秀的帮主,但你也很难看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丐帮的戒条。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

在这种管理模式之下,低阶弟子没什么见识也就罢了,中高层的管理人员有了一定见识之后,很容易对顶层产生不满心理。

你看丐帮每一次发生内讧,基本上都是中高层由的长老主导的。

这些中高层长老们搞内讧的理由,虽然看起来五花八门,其实归根结底就一句话:他们也想光明正大的吃肉……

丐帮与梁山好汉

内讧、丑闻、被利用:金庸笔下的丐帮,其实没你想的那么威风

丐帮第一次被金庸浓墨重彩描写的作品,是《射雕英雄传》。

而《射雕英雄传》这部小说,其实是金庸对古典名著《水浒传》的致敬。

郭靖的祖上是梁山好汉“赛仁贵”郭盛不说,郭靖与南宋朝廷和蒙古的关系,也跟《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与北宋朝廷和辽国的关系极为相似。

《水浒传》之所以会被历代才子们推崇,是因为它提出了一个大多数社会不愿意面对,却又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朝廷昏庸无道,倒行逆施的情况下,有志之士该怎样报效国家?

《水浒传》用悲剧的结尾,委婉的否定了“招安”这一条“必须正确”的道路。

金庸则试图用郭靖这个人物和丐帮这个组织,开辟出一条既能保持自我尊严和组织的独立性,又能够保家卫国的新道路。

这就是为什么郭靖直到战死襄阳城下时,都还是一介江湖人士,而不接受南宋朝廷的封赏。

接受了封赏就跟梁山好汉一样,被南宋朝廷“招安”了,就得接受南宋朝廷的一切“潜规则”。

金庸不同意“招安”,他想在保持“江湖人”的独立性的同时,又能够报效国家。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庸对他给郭靖和丐帮设计的新道路,心里却越来越没底了,他自己也察觉到这条路太理想化,实际上是走不通的。

所以“射雕三部曲”中的丐帮,不但实力在逐步衰弱,就连精神面貌也越来越差。

金庸晚期的作品《天龙八部》中,丐帮实力和威望空前强大的同时,他们狭隘偏激,容易被利用,中高层易腐败的缺点也全都暴露了出来。

在朝廷腐朽无能,倒行逆施的情况下,有志之士该以怎样的方式报国?

梁山好汉们大多跟着宋江一起选择了“招安”,向陈旧腐朽的朝廷妥协了。

而金庸笔下的丐帮,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接受“招安”,他们单纯而倔强的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直到最后形神俱灭,完全消亡。

我们感觉中威风八面,正气凛然的丐帮,在金庸的小说中其实一直都是失败者。

他们的初衷和用心无疑都是好的,但造成的结果却大多事与愿违,甚至无畏的牺牲很多时候也并不值得。

他们因单纯而是让人感动,也因为单纯而被人利用。

单纯是他们备受赞颂的优点,却也是让他们死的不明不白的致命缺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丐帮   内讧   水浒传   梁山   墨家   森严   帮主   南宋   朝廷   威风   好汉   长老   子弟   丑闻   弟子   高层   组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