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破产银行达到4家,储户最高获赔50万!但这3种情况不赔

所谓“居安思危”,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做什么事都要未雨绸缪,尤其在理财方面,更要贯彻这一想法。中国人喜欢把钱存在银行,而中国的储蓄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始终是名列前茅。不过值得一提的事,银行只是一个金融机构,存钱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相反银行也会有破产的危机,面对这种请款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我国破产银行达到4家,储户最高获赔50万!但这3种情况不赔

明清时期钱庄初具规模,阜康钱庄因挤兑倒闭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兑换货币的机构了,直到明清时期,“钱庄”逐渐形成规模,成了国家认可的正规机构。尤其是江南一带分布着很多的钱庄,这也为后来上海成为经济中心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乾隆十年即1747年,我国官方文献上第一次出现 “钱庄”一词。钱庄的和现代银行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为客户提供储蓄、兑换的业务。诸如1856的创立的协同庆钱庄,1825创立的南京巷钱庄都是赫赫有名的大钱庄。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一些钱庄实行了合并成了公私合营的银行。

我国破产银行达到4家,储户最高获赔50万!但这3种情况不赔

不过自古以来“储蓄”就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清代商人胡雪岩就因经商做上了从二品官,史称“红顶商人”。胡雪岩因经营有方,资产一度达到1000万两白银。但他名下的阜康钱庄,却因大规模的挤兑事件而倒闭,胡雪岩也落了个家破人亡的结局。

有的朋友或许会认为,阜康钱庄之所以会破产是因为当时的金融制度并不完善。按照这一说法,难道说当今社会的银行就没有破产的风险了吗?

我国破产银行达到4家,储户最高获赔50万!但这3种情况不赔

银行破产屡见不鲜,储户仅能获赔50万?

海南发展银行于1998年6月21日宣告破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家破产倒闭的银行。1998年受房产泡沫的影响,海南发展银行不得不采取降低储蓄利息的方法来降低亏损,但这一行为导致了储户的不满,还因此引发了大规模的挤兑。而此时的海南发展银行早就是外强中干了,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的钱,因此只能宣告破产。

无独有偶,包商银行近期也走向了资不抵债的破产路。实际上包商银行曾经在亚洲500强银行排名前十,其经营规模也不小,数据表明2012年资产达到2022亿元。但2019年由于管理层面出现了致命漏洞,导致银行损失了1500亿,至此包商银行无力回天,只得走司法程序完成破产清算。

我国破产银行达到4家,储户最高获赔50万!但这3种情况不赔

通过这两起实例,我们不难发现,一家银行无论规模大小,都是有破产的风险的。根据央行给出的数据表明,我国99.63%的储户存款不到50万。因此国家规定银行一旦宣告破产后,储户至高可获赔50万元。虽然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算是给咱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但有3种特殊情况银行是不用赔款的,这三种情况你都了解吗?

银行3不赔,理财需谨慎

  1. 因银行内部管理出现问题而导致的存款丢失,银行不予赔付。
  2. 理财产品本金亏损,银行不予赔付。
  3. 代售理财产品出现兑付危机、资金亏损的情况,银行不予赔付。
我国破产银行达到4家,储户最高获赔50万!但这3种情况不赔

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辛辛苦苦存了一辈子的钱,很可能因为自己的决策失误,最后落得一个人财两空的结果,相信大家都无法接受。我们不仅要警惕那些高风险、高回报的理财产品,还要警惕银行破产,甩手掌柜的态度并不可取,只有这样才能在风险来临时,快人一步做出应对。

结束语

高储蓄率往往伴随着高经济增长率,对于咱们老百姓来说生活富裕了,才能把余钱存到银行。一方面来说,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可以避免盲目消费。不知道朋友们会选择什么样的方法降低理财风险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储户   阜康   乾隆   甩手掌柜   红顶商人   情况   我国   银行   钱庄   海南   明清   存款   理财产品   风险   规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