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乱无章,情绪化管理,《亲爱的客栈3》不如改名《煎熬的客栈》

杂乱无章,情绪化管理,《亲爱的客栈3》不如改名《煎熬的客栈》

和前两季不同,第三季的《亲爱的客栈》老板只有刘涛一人,且经营风格大变,以前都是偏娱乐性,放松的工作氛围,这一次和真正的职场没什么两样,甚至更加残酷,失去了“亲爱的”温馨感,大部分网友提议《亲爱的客栈3》,不如改名叫《煎熬的客栈》。

杂乱无章,情绪化管理,《亲爱的客栈3》不如改名《煎熬的客栈》

《亲爱的客栈3》这一季采用的是竞争机制,从员工张翰、阚清子、林心如、吴磊、马天宇及李兰迪中选出终极合伙人。

杂乱无章,情绪化管理,《亲爱的客栈3》不如改名《煎熬的客栈》

《亲爱的客栈3》6位员工,性格特点都很明显。

比如张翰,高情商、鬼点子多、应变能力强且思维严谨及口才很好的谈判高手。

但就是不喜欢框框架架下的竞争,喜欢不管约束地工作,确实当销售的人才。

杂乱无章,情绪化管理,《亲爱的客栈3》不如改名《煎熬的客栈》

阚清子虽咋咋呼呼,丢三落四,但却是一个不计较的人。

然而却有点懒散,自我,情商不高,特别是哪哪都是钱,感觉非常糟糕,就是在宰客。

杂乱无章,情绪化管理,《亲爱的客栈3》不如改名《煎熬的客栈》

林心如,温柔且很耐心,但做事也是没想法,不细致且有点怕累。

不适合当员工,助理倒是挺适合她的,可惜助理镜头不多。

杂乱无章,情绪化管理,《亲爱的客栈3》不如改名《煎熬的客栈》

马天宇,真像他自己的说的那样,真诚、直来直去的性格是优点也是缺点。

吴磊,精力旺盛,求胜心切,但经验跟不上执行力的节奏。

不过也是他这个年龄段年轻人的特点,年轻就是拼搏,就是会摔跟斗。

杂乱无章,情绪化管理,《亲爱的客栈3》不如改名《煎熬的客栈》

李兰迪,非常聪明的女孩,是那种饿死师傅的徒弟,一学就会,而且完成地很出色。

但是年纪小,再加上剪辑的问题,很容易给人心机的感觉。

杂乱无章,情绪化管理,《亲爱的客栈3》不如改名《煎熬的客栈》

按道理来说,这么高颜值的阵容,应该挺好看的。

没想到《亲爱的客栈3》却惨遭吐槽冷冰冰,没温馨感。

是变了味的客栈,而不再是“亲爱的”客栈,为什么呢?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杂乱无章,没有统一的制度。

作为管理者,刘涛没有明确规定出客栈的规章制度、员工的行为守则,而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走一步算一步。

这项内容也没有看到,而且因作息引起很大的争议。管家又不是机器人,最起码得安排好他们的作息时间,服务内容到底是什么,哪些该做,哪些不允许出现,如什么时候吃饭,哪些项目不用陪客人,不许大声喧哗等等。

杂乱无章,情绪化管理,《亲爱的客栈3》不如改名《煎熬的客栈》

上岗之前,对员工的房务能力考核,铺床除了张翰、阚清子,其他人都不合格,作为管理者,应该培训员工,持合格证上岗,而不是等上岗后手忙脚乱。像马天宇铺情侣床要两床被子,而林心如铺床要一个多小时。

杂乱无章,情绪化管理,《亲爱的客栈3》不如改名《煎熬的客栈》

这个要明确定出来,并且出点检表,让员工按照这个表去操作,而不是靠员工自己去想,这样肯定有遗漏。否则就像林心如那样,基本上只铺了床,像吸地、洗浴缸都忘了。

杂乱无章,情绪化管理,《亲爱的客栈3》不如改名《煎熬的客栈》

确定周边资源后,刘涛作为管理者,应该出面或派一个人敲定价格,做到价格统一,而不是每个员工自己去跑,最后张翰7折,到了李兰迪那就是9.5折。

杂乱无章,情绪化管理,《亲爱的客栈3》不如改名《煎熬的客栈》

定好相应价格所对应的基础服务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员工可增加服务内容,但不可减少。管理层拿不出注意,又觉得员工做的不对,简直是一团散沙。

杂乱无章,情绪化管理,《亲爱的客栈3》不如改名《煎熬的客栈》

第二,管理层的情绪化管理。

作为管理团队,陈翔这个助理应该是员工和老板之间沟通交流的纽带,然而一点用都没有。

杂乱无章,情绪化管理,《亲爱的客栈3》不如改名《煎熬的客栈》

提个意见就像是拍马屁,经常帮一些倒忙,没能力服众,出了事还忙着摘清自己,还老拿老板压人。

被张翰、吴磊质疑助理位置时,脸色大变,一副不容置疑的不悦,一点情商都没有。

弄得观众一脸黑人问号,这个助理是拿来干嘛的,蹭镜头的吗?

杂乱无章,情绪化管理,《亲爱的客栈3》不如改名《煎熬的客栈》

刘涛跟老公抱怨说作息不规律,饭都没得吃,观众实在不明白她到底去忙什么啦,为何客栈的一点规章制度都没有,而且情绪管理很差。

杂乱无章,情绪化管理,《亲爱的客栈3》不如改名《煎熬的客栈》

你是一个老板,不是客户,要有计划,做好预防,而不是救火,也不是无原则地满足客户所有的需求。

刘涛在面对其他相对弱一点的员工,情绪控制还可以,到张翰那就完全失控了。

声音永远高八拍,经常打断张翰说话,不让张翰把话说完,就像是一个高级一点的骂街泼妇。

杂乱无章,情绪化管理,《亲爱的客栈3》不如改名《煎熬的客栈》

刘涛之所以对张翰这样,给人的感觉是因为张翰能力强,且不服管理,处处挑战她一个老板的权威。

想要管好员工不错,但最起码要用实力、用规则服众,而不是靠谁声音高,这就是过去传统管理者的典型行为,现在哪个老板敢这么高高在上、专制,分分钟收到员工辞职信。

杂乱无章,情绪化管理,《亲爱的客栈3》不如改名《煎熬的客栈》

以上两点只是笔者所看到的,应该还有很多遗漏。但总而言之,没了王珂的《亲爱的客栈》真是问题百出,观众看到的是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对立,而不是团队合作,去共同把这家客栈经营好。难怪网友建议把“亲爱的”改成“煎熬的”。

杂乱无章,情绪化管理,《亲爱的客栈3》不如改名《煎熬的客栈》

另外没有人跟笔者一样,觉得“终极合伙人”这个目标设定有点扯,很虚,一点诱惑的动力都没有。还不如把盈利所得按个人名义捐出去呢,这样至少还能落个好名声。

杂乱无章,情绪化管理,《亲爱的客栈3》不如改名《煎熬的客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杂乱无章   客栈   亲爱   榔头   合伙人   能力强   管理者   情商   观众   老板   员工   能力   感觉   内容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