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邓超是个好爸爸,可教育上,比阎主任还理想化

《银河补习班》是邓超和俞白眉联合执导的电影。目前在豆瓣评分是6.2分,刚好在及格线上。这部电影的题材是不错,亲子关系和教育理念,都是许多人关心的话题。邓超饰演的马皓文是一个好爸爸,可在教育上,他真的太理想化了。

《银河补习班》邓超是个好爸爸,可教育上,比阎主任还理想化


《银河补习班》邓超是个好爸爸,可教育上,比阎主任还理想化

影片一开始,马皓文替人背了黑锅,坐了7年的牢。妻子馨予(任素汐饰演)随即和他提出了离婚,带着儿子马飞改嫁给了老孟(梁超饰演)。马皓文坐牢7年,错过了儿子的成长。出狱之后,马皓文再次见到马飞,却发现儿子在学校成绩垫底,还即将被阎主任开除。马皓文为了让马飞继续留在学校,和阎主任打赌,要把儿子的成绩提高到年级前十。简单来说,又是一个逆袭的励志故事。

《银河补习班》邓超是个好爸爸,可教育上,比阎主任还理想化

马皓文和阎主任,他们在教育理念上就是“死对头”。阎主任代表的是极端的应试教育,以成绩至上,用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的好坏,从他“荣誉墙”挂的学生照片,就知道他的执念有多深。马皓文的教育方式,看起来更人性化,鼓励孩子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就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要单纯灌输知识给孩子,而是让孩子学会自己去学习知识。

《银河补习班》邓超是个好爸爸,可教育上,比阎主任还理想化

影片想表达的理念并没有错,孩子确实需要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可马皓文在践行理念的时候,不知不觉中跑偏了。阎主任的想法很简单,考个好成绩就行,马皓文对马飞的教育更加理想化。马皓文认为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却把其它的东西都弱化了。就连平时最基本的上课时间,课后复习,都被“偷换概念”,变成可有可无的存在。

《银河补习班》邓超是个好爸爸,可教育上,比阎主任还理想化

马皓文为了给马飞买电脑,不仅去卖血卖手表,还去做了许多的苦力活,塑造了一个好爸爸的形象。但是,买电脑的意义在哪里,并没有体现出来。后面老师来家访,问到为什么不让孩子学习,要让他玩电脑。马皓文居然举了一个“蒸馒头”的例子,蒸太多次就不好吃了,这比喻也太牵强了吧,那“温故而知新”作何解释。

《银河补习班》邓超是个好爸爸,可教育上,比阎主任还理想化

马皓文太理想化了,觉得劳逸结合就行,别让孩子对学习厌倦。可马皓文的做法风险更大,孩子沉迷电脑的问题,就够家长喝一壶了。他玩电脑确实放松了,可不见得他学习的时候就能学得进去,这事真得因人而异,还好马飞很听话。

劳逸结合还能理解一下,更离谱的是,马皓文带着马飞翘课,就是为了看航展,还一去半个月。还说请相信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看个航展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马皓文能比省重点学校教得好吗?还有去玩的过程中,孩子真能静下心来学习吗?

《银河补习班》邓超是个好爸爸,可教育上,比阎主任还理想化

最奇迹的是,影片为了证明马皓文的教育理念是对的,让马飞从年级垫底变成为年级第一。这个结局看起来真励志,但是,那些努力到十一二点的学生,难道还比不过这个还有时间玩电脑,翘课看航展的马飞。这在一个省重点学校来说,太没有说服力了,影片总体太过理想化,不知道看完电影的家长,有多少个敢这么教育孩子。

《银河补习班》邓超是个好爸爸,可教育上,比阎主任还理想化


《银河补习班》邓超是个好爸爸,可教育上,比阎主任还理想化

影片提出了现实生活中教育上的问题,却没有提出解决的办法。马皓文那种理想化的教育方式,风险更大,也更难实行,还不切实际。如果想拍教育题材的电影,不是把故事讲得多励志,而是希望能够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别只提出教育理念,却不考虑可行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爸爸   主任   银河   劳逸结合   补习班   题材   确实   理念   儿子   家长   成绩   影片   年级   能力   孩子   学生   电影   邓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