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恶“雪中送炭”,尤爱“锦上添花”

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我的叔叔于勒》。讲的是“我”的叔叔于勒被父母菲利普夫妇发现由富有变成穷人后的不同表现和心理,刻画了他们对于勒的不同态度。老师当时讲课文时告诉我们,这篇小说揭示并讽刺了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因金钱形成的畸形关系。我对课文的印象特别深。但不知为什么人到30岁,忽然从中悟出了另外一层深意。

1

真的是菲利普夫妇太势力么?在船上见到穷困潦倒的于勒就不顾亲情么?实际上有一半的原因来自于世人常有的心理:只爱锦上添花,厌恶雪中送碳。多么淋漓的现实。因为人与人原本如此。这就是人性。因为锦上添花会让原本的美好变得更加绚烂多彩,而雪中送炭,对于送的那一方来说,是“失”的过程,送,意味着恩赐,赠送。对于“受”的那一方来说,意味着“得”,意味着亏欠。而这种“欠”的过程会持续到什么时候,持续多久,都是未知数。那么,该不该“送”,就有一个利益的权衡在里面。因为人向来讲究一报还一报。我今后是否还会再“取回”。就要用力思考了。那么对于菲利普夫妇来说,于勒的现状令人堪忧。也不想对他“雪中送炭”了,因为即使“送”了,也没有任何价值了,没有回来的价值了。这,就是人性。

世人皆恶“雪中送炭”,尤爱“锦上添花”

《我的叔叔于勒》课文插图图)


2

虽然特别血淋淋,但事实原本如此。我看了太多这样的例子。

1999年,我的表妹12岁,跟随父母去广东打工。她的父母当时在一个亲戚的厂里当工人,日夜不停地做活,非常辛苦。但是那时中国的经济也刚发展,也赚不到什么钱。几乎只能混一个饱肚子的状态。可是表妹有几个亲戚在那边开厂,按理说他们过去当工人,应该会比其他人好点。坏就坏在她的爸爸是个好逸恶劳的人。每天做一点事情就抱怨个不停,从来没有想过改善现状。结果越混越差。加上厂里的效益也不是特别好。他们举家就去了另外一个亲戚的厂里打工。辗转几个地方,总之是什么也没混到。


回到家乡,在外打工的很多家庭都盖起了小楼房,她家依旧还是土砖墙。她的爸爸依旧是抱怨,埋怨在亲戚家赚不了钱。但是呢,他却从来没有想过离开亲戚的工厂,总觉得在那井底之下会活得安逸一些。


一个人能有多少个十年啊,匆匆而过的青春,真是如流水一般。转眼表妹已经长大,家里依旧是个老样子。虽然父母在外打拼多年,还是原样。就连来家里给表妹说媒的人都没有。觉得这家太差了。其实她的爸爸想过找开厂的亲戚借钱,可是谁也不愿意,因为大家觉得他们家这辈子都翻不了身。怎么还会借钱给她家里呢?


人有时是运气差了那么一点点,但是在某个时候,可能又时来运转。表妹妈妈的娘家有个叔叔在外开大卡车,说是要人一起做装卸工。结果表妹爸爸被撺掇去了,离开了那个不景气的工厂。这一做就是8年。这8年似乎改变了他。认真,勤劳,踏实地做事。在那里,似乎也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后来,他打算去县城买一套房子。结果,开厂的亲戚纷纷解囊,愿意凑一下。表妹和我抱怨,她说特别不解为什么当初家里那么贫困的时候无人伸出援助之手,如今大家都愿意。而且亲戚间似乎更加和睦了呢?她觉得人与人之间太虚假,不够真诚。这门子亲戚她是看透了。


“很简单,因为世人大多讨厌雪中送碳,更喜锦上添花啊!现在你家里变好了,他们自然愿意助你家里更好,这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但是一直帮助贫穷的你们家,何时才是个头呢?雪中送炭,这’炭’一旦烧完,谁来弥补空缺呢?”我缓缓说道。

表妹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没错,这就是人性。既然世人都爱锦上添花,那我们要怎样做才能顺承其意呢?我觉得很简单。就是努力让自己变得有实力,让“送炭”的人内心有底气:这“炭”我送得值,总有一天,会变成锦上添花,功德无量的事。试问哪个“送”的人希望自己“送”出的东西没有回报呢?


作者系谁?一个可爱的80后,爱阅读,爱写字,爱生活,爱自己。愿你们相识于语言文字,成为知心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菲利普   世人   功德无量   厂里   在外   课文   表妹   夫妇   叔叔   亲戚   家里   爸爸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