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完结后,张无忌何去何从?答案是堕入邪道,散尽功力而亡

《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经历重重磨难,终与黄蓉走到一起,还在第二次华山论剑大展身手,只输疯了的欧阳锋半筹,难能可贵的是他无心名利,跳出了“武林”的格局,成为坐镇一方的大侠。

《神雕侠侣》中,郭靖已成世人敬仰的大侠,在他的指引下,他的爱侄杨过也逐渐走上正道,最终在襄阳大战一举击杀蒙哥大汗,帮襄阳赢得宝贵的喘息之机。

《倚天》完结后,张无忌何去何从?答案是堕入邪道,散尽功力而亡

(张无忌剧照)

《倚天屠龙记》的故事虽是发生在近百年之后,但那倚天剑和屠龙刀也算是郭靖的“遗产”,这个系列故事又以新一代少侠张无忌的视角展开,最终他是平息了武林纷争,带着赵敏退隐江湖。

三部曲的故事固然已经很完整,但读者总是“贪得无厌”的,还想了解《倚天屠龙记》完结之后发生了什么。

一、优柔寡断,重归中土

旧版故事的结局时,那周芷若是出家为尼,而张无忌则是从她手中接过了峨眉派掌门的位置,武林威望无人可比,可后来金庸却是将这结局修改,让故事又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以新版为准,他在结局之时虽然是选择了与赵敏一同退隐,但金庸也借他的内心想法让“张无忌重归中土”成为了可能。

《倚天》完结后,张无忌何去何从?答案是堕入邪道,散尽功力而亡

(张无忌与众女子剧照)

原著道:“张无忌天性只记得别人对他的好处,而且越想越好,自然而然原谅了别人的过失,别人所以对他不起,往往也是为了爱他……蛛儿不练千蛛万毒手了,说不定有一天又来找回我这个大张无忌,我答允过娶她为妻的……这四个姑娘,个个对他曾铭心刻骨地相爱,他只记得别人的好处,别人的缺点过失他全都忘记了。于是,每个人都是很好很好的……”

而周芷若更是撒娇一般的向他说“过得十年八年,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就只不舍得我。

周芷若这是把张无忌吃透了,他的确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与赵敏呆腻了,说不定真会回来找周芷若。

而只要张无忌重归中土,就有可能遇上麻烦。

二、故人相遇,已然反目

以张无忌的武林威望,他能遇上什么麻烦?放眼整个武林,六大门派都与他有了交情,明教旧部自然也十分尊敬他,其他的二三流门派对他也造不成威胁,但有一个人却能让张无忌的日子如履薄冰,那人便是朱元璋。

原著最后一回中提到了这么一段设定:“朱元璋倒还记得明教,将他所建的朝代称为‘明朝’。但因明教维护百姓,朝廷官府便对其残杀镇压,时日既久,后世首领无能,明教终于也渐渐式微了。”

《倚天》完结后,张无忌何去何从?答案是堕入邪道,散尽功力而亡

(朱元璋剧照)

毕竟朱元璋是借明教之势而起,他自然也会担心这帮人会对他建立的王朝造成威胁,反过来打压也实属正常,作为明教曾经的教主,张无忌对他的威胁自然是最大的,若张无忌重归中土,即便他们是故人,也难免刀兵相见。

而只要张无忌继续使用他那一身武功,就有堕入邪道的风险。

三、堕入邪道,散功而亡

凭啥说张无忌会堕入邪道?他不是一直都是个正直善良的人么?其实很简单,因为书中有门神功会影响人的心智,吞噬人的善念。

在张无忌与少林三渡一战,金庸在书中暗示了张无忌入魔的可能性。

《倚天》完结后,张无忌何去何从?答案是堕入邪道,散尽功力而亡

(渡厄剧照)

原著道:“他尚不知尚己所使武功有小半已入魔道,而三僧的‘金刚伏魔圈’却正施展以佛力伏魔的精妙大法。旁人只见他越斗越精神,其实他心灵中魔头渐长,只须再斗百招,不免便全然处于三僧佛门上乘武功的克制之下,不由自主地狂舞不休。三高僧不须出手,便让他自己制了自己死命。明教为世人称作‘魔教’,亦非全无道理,这路古波斯武功的始创者“山中老人”,便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恶魔。张无忌自得圣火令后,初时照练,还不觉如何,此刻乍逢劲敌,将这路武功中的精微处尽数发挥,心灵渐受感应,突然间哈哈哈仰天三笑,声音中竟充满了邪恶奸诈之意。

可想而知,他若重归中土,面对大明军队的围剿,难免会再度运用自己身上的这邪功,那邪功便会吞噬他心中的善念,加上故人反目,难免让他心中生恨,久而久之,他难免堕入邪道。

而张无忌始终是善良的,他不会让自己真正堕落到无法自控的境地,于是他极有可能在入魔之前便散尽功力,继而死去。

或许正是因为这段可能存在的剧情过于灰暗,所以金庸才没有续写张无忌的故事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邪道   屠龙刀   魔教   中土   襄阳   武功   优柔寡断   过失   原著   故人   何去何从   门派   剧照   功力   结局   答案   自然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