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家暴离婚,却还要复婚?

任女士找到《小莉帮忙》节目组,向节目记者倾诉自己的不幸遭遇。

她说自己结婚多年,遭受了丈夫十几年的家庭暴力,随着时间推移,丈夫丝毫没有收敛,暴行愈演愈烈。


从把她打到眼部充血,到抓住她的头发用膝盖去顶,再到把她打成尾骨骨折……


回想起这十几年的婚姻,关键词就只有“疼痛”。

因家暴离婚,却还要复婚?

因家暴离婚,却还要复婚?

因家暴离婚,却还要复婚?

因家暴离婚,却还要复婚?

因家暴离婚,却还要复婚?

后来,这个暴力的男人成了她前夫。


然而,离婚之后,前夫却打她打的更厉害了。


记者追问:“既然两人已经离婚,您上节目的诉求是什么?”

任女士说:“我想复婚。”


因家暴离婚,却还要复婚?

一方面,任女士想复婚是为了见见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也许是觉得复婚了挨打会轻点。

无论原因如何,听到“复婚”的要求,大多人的愤怒和同情都会瞬间转化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奈。

像任女士这样的家暴受害者不在少数,她们在婚姻中遭受暴力,却还坚持维系婚姻。

来自江西的王某和丈夫张某2003年经人介绍后结婚,婚后两个人一共生了三个孩子。

十几年的婚姻关系中,张某经常有家暴行为,一个不顺心就会打骂王某,而王某都选择了忍耐。

直到2020年10月1日,双方因为一点琐事发生口角后,王某回了两句嘴。

看到妻子敢顶撞自己,张某用力将王某直接从二楼推下,导致王某全身多处粉碎性骨折。

因家暴离婚,却还要复婚?

事发后,张某坚称妻子是自己跳楼的,还说自己想拉她没拉住,并且让表弟帮忙作伪证。

检察官识破了张某的谎言,他被起诉犯了故意伤害罪。同时,王某也向丈夫提出补偿50万元的诉求。

因家暴离婚,却还要复婚?

然而,就在案件进入公诉阶段时,王某却心软了。

她想要撤诉,不希望丈夫被判很重的刑罚,因为害怕丈夫出狱后会跟她离婚。

因家暴离婚,却还要复婚?

如此“糊涂”的决定也招来了网友的一片斥责,他们怒其不争,喟叹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更甚者则上升到了语言攻击,骂王某是“女奴才”、“傻X”、“活该”……


因家暴离婚,却还要复婚?

某种程度看,王某的撤诉请求让这场家庭暴力变成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

可是,事情的另外一面是什么呢?

2013年,王某被诊断出患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而得了这种病的患者本身很难独立生活。

王某长期以来活在丈夫要跟自己离婚的担忧中,对他唯有逆来顺受。被对方扔下楼的那次,是这么多年来,她唯一一次顶嘴反抗。

他打骂她,她恨他吗?应该也是恨的,可是她又必须依附他。

这样的婚姻或许早已没了什么爱不爱情的考量,但却有很多现实问题要考虑。


因家暴离婚,却还要复婚?

一方面,一旦离婚,王女士如何养活自己尚且是个难题,一个患病的母亲又要如何抚养三个孩子在上海生活下去?

另一方面,考虑到患病的因素,王女士可能很难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一旦孩子判给对方,自己曾经承受的暴力会不会转移到孩子身上?

所谓“原谅”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无助的中年女性对生活的妥协,这看似选择的选择,可能是根本没得选择。


能够趾高气昂指责受害者的人,往往容易忽略自己其实有多幸运,很多事没落到头上,旁观者永远不知道个中艰难。


因家暴离婚,却还要复婚?

因家暴离婚,却还要复婚?


诅咒谩骂当然容易,上嘴唇碰碰下嘴唇而已。可是大家义愤填膺之际却容易忽略一个残酷的真相:

网友的愤怒和斥责,几乎无法切实帮助张女士解决眼下实质性的生活问题。

旁观者隔岸观火当然可以高谈阔论,等这件事被互联网淡忘了,网友们会忙着吃其他新鲜的瓜,继续自己小确幸的生活。

而那个因为患病难以独立生活,还要抚养三个孩子的张女士,却只有身处困境,徘徊不前。

不少网友觉得自己用键盘支持过受害者,就拯救了受害者,沉湎于一种所谓的“英雄光环”,然后陷入一种自我感动。

然而当受害者的言行不符合自己的预期时就感觉被辜负,开始后悔自己的帮助,更甚者开始反戈,攻击受害者。

可是,带着私欲的发声,从头到尾都是更大程度的满足了自己罢了。

哀其不幸也好,怒其不争也罢,网友们都应该多一点包容和同情,少一点苛责。


因家暴离婚,却还要复婚?

不是每个遭受家暴的女人都像王某这么困难,为什么她们还是选择维系婚姻,不从这场变相的自杀中逃走呢?

一方面是心理原因:

因为长期遭受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受害者往往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并伴有抑郁、焦虑、没有安全感等多重心理问题。这就导致了她们容易被对方控制,往往挣脱。

一些受害者甚至带有圣母情节,她们并非不知道那个男人糟糕,却总是妄想自己可以改变眼前这个男人,可以拯救对方。

看到施暴者抱头痛哭忏悔,便一次又一次心软,总觉得也许他真的能变好呢?承诺了这是最后一次动手,也许会说话算数呢?

一类受害者被“家丑不可外扬”之类的思想荼毒,觉得自己被家暴这件事说出去很丢人,为了逞强维护完美家庭形象,更别说去报警提离婚了。

还有一部分受害者抱着赌徒心态,不离开不一定是因为多么爱对方,而是可怜这个为了维持家庭和关系付出了许多的自己,面对沉没成本难以抉择。

因家暴离婚,却还要复婚?


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对现实状况的考量:

部分遭受家暴的女性自身经济不够独立,加之考虑到抚养小孩的成本,也为了让孩子拥有所谓的“完整家庭”,选择默默忍受暴力。

还有一些女性的原生家庭往往会以“床头吵架床位和”稀释家暴的恶劣本质,顶着各方面的舆论压力,女性不敢离婚,只能在火炉里煎熬。

可是,在争吵和暴力的氛围下熏陶长大的孩子,往往容易变得敏感自卑、孤僻易怒,怎么指望他学会什么是爱?

不要寄希望于一段名存实亡的婚姻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大多在暴力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最大的诉求往往都是“妈妈离开那个男人”。

如果你忍受暴力的原因全在于他,他又要如何自处?

为了孩子好,不是你认为什么才是“为他好”,不妨多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孩子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诉求。

毕竟任何一段不正常的婚姻关系,受伤害最大的,往往都是孩子。

因家暴离婚,却还要复婚?


有一部名为《中国反家暴纪事》的纪录片。


片中有一位王行娟女士,她和其他人一同组织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民间妇女组织——“红枫”。

2004年3月8日,红枫正式开通了反家暴热线。王行娟记得,电话没完没了的响起,组织里的人根本忙不过来。

电话那端传来的声音,总是夹杂着恐惧、胆怯、哭泣、仇恨、愤懑……

片中还记录了女子监狱的犯人经历,她们有的被丈夫挖去了双眼,有的挨完打又遭受性暴力,有的要面对丈夫以孩子和家人性命相胁……


因家暴离婚,却还要复婚?

长期遭受家暴后的女人开始心理畸形,最后只有反杀丈夫进了监狱。

懦弱的忍受,反抗的反杀,终结自己生活地狱的唯一路径,居然只有通向极端这一条路。

“家暴”是亲密关系中最可怕的噩梦,很多深陷其中的女人却未必能挣脱。

还有一部分女人早就在长期的暴力中失去了独立自我的意识,却一次又一次回到那个名为“婚姻”的牢笼中。


人一旦给自己戴上了隐形的枷锁,就陷入观念的桎梏里动弹不得。


因家暴离婚,却还要复婚?

因家暴离婚,却还要复婚?

因家暴离婚,却还要复婚?

因家暴离婚,却还要复婚?


借用胡塞尼在《灿烂千阳》中写到的一句话送给这些身处困境的女人:

“男人的心是一种狠毒的东西,它不像母亲的子宫,它不会流血,它不会为了给你多点空间而扩张。”

不要对一个动手打过你的男人抱有幻想,不要对一段添上恐惧色彩的亲密关系残存希望。

记住:家暴不是可以被原谅的错误,而是必须受到惩治的罪行。

婚姻破碎不可怕,人生路漫长,浸淫在这种扭曲的关系中,你的人生才会支离破碎,

你不妨决绝一点,勇敢一些,请千万勇敢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家庭暴力   暴行   前夫   受害者   暴力   不幸   女士   丈夫   独立   婚姻   孩子   家庭   女性   网友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