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遗孀确认,《丑陋的中国人》即将绝版,有人又联想到鲁迅莫言

文江湖小舞

“与其掩耳盗铃,不如自强不息,批评与自省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

在媒体报道柏杨遗孀张香华对外确认,将在2024年后永久停止出版柏杨遗作《丑陋的中国人》的消息下面,有网友不无遗憾地写下了自己的担忧,还有人表示,“吓得我赶紧下单又买了一本”。

柏杨遗孀确认,《丑陋的中国人》即将绝版,有人又联想到鲁迅莫言

据报道,在柏杨遗孀张香华看来,《丑陋的中国人》如今应“功成身退”,于2024年结束同远流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合约后,将不再发行此书。不止如此,张香华甚至希望两家出版社即刻起就能永远停止出版。

不过张香华的意见时下并未影响到《丑陋的中国人》在内地的正常销售,几大电商平台上,“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依然可以正常购买”。

作为一部根据1984年柏杨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演讲题目《丑陋的中国人》以及演讲记录《中国人与酱缸》、《人生文学与历史》等集结柏杨作品出版的书籍,《丑陋的中国人》曾轰动一时,时至今日,在一部分人看来,柏杨在书中批驳的酱缸文化,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以及“不能团结”等,依然振聋发聩,令人时刻对民族文化保持反省,善莫大焉。

柏杨遗孀确认,《丑陋的中国人》即将绝版,有人又联想到鲁迅莫言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对《丑陋的中国人》不以为然,认为是亵渎民族文化,将人性的弱点冠在自己身上,目的不纯。或许,恰恰是出于这种隐忧,张香华表示,《丑陋的中国人》到了该谢幕的时候了,并坦言这是“柏杨生前一再交代”,“当大陆文明已经进步了,就要废除这本书的发行”。

诚然,文明的进步谁也无法否认,但对于一部在社会上流传了近四十年的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作品,是否需要以停止出版的方式来佐证文明的进化,值得商榷。

坦白说,作为一名在学生时代读过这本书著作的人来说,对于《丑陋的中国人》的谢幕,笔者有一种恋恋不舍,并为这样一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给民族一点警醒的作品的消亡,深感遗憾。

柏杨遗孀确认,《丑陋的中国人》即将绝版,有人又联想到鲁迅莫言

柏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的停止发行,虽与此前被热议被聚焦的鲁迅退出教科书不可同日而语,两件事也没有任何关联性,但在笔者看来,柏杨的作品如同鲁迅著作一样,给人以警觉,都以唤起沉睡的国人为目的,这一部作品如果停止出版,不得不说是民族和民族后人的损失。

就像此前鲁迅的文章在内地教科书篇幅减少引发的忧虑一样,这些时刻提醒国人自省的书籍不再传播,可能并不等于书籍揭示的问题不存在。

“自傲、自卑,就是没有自尊,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更恐惧独立思考。没有是非、没有标准,只会抽风发飙。最后大家一起和稀泥。”这是柏杨在书中多次重复的观点,一定程度上来说,在时下仍然适用,“独立思考”仍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柏杨遗孀确认,《丑陋的中国人》即将绝版,有人又联想到鲁迅莫言

还有人把柏杨遗孀张香华的决定,与莫言、方方强行关联,认为高下立判,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拒绝不同声音的表现,用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的话来说,“像一只把头埋在沙堆里的鸵鸟,谢安只把头埋在宰相府里,不敢向现实张望。”

有人说,读过《丑陋的中国人》的人,可能更具有自省意识,不容易陷入癫狂和盲目。

诚如柏杨遗孀张香华所言,作为祖籍地河南辉县的著名华语作家、思想家,柏杨一生著述虽然丰厚,《柏杨版资治通鉴》的价值被华语文化圈普遍认可,《中国人史纲》影响力巨大,但《丑陋的中国人》却是华语世界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部作品,这样一部作品的绝版,怎能不让人遗憾?

柏杨遗孀确认,《丑陋的中国人》即将绝版,有人又联想到鲁迅莫言

“最终他还是去了,那些丑陋的人可以松口气了……”

这句多年前网友留在豆瓣的书评,或许是《丑陋的中国人》不再发行的最大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鲁迅   遗孀   沙堆   辉县   丑陋   酱缸   中国人   目的   华语   民族文化   教科书   国人   民族   书籍   作品   柏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