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口碑,它打败了《风平浪静》

论口碑,它打败了《风平浪静》

上周末的影院中,

章宇、宋佳的《风平浪静》无疑是最耀眼地。

论口碑,它打败了《风平浪静》

它从头到尾都没有悬念,它只是一部披着犯罪外衣的人性电影,

不可否认,《风平浪静》的质量绝对是及格以上,但是优秀未满~

论口碑,它打败了《风平浪静》

而同时上映,马来西亚新锐导演郭修篆拍摄的电影长片《光》,却深深的吸引了我,

影片里有一段几乎可以载进新浪潮影史里的瑰丽场景:

弟弟从高处扔下哥哥珍藏了许久的玻璃杯,杯子与地面撞击,碎片弹到半空,与日光交相辉映,

那美轮美奂的色彩奇观,注定了这是一部关于破碎却耀眼的故事片。

论口碑,它打败了《风平浪静》

在郭修篆之前,有不少优秀的华裔电影走进观众视野,

拍摄《再见瓦城》、《病毒》的缅甸赵德胤,

拍摄《爸妈不在家》和《热带雨》的许哲艺,

他们都和以往的华裔导演有些许不同,他们不试图融入主流文化圈,而拍摄的都是身边的事,身边的人。

论口碑,它打败了《风平浪静》

赵德胤总是流连在那些不被社会接纳的边缘人群上,

而许哲艺更愿意讲述新移民的身份困惑,

如今,郭修篆的一鸣惊人,让电影新浪潮又添一笔。

论口碑,它打败了《风平浪静》

如果说《海洋天堂》是告诉观众自闭症患者的生存困境:

成年后如何独自谋生,如果亲人比自闭症患者先行离开,由谁来照顾他们的问题,

那么,《光》虽然也把目光聚焦在自闭症患者身上,但却主要是以兄弟情义的角度来讲述整个故事。

论口碑,它打败了《风平浪静》

哥哥文光敏感,细腻,因为自闭症的关系,无法与人正常交流,

母亲死后,一直与弟弟相依为命,弟弟费尽心力替他安排了很多工作,他都无法胜任,

他唯一的爱好就是收集不同的玻璃杯,让它们凑成完整的音律。

论口碑,它打败了《风平浪静》

而弟弟因为哥哥的关系,早早就承担起了生活的重担

不但自己要工作,还要替哥哥操心,哥哥捅了娄子,他要去赔礼道歉,要去请求人家不要去警局报案。

论口碑,它打败了《风平浪静》

整部电影拍摄的都是兄弟俩的身边事

片中出现的某栋居民楼,某条脏乱的小巷,某个角落的台球厅以及天台上的麻将桌,都让人无比亲近,

故事围绕文光兄弟的展开,也辐射进了两兄弟身边的朋友,雇主或者路人。

论口碑,它打败了《风平浪静》

《光》在故事的起承转合,以及摄影,光影方面的调度都是极具美感的,

整部作品都展现出一个导演的成熟功底,毫无新手的青涩笨拙。

论口碑,它打败了《风平浪静》

而在整部作品的内核上,它也和其他海外华裔导演的作品一样,

都极度契合他们的个人体验心路历程,是他们所见、所知、所感,更多倾注了他们对外界,对生命,对社会的看法,

影片里,两兄弟的相处日常,来源于导演本人和哥哥相处的趣味和辛酸。

论口碑,它打败了《风平浪静》

一个只通音律的兄长 ,对外界的一切都得交由弟弟打理,

这看似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可在影片的点滴中,观众也洞悉了弟弟的微妙心理,

一直陪伴弟弟,且一直陪伴他的只有哥哥,他能够宽慰弟弟的孤独,

而另一方面,哥哥的纯粹引导着弟弟看到了更好的外边。

论口碑,它打败了《风平浪静》

无论是好友的多次帮助,还是偶遇的女孩对兄弟俩的善意之举,

这些都让长年在辛苦工作无法喘气的弟弟,有了更多的呼吸时间。

论口碑,它打败了《风平浪静》

自闭症题材,细分算得上是家庭电影的一个分支,

由于自闭症患者的特殊性:交流障碍,感知力薄弱,兴趣专一等症状,以及存在一定比例对单项技能特别擅长的自闭症患者,

这类人物通常和家庭的关系,相较普通人更为紧密,

而家庭和社会的特性也更容易通过此类患者映射时下的利与弊。

论口碑,它打败了《风平浪静》

而关于自闭症患者的优秀电影数不胜数,

《阿甘正传》、《雨人》、《地球上的星星》、《玛丽与马克思》等等作品,

它们都是通过自闭症患者的眼睛看到周遭的变迁以及人性的复杂。

论口碑,它打败了《风平浪静》

这也最终决定了此类型影片大多有着极为强烈的个人情感抒发,也伴随着温暖感人的情感流露,

而这种温情背后通常需要漫长的挣扎才能得到升华。

论口碑,它打败了《风平浪静》

《光》的故事结构更倾向于用兄弟俩的日常生活来进行叙述,

这决定了演员之间的默契,对自闭症患者真实状态的拿捏,都成了影片的重中之重,

导演如何去铺陈情节,让演员的表演变得可信,也是极其考验导演功底的。

论口碑,它打败了《风平浪静》

一开场兄弟之间的交流,弟弟一字一句地指导哥哥,背诵已经准备好的满是台词:

我叫文光,我27岁,我很善良,乐于助人,可能有时候有点奇怪,我是自闭症~

这种极具说服力的交流从一开始就向观众说明了两人的关系走向。

论口碑,它打败了《风平浪静》

弟弟在母亲去世后,被迫承担起了照顾哥哥的重任,

他和兄长的关系半是朋友,半是父子,年纪相仿让他们有着类似的感受 ,

而交流上的障碍让弟弟又必须时常牵制哥哥去遵守社会的规则

随后伴随着,哥哥切割玻璃杯被老板发现,哥哥偷玻璃碗被警察找上门的各种状况,弟弟作为家长的一面,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显现。

论口碑,它打败了《风平浪静》

而另一边,弟弟和哥哥之间的温馨日常也镶嵌在这种慌乱和窘迫中,

在麻将桌上的闲谈,搞笑的约定,对漂亮女孩的喜欢,

局促宁静同时出现在这一对兄弟身上,他们既可以和平相处,也同时必须在杂乱不堪中应对对外界的不适感。

论口碑,它打败了《风平浪静》

更为有意思的是,文光虽然是那个因为生理条件无法融入社会的人,

而弟弟即便各方面趋近社会认知里的正常,依然无法过上主流的生活,

他打着零工,对生活充满怨言,连异性都不敢去接触,对哥哥虽然多有抱怨,也尽力在承担自己的义务 。

论口碑,它打败了《风平浪静》

而关于自闭症患者内心世界的描述,导演也极具想象力,

面试过程中,突然打开的脑内世界,相较于乏味忙碌的真实世界,这个想象的世界梦幻朦胧却又色彩绚丽,金碧辉煌,

这个世界是弟弟和周围人都无法理解的,

哥哥眼里的有趣,却成了弟弟想要逃避的麻烦 。

论口碑,它打败了《风平浪静》

论口碑,它打败了《风平浪静》

《光》的最后,兄弟俩在哥哥的回归中走向平静,

哥哥成了一名调音师,弟弟依然陪伴在哥哥身边,

即便现实生活中,自闭症患者对于家庭的伤痛和与社会的无法兼容性更为惨烈,

但这个更贴近导演真实经历的作品,却给了外界光与希望。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自闭症   玻璃杯   风平浪静   华裔   外界   口碑   患者   弟弟   导演   哥哥   影片   身边   兄弟   关系   社会   作品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