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高质量,更持久

豆瓣9.2,高质量,更持久

自《权力的游戏》的结局烂尾,《西部世界》三季之后的无人问津,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相当有趣的现象,

近两年来,迷你剧、限定剧、小成本、小制作的电视台都火爆起来。

豆瓣9.2,高质量,更持久

比如hulu的《使女的故事》系列,

成为了第一部拿下了艾美奖的流媒体作品。

豆瓣9.2,高质量,更持久

从去年伊始,Netflix更是在全球蹿红,

韩国的《人间课堂》,韩国校园里的纯情与人间的现实,

泰国的《禁忌女孩》,泰国校园剧最擅长的讽刺,青春的邪恶与懵懂人性的邪恶,

日本的《弥留之际的爱丽丝》,日漫的热血与各种天马行空的设定,

德国的《如何在网上贩卖mh药》,德国青少年的硬核高科技,夸张设定下的严谨性。

这些都是短小精悍、极富本国文化特色,也不乏Netflix丝滑流畅质感的精品剧。

豆瓣9.2,高质量,更持久

近些年来,为什么迷你剧和流媒体越来越受大家欢迎了?

即使是后疫时代,追一部史诗级剧集,成本依旧太高

一周更新一集,往往早就忘却了之前的情节,人物和故事线太过复杂,也不好记住全部的故事线。

豆瓣9.2,高质量,更持久

而迷你剧,更加适合当代的打工人,

短短几集就可以讲完一个完整饱满的故事,

一个周末的夜晚配上一份比萨可乐,就可以借着光影的力量抛掉所有的不开心、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豆瓣9.2,高质量,更持久

讲真,迷你剧的崛起,应该是从《黑镜》的一鸣惊人开始,

一季只有三集,单集都是独立的故事,但是内核和细节之处又有一些梦幻的联动,

真正的“以小见大”,以一小时的故事展现出一个全新的独立的世界观。

豆瓣9.2,高质量,更持久

然而不得不说,《黑镜》在Netflix接手之后,

没有了英式的黑色幽默和人性讽刺,反而只有美式的直白,让不少观众觉得“烂尾”。

豆瓣9.2,高质量,更持久

相反,只有BBC出名的正宗英式的《9号秘事》从第一季延续到了第六季,

每一季7、8个简单的独立故事,由一个神秘的数字“9”贯穿起来,20分钟里各种文化梗、直到最后1秒都在反转。

豆瓣9.2,高质量,更持久

黑色幽默里充满笑点,讽刺现实,又不缺乏古老大英帝国的滚滚红尘感,

虽然没有《黑镜》系列的宏大场面,但是从第一季到第六季,高质量反转带来的震撼始终如一。

豆瓣9.2,高质量,更持久

这不,第六季回归,依然是9.2的高分评价,

这年头,任何“神剧”都可能高开低走,落下烂尾的结局,但《9号秘事》绝对是如若初见的始终如一。

豆瓣9.2,高质量,更持久

第六季第一集依然是高级的舞台剧、极简风格,

又致敬了昆汀的处女作《落水狗》的黑色犯罪悬疑电影的drama感与不确定性;

既有英式的文化底蕴,又有美式的流畅丝滑。

豆瓣9.2,高质量,更持久

剧名叫“呼啸山庄”,当盗贼拿着那个标志性的数字9,进入呼啸山庄时,

一种奇特的对立又和谐的观感就“呼啸而至”了,既有19世纪英式的文学底蕴,又有美国犯罪片的drama。

豆瓣9.2,高质量,更持久

一个好的故事,不一定要有大场面和顶级特效服道化,

真正的高级感在于如何在小场景、极简中把人物和人物中的关系塑造得充满戏剧性。

豆瓣9.2,高质量,更持久

《呼啸山庄》里一群大胆又傻乎乎的盗贼们,

就像《落水狗》里临时集结的“颜色先生”们,看起来是在库房里排练一场舞台戏剧,其实真的是一场“钻石大劫案”。

豆瓣9.2,高质量,更持久

不需要真实的枪战、抢劫、举枪场景,

光是库房里的排练与人物对话就构建出一个黑色幽默的犯罪背景

一个总是嚷嚷着要吃三明治的小丑、一个假扮了后勤女仆的女警官,

总是有年轻情侣在黑色犯罪里的支线情节,既drama又恰好符合了这场荒唐大劫案里每个人的人设。

豆瓣9.2,高质量,更持久

“呼啸大劫案”单集虽然从场景和情节上完全致敬了《落水狗》,

但是《9号秘事》的迷人之处在于,不仅仅有英伦文学的古典高逼格感,

对于当下最流行的元素,玩梗起来也一点都不逊色。

豆瓣9.2,高质量,更持久

比如潜伏的女警探,

她模仿《伦敦生活》里的总是一个贱贱的小眼神就能让观众读懂她内心自白的fleabag。

豆瓣9.2,高质量,更持久

“别再假装《伦敦生活》啦!”

什么“支线情节”、“主线情节”、“反转预告”、“剧透”这种剧迷和影评人偏爱用的台词,她打破第四面墙和观众交流起来,

有一种非常荒唐又模糊的代入感,

我们到底是在看一场库房里的模拟、人物口中的“钻石大劫案”,

还是听着一位主线人物“打破第四面墙”的讲解?

豆瓣9.2,高质量,更持久

从电影梗,到生活梗,再到国际梗,甚至《伦敦生活》里的梗,

你还觉得这只是一个drama又悬疑、荒唐又幽默的“钻石大劫案”吗?

当然了,《9号秘事》里一直的B格内涵来自于两个世界一流编剧对于各种戏剧、文学、音乐作品的致敬和玩梗。

豆瓣9.2,高质量,更持久

比如在台词里多次引用皇后乐队《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歌词、

“为什么不继续说下去?”“因为我们买不起版权……”

在最紧张的不同立场的四个人反目举枪护指的时候,

放狠话用了《死亡诗社》里经典到不能再经典的:“OH,captain!my captain!”

以及永远的“莎士比亚荣光”,当老大抱着女儿的尸体落魄悲伤地回到仓库时:

“I know when one is dead,and when onelives!”

“我能分得清人死了,还是活着!”

女警官一句“《李尔王》!”cue了一下永恒的莎士比亚;

瞬间一场荒唐的钻石大劫案就有了古典英式文学的荣光与史诗感。

豆瓣9.2,高质量,更持久

真是普通编剧玩梗,一不小心还会让观众觉得抄袭融梗;

文化人编剧玩梗,就只能让观众不断地暂停重播、膜拜赞叹,

两位才华横溢又超爱玩的编剧,还在剧里吐槽了一把自己“这都第六季里,你们也该允许编剧才思枯竭吧!”

Wow!这都第六季了,才思枯竭还能从古典到现代,从逛街到电影,从音乐到戏剧,从西班牙到中国,各种梗塞得这么满?

是不是对才思枯竭有什么误解??

别的剧玩梗或许是编剧的夹带私货、讨好观众,而《9号秘事》玩梗则是编剧大师的精神食粮馈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莎士比亚   落水狗   伦敦   才思   泰国   库房   黑色幽默   豆瓣   编剧   荒唐   山庄   钻石   情节   观众   人物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