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玛丽苏,一款曾经风靡一时,迷倒万千少女的精神粮食。

随着一浪接一浪的文化迭代,它,却变成了一种对过度YY的调侃。

玛丽苏,成为了当代剧作人在接受评价时急于摆脱的标签。

对作品,保留“苏”之精髓,冠以“甜宠”之名。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最近,一部剧通过将主角写的YY日记成真的方式,让“玛丽苏”重返大众视野。

本想清心寡欲搞学习的圈仔有了久违的看剧冲动感。

将它加入了我的豪华干饭套餐,连肝了10集。

它就是——《我的巴比伦恋人》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霸道的异域王子、富可敌国的翩翩公子、平凡的女一、美强惨的女二。

虽然它的宣传海报看起来略显粗糙,但它的整体质感并不马虎。

剧中的光影极具氛围美感,在这里,你看不到只强调唇红肤白的死亡滤镜。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它有着熟悉的古早配方,却烹调出了别样的滋味。

对玛丽苏的再现,其实更像是一场对玛丽苏反叛。

此话怎讲?且看红颜秀影本圈细细分析。

1.

“玛丽苏”源于对Mary Sue的音译,这个词汇出自1974年保拉·史密斯的科幻小说《A Trekkie’s Tale》。由于Mary Sue的人物形象过于理想化,一般具有不切实际的想象因素的作品都会被冠以“玛丽苏”之名。

在非理性的玛丽苏框架下,霸道型人物总有着持靓行凶的油腻。

仿佛有时只要啵唧一口,或耍帅壁咚,矛盾就是烟消云散。

《我的巴比伦恋人》中的霸道王子则不然。

他的存在,让玛丽苏的非理性得以展露无遗。

现代文明与古文明的碰撞,则是非理性玛丽苏的第一面照妖镜。

女主陈美如由于少时喜欢在摸鱼时听周杰伦,所以给他的王子起名为——慕容杰伦。

杰伦全局最勇的高光时刻,莫过于他刚出场时的霸道一吻,宣誓主权。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之后的他,则被现代文明整得一愣一愣的。

没错,他跟以往自学成才、身怀异能的穿越者不同。

他确实很勇,也的确很弱。

搭个公交会犯恶心,碰到铁窗会无计可施。

别家男主是无处安放的性魅力,他则是连了作业抄不会的铁憨憨。

这是别人教他的。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这是他悟到的。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平日,杰伦还会从一些进口小电影里学习按摩、修水管、健身等技能。

我们可以从他身上看到现代文明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

但现代的浸润也无法抹掉古代文明在他脑海里的记忆。

当美如觉得他身上的布料太少,脸红心跳、不敢看时。

他却觉得这是一种彼此尊重、坦诚相待的礼仪。

可我们彼此尊重

就应该坦诚相待

也证明我们彼此没有武器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在古今的观照中,杰伦的霸道染上了一些现实的人气。

他不再是刻板化的全能天才,他也会在陌生的环境无计可施、小心试探。

在所爱的美如面前,他也会为想展露自身美好的肉体而大胆发言。(狗头)

2.

面对杰伦360°无死角的爱,美如的反应则成为了映射玛丽苏非理性的第二面镜子。

由于美如日记的设定,刚出场的杰伦就满嘴讲着让人尬到脚趾扣地的土味情话。

面对女二九天龙女的表白,杰伦坚定无比,一心向美如。

你是我看都不会看一眼的女人

我这辈子只爱陈美如一个

有些爱的歌你只能静静的听

有些爱的人你只能静静的看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一般咧,按照玛丽苏的套路,面对这种痴情告白,女主内心总会有些小波澜。

剧中的美如则心静如水,她对杰伦的态度是有变化,但并不是那种春心的萌动。

她先是害怕

怕他砍电视机,喝鱼缸水,怕他可能是戏精,脑子有点大病。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然后,选择了报警

她受到日记中“情到浓时,共赴巫山”的启发,去巫山寻找丢失的日记本。

然后,在巫山碰到警察后,她将他交给了正义的警察小哥。

剧中有一种设定,美如一动心,她就会和杰伦被瞬移到巫山。

嗯,是真.巫.山。

美如由于某一瞬的见色起意,她和杰伦被瞬移到了巫山。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由于没经历过瞬移,她撒腿就跑,然后还是选择了报警。

不过,这次警察小哥,一个被吓跑了,一个压根没信。

接着才是,帮助杰伦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教他不要再戳电视机,让他知道现代社会的和谐与美好。

就是一下子美如教得太得劲,信息量过于巨大。

在遇到美如的随机抽背的情况下,杰伦选择翻起了小抄。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害怕——报警——帮助。

在美如的态度变化中,你能感受到她在美色面前的克制与隐忍。

这种克制和隐忍,则是在理性驱使下的对非理性的抗拒。

3.

一开场,美如的闺蜜就跟来自古巴伦的官配搞起了颜色。

对比下,美如坚守理性,到底是为何?

那就得不得谈到,这剧在反玛丽苏背后,所意在显露的主题——

创伤的疗愈不应成为浪漫爱脚本的注脚。

这也成为了揭露玛丽苏非理性的第三面镜子。

以往,主角的童年创伤不过是浪漫爱脚本的锦上添花。

仿佛有了创伤,两人才会惺惺相惜,才有爱到天荒地老的可能。

两人只有相遇、相爱,创伤才能得以解决,迎来大团圆结局。

在《我的巴比伦恋人》中,美如同样经历了童年创伤。

但她童年创伤的疗愈,不是寄希望于无所不能的王子。

她一直在进行自我疗愈,只不过由于杰伦的出现,方式变得有所不同。

12岁,美如写的YY日记被班主任发现。

班主任骂她不知廉耻,让她现场社死,大声诵读日记中的玛丽苏内容。

更损的是,“色情”成为了美如在巫山始终摆脱不了的标签。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所以,美如自我疗愈的第一招,就是当起了内容审核员(鉴H师)。

她认为节欲,是成年人应有的品性。

控制自己的欲望,掌握了控制他人欲望的权力。

如此这般,她,仿佛就能站在了童年的对立面,与过去的自己划清界限。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杰伦王子的现实再现,让早已被忘却的羞耻得以重现。

这时,美如使出了自我疗愈的第二招,逃避。

巫山,一个童年创伤的空间象征。

在巫山,有当年的班主任,有当年取笑她的同学。

如今,还有,被她带到巫山的杰伦王子。

当她重返巫山时,过往的伤痛被乡亲们不断重复。

她想逃离巫山,但又不能真正地逃。

她的逃避,则是表现在她与杰伦在心理空间上的疏远。

杰伦,成为了童年她创伤的具象化投射。

她报警抓杰伦,既有出于对当今法制社会的考量。

往深一层来说,她想让警察,这一理智的象征,将创伤从她身边带离。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这种想要逃离的内心趋向,使她后来,不得已与杰伦同居了。

俩人的心理距离并没有因此而拉近。

此时,美如对创伤的态度,还是掩盖它,而不是正视它。

她从逃避创伤到开始接受创伤的转变,则源于开始她二次审视日记中的角色。

她内心的逃避,变成了一种油然而生的责任感。

这是她为自我疗愈使出的第三招。

这一责任感的生成,也是很有意思。

决定的生成不是因为杰伦那句“我只想爱你,保护你,不想让你伤心。”

而是那句——

可我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美如,对不起,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所以,美如之后的接的内心独白——

好,我教你,我会承担一切

因为慕容杰伦,你是我的人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注意!注意!

这美如不是一种因感动而发自肺腑的告白。

而是她一种对童年创伤的自我承担。

在杰伦的道歉中,她意识到了先天责任对他的伤害。

这一先天性伤害的始作俑者不是未知的他者,而就是她,自己。

你是我的人,伤是我造成的伤。

之后,才会有了上面所说的,杰伦从霸道王子变成傻气憨憨的戏剧化过程。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这时的美如,虽然与杰伦增加了互动。

但我们还是能够隐约感觉到,她对他的冷。

而这一冷感的逐渐消解,则是她在游乐场与闺蜜姜惠真谈心之后。

游乐场,一个极具童年象征意义的空间。

在这一象征性空间中,闺蜜和她谈起了日记与创伤的关系,她先是没有应答。

此时的美如和闺蜜,正通过一条狭长的通道。

这条狭长的通道则是隐喻着美如对创伤避而不谈的。

创伤在那时,还是一种不可与外界分享的自我惩罚。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之后,两人来到了一个相对视野开阔的通道中。

当闺蜜跟她说——

那个时候的你更可爱

我们不能因为受到伤害

就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美如在揭开了被名为“诅咒”枷锁。

点头示意,对闺蜜承认“我有病”。

则是她第一次将创伤暴露在外。

这一暴露与刚才的封闭形成对比。

空间之间的开阔度的差异也与之相对应。

当美如点头后,空间的视野被再一次放大了

她们滑起了滑梯,以此来宣示着她开始与童年创伤进行和解。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在去过游乐场之后,美如虽然还是想与杰伦保持距离。

但这次,距离地保持有了温度。

她不再是歇斯底里地咆哮,而是变得犹豫谨慎、小心翼翼。

开始站在杰伦的角度,为他考虑。

她对杰伦的态度的升温,也象征着,她对创伤态度的升温。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美如什么时候,才能抛掉杰伦=创伤的公式呢?

本圈觉得,是她在与九天龙女在监狱谈心之后。

在与九天龙女的交心中,她完成了对童年创伤的自省。

她发现,杰伦对她的爱不是爱,而只是被先天赋予的责任。

承担的功能,不过是让她为平凡的自我赋予特殊的属性。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当她意识到杰伦对她的爱不是爱的时候,曾经的负担也就无从谈起。

她之所以觉得杰伦的爱过于沉重,是因为她觉得杰伦的爱来自于她曾经的期望。

过去的她想得太好了,不可知的未来,爱的随时破碎,让现在的她有负担。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如果她与他之间不存在所谓的爱,那就不用担心爱的流失。

曾经所谓的爱的负担也就成了无根之忧。

所以,她在监狱之后开始了对杰伦的暗恋,哈哈哈。

她爱的不是曾经意淫出来的幻想,而是把他当作切实存在的人。

他在她眼里,已经被抹除了100%爱美如的设定。

在第8集,美如做起了关于杰伦的春梦,开启了甜甜恋爱的支线。

在暗恋欲望的流动中,她感受到了爱情本身并无可控的边界。

在第9-10集,她辞去了内容审核员的工作,完成了与创伤的和解。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美如与自我创伤的和解,经历了如此的心理过程——

职业掩盖——人物逃避——责任承担——自我解绑——正视欲望

在目前1-10集的体量中,美如逐渐将曾经的伤痛端在自己面前,正视它,与它和解。

在自我的和解过程的尾声,才随机触发了甜甜的浪漫爱新副本。

编剧团队,也给咋们留了一手,在片头将纯属虚构的故事撕开了一道现实裂缝。

陈美如,既是剧中人物,也是本剧编剧。

这部国产剧的野心,不是“玛丽苏”,而是“反玛丽苏”

在这一现实裂缝中,我们看到了过去的自己。

在主角的镜像中,在理智与中二的碰撞中。

我们回想到了曾经,拥有了与自己和解的勇气。

其余碎碎念:

本圈在看完第10集,挖了相关物料之后,发现编剧团队的脑洞还是很大。

这剧让我惊喜的,除了反玛丽苏的情节设计,我还觉得,虚构人物与作者的同时空并存很有意思。

其中蕴含的过去、虚实的错位,让我想到了哲学们对作家主体性地位的探讨。

关于这个主题,等这剧完结了,我再码篇文唠唠。

没错,本圈为了此剧有立个Flag,为一部剧,破天荒的二更。

我不管了,我话撂在这里,如果它烂尾了,那我就......码篇吐槽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玛丽   小哥   巴比伦   巫山   游乐场   剧中   霸道   创伤   野心   童年   内心   态度   王子   自我   日记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