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作弊反作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古人的作弊反作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上一章,小编和大家一起了解了古代科举考试的二三事。有人在地方就有江湖,古人是怎么作弊的呢?真的惊掉了我的下巴,还是老祖宗会玩。

自从科举的那天开始,作弊就屡禁不止,手段也是五花八门的。打小抄是最基本的,打小抄也在实践中从一开始直接把资料藏在衣服里到后来缩写版的四书五经。从文史资料及遗存,发现了大量科举考试的夹带物。有收藏家收藏了一本《大题文府》,每页十元人民币大小,合计100页,75万字,涵盖了科考必备的诗词经文1400篇。

古人的作弊反作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南京的江南贡院,发现一本《五经全注》,全文30万字,压缩在50*43毫米,厚度7毫米的“缩微胶卷”上。有人实验,拿一粒米放在书上,可盖住8个字!

小抄夹带的手段也是叹为观止,帽子、鞋底、内衣、肚皮、砚台、点心、肛门,凡是能想到的地方,一切皆有可能。以至于从乾隆年间开始,所有考生入考场,都要脱光了检查。

古人的作弊反作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再到后来居然有了飞鸽传书。这不是现在的通讯作弊吗?这一套,老祖宗早就玩到极致了。

第二个进阶就是找枪手替考,这个作弊手段主要出在童生考秀才这一环节,考举人的一般不用,因为能替人考举人的本人水平最起码应该超过举人,这样的人一般不会为了蝇头私利自毁前途。古代没有照相技术,也没有身份鉴别系统,准考证也没有照片,只有生理特征的抽象描述,由此给替考留下了空间。不过,有时候替考者水平太高,被替考者水平太低,也闹出了大乌龙。比如顺治年间江南盐商集体中榜,和乾隆年间,一篇短文三百错别字的岑照高中解元,都是替考的结果。

古人的作弊反作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有意思的是,鲁迅先生也是靠花钱请人替考,才保留了生员资格。鲁迅年轻的时候在南京读西学,那时候取消科举的呼声很强烈,家里人也吃不准未来的方向,生怕错过科举。

于是家人决定“脚踩两条船”,花钱请人顶替鲁迅,参加了“府试”,取得了生员资格(生员资格是参加乡试的通行证)。不过那时候替考乘风,“枪手”的价格低得惊人,鲁迅的家人只花了两块大洋。鲁迅先生:啊哈,想不到吧!

古人的作弊反作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为了避免枪手替考,官方规定五个童生为一组,再找一个秀才担保,一个人出事五个人全部取消考试资格,担保的秀才也要革除功名。这样即使几个人全部买通了,还有其他考生盯着。因为都是竞争关系,他们犯错误被揪出来,竞争的对手又少几个,自己离成功可就又进了一步。这一招简直是抓住了人性。

当打小抄和替考越来越难,给监考幸会就成了一个好的选择,但是一旦曝光,后果会非常严重。充军发配都是轻的,重的可能是直接处死。

古人的作弊反作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古代为何对科考舞弊案,采取如此激烈的手段,甚至株连家属?原因很简单,科举事关国运,它是国家人才选拔制度的基石,是决定一个朝代兴衰成败的政治基础。

要知道,科举制多么来之不易。在科举之前,中国一直是等级社会,秦汉之前是世卿世禄,做官是世袭的。秦汉之后是察举制,慢慢演变为豪门士族垄断官场,寒门士族只能依附于豪门。

科举制第一次创造了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不管你出身多么寒微,你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实现鲤鱼跃龙门的奇迹。这种公平的选拔制度,缔造了中国千年的文化繁荣和社会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生员   士族   鲁迅   童生   科考   举人   江南   夹带   科举   秦汉   秀才   枪手   古人   手段   资格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