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家中有难时,娴妃只说了6个字,难怪她额娘的巴掌声响彻后宫

导语:“听闻家中有难时,娴妃只说了五个字,难怪她额娘的巴掌声响彻后宫”

之前有网友提出了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觉得延禧攻略就像西游记一样。因为女主魏璎珞就像孙悟空一样样样精通,甚至比孙悟空还要厉害,毕竟孙悟空上头还有一个如来佛祖压着他,但是魏璎珞没有啊,唯一的一个最终对手娴妃,最后也是被自己打败了,没有魏璎珞什么事。

娴妃也是一个能人,心中韬略不输男子,若娴妃身为一个男人,想必能在朝堂闯出一片天下的,不然也不会和魏璎珞咋后宫厮杀的难解难分,最后还定下了停战协议,还给后宫十年清净。

不过,在为娴妃的个人魅力所倾倒的时候,有谁还能回忆起当初那个清雅如兰,端庄孤高的娴妃?

是谁造成了现在这个黑化的背后?编编觉得,不是高贵妃的从中作梗,也不是纯妃的落井下石,更不是后宫的冷眼相对,而是来自娴妃额娘的一记重拳。

听闻家中有难时,娴妃只说了6个字,难怪她额娘的巴掌声响彻后宫


1 娴妃额娘的一句话,来自亲人的重击

在娴妃的弟弟犯事之后,娴妃的额娘第一时间就去找到了娴妃,希望娴妃去救救自己的亲弟弟,还说什么,去和乾隆说一声就好,毕竟是妃子,吹耳边风比较方便。娴妃的母亲,哪里能想到娴妃在宫中的地位不高,甚至连乾隆都不喜欢她,把娴妃编织的鞋垫都打回去了。

娴妃的母亲只是一味地求娴妃,希望娴妃去求求乾隆,因为自己只有一个儿子了。娴妃虽然不忍,但是法不可违,再加上娴妃一直坚守着自己父亲教导的信条,做一个清正的人,就再次拒绝了娴妃的额娘:“我不能这么做”。

这个时候,娴妃的额娘终于翻脸了,她直接就给了娴妃一巴掌,大骂道:“你真是孝顺的女儿!”为了坚守自己的假清高,宁愿看着自己的弟弟去死!说完,就气冲冲走了。

听闻家中有难时,娴妃只说了6个字,难怪她额娘的巴掌声响彻后宫

2 不会从自己的方面下手

娴妃听完,怔怔捂着自己打的脸,但是更多的,是对额娘不理解自己的委屈和心酸。所以这个时候,编编更加好奇的是,娴妃的额娘作为一个好命夫人,身上自带品级的那种,为什么不去自己找门路,反而只是一味去为难自己的女儿呢?

除非,就是她只能去找自己的女儿了。从娴妃额娘一开始希望娴妃去争宠,到后来,一直希望娴妃去帮助自己的弟弟的话语来看,娴妃额娘是一个没有主见,只会依附他人的人。

听闻家中有难时,娴妃只说了6个字,难怪她额娘的巴掌声响彻后宫

在家中有难时,娴妃额娘不利用自己家中的多年人脉打点关系,反而是只会去求,去逼迫直接的女儿,造成最后儿子的死亡,还推到自己女儿的头上。

这种推卸责任的行为,无疑就是在孝顺的娴妃的心里插刀,毕竟只有亲人才知道对方的软肋是什么,她自己难受,难道看着自己弟弟长大的娴妃就不难受了吗?

就是因为自己额娘的话,娴妃在自己弟弟死后,才会不断回忆起当初和自己弟弟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才会对后宫的那些逼迫自己的妃子更加痛恨。

听闻家中有难时,娴妃只说了6个字,难怪她额娘的巴掌声响彻后宫

3 娴妃额娘对娴妃的不重视

娴妃额娘其实说白了,就是对自己的女儿的重视程度,还比不上自己的儿子,在娴妃额娘的心里,估计只有可以传宗接代的儿子,才是最重要的。

在娴妃额娘一出场的时候,就是对细细品鉴,皇帝发下来的宫训图的娴妃,感到恨铁不成钢,一直在催促娴妃去夺宠,去争宠,才能给家里带来更大的利益。

听闻家中有难时,娴妃只说了6个字,难怪她额娘的巴掌声响彻后宫

而娴妃的额娘也少有真正关心过娴妃,她唯二的出场,不是求娴妃去救人,就是叫娴妃去争宠,一点也没有过问,娴妃自己的心情或者身体状况。这种对儿子和对女儿迥异的态度真的令人心寒,尤其是对孝顺的娴妃来说,更是很难受的。

所以,在娴妃额娘报复娴妃,因为恼怒娴妃不肯救自己的弟弟,大喊不要这个女儿,还一头撞死在娴妃的面前时,即使是一时气话,也够娴妃崩溃了。

就因为娴妃母亲的不关心,不理解,甚至给了娴妃一巴掌,说出那么伤人的话,才会让娴妃难以自拔,最后导致了娴妃的黑化。那这样看来,娴妃的母亲,才是娴妃黑化的罪魁祸首啊。

听闻家中有难时,娴妃只说了6个字,难怪她额娘的巴掌声响彻后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后宫   好命   软肋   人脉   乾隆   西游记   家中   璎珞   妃子   听闻   巴掌   悟空   声响   当初   弟弟   儿子   女儿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