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上春晚”不仅仅是一个相声段子:如何发展相声的两难抉择

一零九、“郭德纲首登春晚”不仅仅是一个相声段子:如何发展相声的两难抉择

德云社弟子已经多次登上春晚的舞台,包括离开德云社的曹云金、何云伟等。大家一直在猜测,郭德纲啥时候能登上春晚舞台?好像他登上春晚舞台只是个时间问题,不是能力问题。2012年12月24日,终于传来确切消息:郭德纲将应邀参加2013年央视春晚。

“郭德纲上春晚”不仅仅是一个相声段子:如何发展相声的两难抉择

作为一个“非著名相声演员”,多年来围绕着郭德纲和德云社有喝彩、赞赏,也有骂声和争议;郭德纲和德云社在相声方面的确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因为和主流相声界之见的矛盾,也让其饱受争议,甚至出现了《我要上春晚》这样的段子,也有“绝不上春晚”的砸挂;结合早期郭德纲让曹云金退出央视相声大赛的事儿,郭德纲与央视之见的积怨被网友传得神乎其神。

既然如此不对付,为啥春晚节目组又会邀请郭德纲,向郭德纲伸出橄榄枝?自言绝不上春晚的郭德纲为啥要食言?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就像相声段子一样,都是包袱:一唱一和、一打一斗,有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

春晚已经办了三十年了,观众的口味越来越刁钻,越来越不好伺候;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春晚更是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挑剔和质疑,春晚不再是高高在上,反而要放下身段,走入群众,倾听百姓心声,为老百姓端出一道合口美味的年夜饭。如何实现这种转变,春晚节目组一直在思考,央视也推出了“直通春晚”栏目,为平民上春晚提供一个通道。也可以说,从2013年起,春晚已经有了“开门办春晚”的思想。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才有了邀请郭德纲的举措,毕竟,郭德纲这个草根相声演员在群众中有着很高的影响力。

郭德纲作为一个草根演员,当然需要一个宏大的平台来展示自己;如果能登上春晚的舞台,无疑是权威对他的承认和肯定。郭德纲之前之所以说“绝不上春晚”,只不过是当时和央视有矛盾时候的愤懑之语;现在央视伸出了橄榄枝,郭德纲自然有心所动,愉快地接受了邀请。此一时彼一时,时间不一样了,环境不一样了,郭德纲和德云社肯定要重新思考和央视的关系,有一个和睦的外部环境,一直是郭德纲和德云社追求的目标。

央视邀请郭德纲上春晚,只是开门办春晚的一个举措而已,受邀请的不只是一个郭德纲,还有好多和郭德纲一样的演员;另外,郭德纲登上春晚舞台,也不能说郭德纲的相声就代表了中国相声的最高成就,就代表了中国相声的发展方向,这未免是一种人为的拔高,是炒作。


郭德纲最终登上了央视春晚舞台,但相声剧本改了又改,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不尽人意,郭德纲自然也不满意;据说后来春晚又多次邀约郭德纲,都被郭德纲婉拒了。

有人提出,一代相声大师马三立一生也登上央视春晚一次,这一次他的本子也是改了又改,他本人对此非常不满意。之所以改了又改,是因为马三立的相声通俗易懂,为了迎合观众的喜好,夹杂了很多看似低俗的段子,这种类型的相声自然难以适应高大上的春晚。

有人还八卦,马三立参加的那届春晚,姜昆是主持人,他在介绍当晚的相声演员时都以“老师”称呼,唯独在介绍马三立时却直呼马三立同志;马三立上台时拒绝了姜昆伸出的右手,疑似对姜昆不满。

多年后,马志明把马派相声的醒木交给了郭德纲,郭德纲也被视为马派相声传人。德云社天津分社开业,马志明也到场祝贺,更是证实了郭德纲马派相声传人的身份。而大家都清楚知道的是,郭德纲师傅是侯耀文,侯耀文又是一代大师侯宝林的三儿子,是侯派相声的集大成者。

如果非要给郭德纲和德云社的相声定一个调子的话,似乎就是:接地气,和观众互动性强。这个调子,可以从郭德纲在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的演讲中明显看出来。这似乎也注定了郭德纲和德云社的相声和央视的电视相声不合套的结局。

或许,郭德纲和德云社真的适宜小剧场,适宜商演,但要想登上央视的舞台,就要改了又改,毕竟,央视的节目代表着正统,必须要严肃,要一本正经;相声中那些通俗的东西,要被严格限制,或者删掉:正应了高峰那句调侃的话:剔除了糟粕,剩下的是更多的糟粕。

主流相声认为,郭德纲的相声在小剧场或者体育馆说说挺好的,老百姓也爱听,如果拿到春晚或者大的台面上,那些低俗的东西就必须要去掉。

郭德纲和德云社则认为,相声不能忘了本,要为老百姓服务,让衣食父母喜欢;另一边,还要把自己的相声风格发扬壮大,不能低俗,郭德纲和德云社能走到现在确实挺不容易的。

到底是为老百姓坚持通俗(低俗)的相声,让老百姓开怀大笑,还是带相声走进高雅殿堂,走高尚的自娱自乐之路,到底哪个好?做好这个选择题还真不容易,或许,这正是主流相声和郭德纲的矛盾所在,也是观众纷争的原因所在!

“郭德纲上春晚”不仅仅是一个相声段子:如何发展相声的两难抉择

郭德纲、于谦2013年春晚作品《败家子》,讲述了一个“败家子”回忆自己穷苦的生活和畅谈自己有钱后生活将如何如何奢侈的生活下去的故事 。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郭德纲在2013年央视春晚彩排时准备的剧本原本是《追着幸福跑》,但由于包袱提前泄露等原因,临央视春晚直播上场时,换成了《败家子》。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临时换段子,也是一件大忌的事儿;其实包袱泄露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郭德纲觉得《败家子》这样一个故事更适合大年三十这一天来讲。因为是临时换段子,留给郭德纲的时间只有两天,直到直播前这才定稿。这种“赶路”的做法创作的新段子有多高的质量,还真不敢说,但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倒是引来观众不少笑声。

“郭德纲上春晚”不仅仅是一个相声段子:如何发展相声的两难抉择


“郭德纲上春晚”不仅仅是一个相声段子:如何发展相声的两难抉择


“郭德纲上春晚”不仅仅是一个相声段子:如何发展相声的两难抉择


“郭德纲上春晚”不仅仅是一个相声段子:如何发展相声的两难抉择


“郭德纲上春晚”不仅仅是一个相声段子:如何发展相声的两难抉择

透露出来的内部消息是:央视春晚方面原来希望郭德纲能上春晚,但是不能和于谦搭档,要听导演组的安排,和其他演员配对。郭德纲当时就给回绝了,因为他必须和于谦老师一起表演,才能表演出最高的水平,也能呈现郭德纲最好的状态。

就在直播当晚,郭德纲和于谦表演时第一排有人不断拿着表,不断举时间牌,提醒郭德纲和于谦不能超时。

对于郭德纲和于谦春晚相声《败家子》,各大媒体评价比较高:

《人民日报》高度评价:和其它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比较,郭德纲和于谦难得地把自己的位置放得比观众低,从普通民众的视角出发,讥讽各种暴发户行径,将夸张、对比等手法推向极致,比如暴发户西装半袖、一条胳膊上戴12块金表,让观众听起来比较过瘾 。

中国新闻网的评价却不大好:该相声讽刺了公款吃喝、奢侈浪费和“表叔”等现象和事件。郭德纲还是延续了一开始调侃搭档于谦的风格,而在作品中间,郭德纲也谈到了幸福。不过这个作品也被观众吐槽“笑果”不好 。

《辽沈晚报》指出了郭德纲和于谦表演中的最主要问题:《败家子》主要是拿群众开涮,零星地针砭了一下公款消费,外加高调地植入自我品牌“GDG”。以往剧场里,用砸挂和讥世给观众提神的郭德纲,站上了这金銮殿似地舞台,显然因尺度受限,气场不足,凌乱了节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段子   相声   败家子   橄榄枝   糟粕   暴发户   低俗   通俗   包袱   老百姓   央视   观众   演员   舞台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