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看到班上的小混混当上了老板,但是没看到,,,

最近几年也总是会出现类似的问题,譬如“如何看待有些低学历网红,主播赚钱比211、985本硕还多?”

这些问题,给很多人带来了焦虑和对自我的质疑:

“那些成绩好毕业后混得一般,比不上当时吊儿郎当敷衍了事的人,那些小混混头脑灵活,更早接触了社会,所以他们更深谙成功之道,自己这么努力学习有用吗,还不如学他们过早进入社会去磨练?”

可是他们忽略了提问者有一个最本质的错误:把小部分人拧出来说事,当成大部分人,是最愚蠢的行为。

1、别用“典型事件”掩盖“基本概率”

在这条问答的后面,有一个高赞回答:

“你只看到班上的小混混当上了老板,但是没看到成千上万的小混混,一边过着穷到日狗的生活,一边吹逼兄弟情深,却连几十块饭钱都发愁。

你只看到成绩好的为首付而发愁,但是,你没看到成千上万成绩好的人,正努力的爬出父辈的阶层。”


其实这个现象,揉碎了,掰开了来看,都只有两个字:概率。

总有些人,喜欢拿这些典型个案来说事,却从不反思这些小概率事件产生的基础,是背后有一大批人作为基数在苦苦支撑。


你只看到班上的小混混当上了老板,但是没看到,,,


大学毕业后有一年春节,高中同学聚会,其中有一个当时读了大专的同学,开车送我们几个回家,在路上一直在吹嘘和炫耀他现在的生活状况,这位兄弟,大专毕业后,没有找正规的公司上班,而是和几个哥们搞起装修来。

装修前两年,就赚了自己的第一桶金,逐渐开始在周围朋友之间,耀武扬威。

“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你看你每天有空就拿书看,你能通过读书赚多少钱,能买一套房,买一辆车吗?不妨告诉你们,我的车是我全款买的,我的房子也是一次性全付的。”

那天就听他在车上叽里呱啦,有理有据毫不客气给我们灌输类似“读书无用论”之类的话,我和另外一个同学互相对视,然后尴尬地提前下车。

在他用自身所谓的“励志经历”去否定学习的时候,我想他忽视了最为致命的一点:小概率成功,并不能作为背后无数普通人,走向成功的参考依据。

你只看到班上的小混混当上了老板,但是没看到,,,


就如,我们经常看到的那些头部主播,年入千万,购入几亿豪宅的新闻,却忽视了这些小概率背后,真正代表大众事实的真相。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就公布了一份调研:

月收入500元以下的网络主播,占33.1%;

月收入500~1000元的网络主播,占14.6%;

月收入1000~2000元的网络主播,占15.9%;

月收入2000~5000元的网络主播,占18.0%;

月收入5000元~1万元的网络主播,少于10%;

月收入1万以上的网络主播,也少于10%。

明明收入1万以下的主播占比达到了90%,这关键的信息却被小概率案例夺人眼球的报告,铺天盖地的文章和新闻所掩盖。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该如何选择?忽视小概率,定位基本盘,努力学习,提升自我,才是成功最短的路径。

人生并不随处可见弃学成才,辍学创业的成功个案,最为常见的永远是,普通人在追寻学识后,取得的层层跃进。

好好修炼自己,人生并不是拼一个虚无的概率,而是攒一份随时可能会降临的成长。


2、看透本质,才不被小概率蒙蔽

这个问题背后透露出来的无外乎就是学历无用,读书无用论。

可是读书是一条最稳定的在社会上流通、上升的通道。这个通道标准明确,目的明确,是很多人改变家庭阶级最合适,也是唯一的晋升途径。

如果只是不断被眼前这些个别典型所建立的现象,给带偏带跑,看不透现象背后的本质,纯粹就用个例,去推算出大众适用,未免显得简单而愚昧了点。

也许你看到的是低学历网红月入十万,你没有看到他们背后所为此付出的艰辛和准备,没有看到他们过去在某时某刻恰好站上了互联网直播的风口,从此借势借力,一飞冲天。

你更没有看到,在风口背后是潜藏着的无数危机,如果他们不懂得学习,不去研究未来的趋势,认真考量自身的能力,补足短板,夯实长项,在未来他们还有月入十万的底气和实力吗?


不一定,学习带给我们的是成长的价值和不断自我升值的空间,而不是眼下对于财富的局限和狭窄认知。

前不久热播的《隐秘的角落》里,演技备受赞誉,年过四十的张颂文,买不起房,引发了一阵热议。

张颂文后来在微博回应了网友所关心的这个问题:

“以为可以今年再努力些,能在老家买套房,目前看好像还是不行。”

在一众网友的眼中,演员就应该是拿着高片酬,房产几套,豪车几辆的标准配置,可是张颂文却强调到,自己能买敢买的房子也就是在老家韶关,一个四线城市。

张颂文还提到:“自己的生存现状可以代表99.5%的演员:工作时间在18小时左右,收入极低,顶多只有0.5%的演员衣食无忧,但是没有人关注我们这99.5%的人。

你看,如果我们不能从一个现象去看到背后所反映出来最本质的人生现状,我们就停留在了原地,在不断自我怀疑、止步不前中丧失了真正的机会。


3、多元化价值时代,建立稀缺能力,才能脱颖而出


小概率成功的事例,背后是落座在一个充满多元性价值实现的年代,真正能够让我们普通人翻身的,唯有稀缺能力,在大群体里,你只有足够具备稀缺性,你才能够真正比别人获得更多机会。

稀缺性就是你的议价能力。

《鹖冠子·学问》中有一则很有名的故事:

中河失舟,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使物然。

故事很简单,说的是:在一条即将沉没的船上,重要的已经不是黄金珠宝,也不是酒肉粮食,而是一个葫芦,一个葫芦对于一个极度渴望能够活下去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其他的东西都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虽然,很多这样的人,真的得救上岸以后,会后悔花了那么大代价去买了一个葫芦。

很多东西的价值,取决于这个东西是否具备“稀缺性”。

就像当初宣布张艺谋为北京2008奥运会总导演时,很多人就提出了质疑:

“你一个拍电影的,怎么有能力担任这么顶级的开幕式总导演?”

其实,大部分人只看到了张艺谋是拍电影的,却没看到多年拍电影的经历,养成了他审美水平、画面布局、对镜头的严谨把控、对细节的精益求精等诸多可迁移的稀缺能力。

北京奥运会那场超燃、震惊全球的开幕式,就是张艺谋导演能力最为出色的证明,就算你让他去拍小成本电影,他也能凭借自己无可取代,对电影稀缺的理解,拍出大大的惊喜出来。


真正能让我们在社会上,面对变化和未知,毫不怯弱的有力武器,永远是我们自身独一无二的稀缺价值,它是行走职场的关键通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风口   大众   概率   葫芦   普通人   本质   典型   学历   演员   现象   老板   成绩   自我   能力   价值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