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中的《艾瑞巴迪》组

最近各位的手机已经被一则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刷屏了。


内容不必赘述:将30个30+年龄的女明星们召集在一起做女团。足够新颖、足够刺激、足够正能量,但我,被第一次公演的《艾瑞巴迪》组戳中了心房。一瞬间,我感觉心跳加速、心急火燎、心灰意冷最后心肌梗塞......

简单来说,就是七个女明星分到了《艾瑞巴迪》组,她们分别是: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中的《艾瑞巴迪》组


实力唱将丁当、独立女性张雨绮、嫁入豪门黄圣依、摇滚天王嫂刘芸、”不女不团“许飞、“来找演员的”制片人张萌,以及快本“大龄剩女”吴昕。

在各个领域早已取得成就的7个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啥叫“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坨X


第一次公演一个简简单单的分工,愣是拖了3个小时......当别的组已经学会了歌曲,甚至进行了简单地彩排——这组的词还没有分好。


真是看得人直跺脚。

作为一个团队,《艾瑞巴迪》组完全没有展示出一个团队应当呈现的能量与效率,并且特别适合被用作管理学中的反面教材。

这不,等我翻翻视频,仔细跟你掰扯掰扯。


“丁起,黄插,刘哄,组垮”:讨论失控,只需四步!


起初,一切都还和谐。当音乐老师提议大家投票选出一个“大组长”时,吴昕、许飞、刘芸、张雨绮立即指向丁当,一边的张萌也是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毫无疑问,丁当是她们七人中,公认的,Vocal实力最强的人。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中的《艾瑞巴迪》组


被选上组长的丁当举起手来,表示接受,而此时的黄圣依斜坐着,没有表态。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中的《艾瑞巴迪》组

接着,小组们听完了《艾瑞巴迪》这首歌,还没等组长丁当发言,队员黄圣依便翘着二郎腿,率先表示:“这首歌特别好!我甚至觉得比大碗宽面好......”

并且表示:“我总结了,来吧。”

话音刚落,刘芸便跟着起哄,一边拍手一边夸赞:“思路清晰思路清晰。”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中的《艾瑞巴迪》组

看见刘芸拍了手,其他姐姐们自然也跟着鼓掌(虽然可能她们也不知道黄圣依说对了什么)。一时间,掌声中的黄圣依有点飘,继续自顾自地开始“分析起了”歌词,“自由散漫模式”完全开启。


场面第一次陷入混乱。


眼看大事不好的“真 · 组长”丁当,立刻叫住了大家:“现在我们得要先赶快来分词”,提议大家先把有文字的歌词分掉。

此话一出,张雨绮等队友纷纷缓过神来表示“听从组织安排。”

结果,还没分完第一句,黄圣依立即表示:“我觉得后面有两句慢的,你要唱一句。我觉得那一句一定要有一个声音稍微好听的。”

小跟班刘芸点头表示赞同,场面突然尴尬。

当丁当二次提议“把前面的先分完”时,黄圣依则完全没有顾及组长的意见,表示:“我觉得这一句比前面的更重要,我觉得应该你来唱,因为你的声音是最好的。”

然后,没等丁当说话,她自己先无比陶醉地唱起来了!!!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中的《艾瑞巴迪》组

然后的然后,就是这场本该严肃的小组讨论立即被黄圣依奇怪的尾音带跑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嘻嘻哈哈,气氛“热烈空前”,组长丁当根本插不上话。

场面再次陷入混乱。

此时,丁当第三次提议“把前面的歌词先分完“,大家好像终于开始认真地分词了。

然而,可怜的丁当,怎么也不会想到,张雨绮会突然问自己“分配到了哪句歌词”,没等自己表态就被黄圣依抢了,随便给张雨绮指了一句好笑的歌词,然后哈哈哈哈。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中的《艾瑞巴迪》组

丁当更不会想到,刘芸紧接着黄圣依开玩笑,提议张雨绮唱那句:“俱乐部放着难听的音乐”——这句浅显直白的歌词一下子戳中了姐(huang)姐(sheng)们(yi) “敏感的”笑点,继续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个没完.....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中的《艾瑞巴迪》组

丁当:心好累。

总结一下,不难发现这组的讨论遵循着一个搞笑的循环:丁当提议分词,黄圣依插嘴、刘芸起哄,最后讨论垮掉;然后丁当再次提议分词,黄圣依又插嘴、刘芸起哄,讨论再次垮掉; 第三次丁当又双叒提议分词,黄圣依又插嘴........

简称“丁起,黄插,刘哄,组垮”——讨论失控,只需四步!


黄圣依:想法最多的队员,最积极的“刺头”


这场小组讨论的悲剧,源于队员黄圣依接二连三的插嘴。

很明显,她需要为这场没有效率的讨论承担主要责任。

可以看出,从讨论前的选组长开始,黄圣依便是“出类拔萃”的一员,脑中含有众多想法:这首《艾瑞巴迪》是否适合七位姐姐、每一句应当怎么唱、队员们应当唱哪句;


同时,她也十分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她说的话甚至比丁当还多,一度令旁观者产生“她才是队长”的错觉。

然而,黄圣依却没有顾及到整个小组的讨论进度,只是一味地输出自己没有组织好的观点——大多观点都没有建设性、没有目的、没有逻辑。

就比如在分词时,黄圣依似乎总能把话题引到一个没有营养的笑点中,打乱整个讨论的节奏。

同时,凭借着自己强大的煽动性,把整个讨论搅成一团糨糊。

《艾瑞巴迪》的其他成员大多是没有主见的:少言寡语的吴昕、酷拽的许飞、在一旁补妆的张萌、喜欢起哄的刘芸和呆萌的张雨绮......


除了黄圣依,唯一的队长丁当又是那样一个温柔和顺好说话的人,一个一看就不会很强势地去发号施令的人。

她们的团队中缺少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因此,很容易被这种活泼而强势的言论所煽动,带偏了方向。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中的《艾瑞巴迪》组

(尬笑之张萌:放过我,我只是一个来

找演员的制片人......)

回头看一看另一组《大碗宽面》,其实也面临着“场面失控”的危险。然而,作为团队的意见领袖即搞笑担当,沈梦辰却能很清楚地掌握大局观。

发现场面有些失控,带头搞笑的沈梦辰则是率先坐回自己座位,严肃提醒:“又跑题了,同志们。”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中的《艾瑞巴迪》组

虽然带头点燃气氛的也是她,但在发现大家的讨论跑题时,沈梦辰却能及时提醒大家,把话题绕回去,在轻松氛围与严肃讨论中收放自如。

这可能得益于沈梦辰在湖南台多年的主持经验。

只可惜,嫁给杨子的黄圣依,可能是做惯了富家太太,似乎不太懂得团队管理。走到哪儿,似乎都以自我为中心,不太重视别人的想法与建议。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中的《艾瑞巴迪》组

(撒娇的女人最好命之叫奶小妹黄圣依)


张雨绮:活泼呆萌的“Follower”,需要大佬来Carry


参加了《浪姐》的张雨绮,一甩之前“独立女性”的霸气人设,喜提“人间鹦鹉”称号。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中的《艾瑞巴迪》组

(别人表演时,绮绮子永远是叫得最响的那一个!

对不起好像截得有点丑......)

在第一期被评定为“X”(唱跳都不行的评级)却还认为是黄晓明给她“带好运”的张雨绮,继续将自己的活泼呆萌进行到底。

在一个团队中,张雨绮似乎总能带动氛围——在自己的《艾瑞巴迪》组预备出场时,很激动地跳起来大喊一声:“我们是最棒的我们炸!!”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中的《艾瑞巴迪》组

这样的组员,实际是每一个团队都需要的——虽然张雨绮在唱跳上实力都不算很强,但她精力充沛、积极向上又具有正能量,很容易让团队从负面情绪中复苏起来。

与黄圣依不同,作为“Reaction王”的张雨绮其实并没有什么想法与野心。在小组讨论中,可以看出她其实是一个很听话的“Follower”,只要丁当说话,必定言听计从,表示支持。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中的《艾瑞巴迪》组

在全组被黄晓明等导师Diss的时候,主动把说话权力让渡给丁当,给予队长充分的信任。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中的《艾瑞巴迪》组

只可惜,这样会带动气氛又听队长话的好队员,却需要一个有主见且强势的领导带路。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跟错了方向,让小组讨论的话题一度偏离。

就比如在黄圣依伸出“恶魔之手”时,憨笑着接过。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中的《艾瑞巴迪》组

就比如在黄圣依抛出歌词中的一个梗时,下意识地跟着笑。

我想,假如张雨绮去了伊能静那组,一定能完美地发挥她所有能量。

只可惜,一个好的Follower,进入了一个没有好Leader,还存在着一个“超级刺头”的小组。


最终,张雨绮只能在一场混乱的讨论中,助推了讨论的混乱。


丁当:实力最强的人,不一定适合当Leader


从第一期开始,丁当便一直顶着“美强惨”的人设:歌唱得最好,分打得最低。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中的《艾瑞巴迪》组

(杜华:丁当就是唱得太好了,就会显得别人太差了;

节目组:仅代表杜华女士个人女团标准)

她的Vocal实力几乎是《浪姐》中公认的强,因此《艾瑞巴迪》小组也是清一色地选她作队长。

然而,业务能力强,却真的能担起团队领导的重任吗?

答案是否定的。

纵观《艾瑞巴迪》小组,性格内向如吴昕、许飞,性格外向如黄圣依、张雨绮,顺带还跟着个喜欢起哄的刘芸,个个都是功成名就的主。

面对本来就难管的姐姐们,丁当本来就温柔内向的性格显得更加弱势。本来就不够强硬的她,甚至直接选择了一个组长最不应该作出的决定——逃避。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中的《艾瑞巴迪》组

这个时候,如果她突然站出来,面带严肃地敲敲桌,严厉警告姐姐们:“认真分词,不要跑题”,说不定像黄圣依、刘芸之辈便有所震慑,不敢摸鱼,可惜她没有。

在刘芸指给张雨绮那句歌词“俱乐部里放着难听的音乐”时,丁当不但没有板着脸严肃起来,反倒是跟着笑。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中的《艾瑞巴迪》组

这种天然随和、温柔、好说话的性格,很容易给人亲切感与路人缘,却最不适合做领导。

尤其是在面临6个个性十足又难管的姐姐时,丁当显得格外单薄。


一个合理协作的团队,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配置?


看完《艾瑞巴迪》小组讨论的我,开始了一个大胆的反思:为什么个性鲜明的七个队员,放在一起,会呈现出这种1+1+1+1+1+1+1还小于1的窘境?

我想,归根结底,是因为团队中的队员,没有找准各自在团队中的定位。

首当其冲,队长这个职位,便选错了。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Kurt Lewin就提出过著名的领导风格理论(Average Leadership Style,简称ALS),表示社会中的各种合适的Leaders,一般会是以下三种:

  1. 专制型(Autocratic):事必躬亲、唯我独尊,典型的“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2. 民主型(Democratic):礼贤下士、利弊兼听,所有人的话都听一点,团队问题一起解决。
  3. 放任型(Laissez-faire):双手空空、逃之夭夭,比起团队领导,更像一个签名盖章工具人。

很显然,无论是“专制型”还是“放任型”,都显得有些过于极端,而在《艾瑞巴迪》7人中,我认为最接近“民主型”领导的,却是那个在小组讨论中,鲜有镜头的张萌。

出场便是充满豪气的人设、扬言“我是制片人,我就是想来找演员的”,张萌自然深谙各路大小演员的性格脾性——她在个性十足的姐姐们中不出头、不张扬,却总能把场面局势看得一清二楚: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中的《艾瑞巴迪》组

“我能感受到,其实丁当那边很着急 。这个东西姐姐们就是不好管,每个人都在各自的领域里面,都已经做得很成功—— 就是每一个人,都有她自己的想法。“

知道不好管,知道麻烦多——因此明明是最适合当领导的人,看得最清楚,却不愿开口得罪人,一直保持沉默。

张萌洞悉人性的高情商,一目了然。

只可惜,她太精了。

如果张萌能多点勇气,主动跳出来承担“队长”一职明确集体目标,并将足够大的话语权扔给丁当,将其捧成专家,在黄圣依等刺头跳出来时严肃控场,在团队气氛低落时派遣张雨绮等人间鹦鹉鼓舞士气.......我想,《艾瑞巴迪》组一定不会扑街,而是和谐高效、同时彰显个性。

然而,现实生活中,遇见一个分工明确的团队,也是很难的一件事。

要么就是一群戏精争着提意见,个个表达欲旺盛急着出头,谁也不愿意听谁;要么就是一群哈哈怪在群里潜水,没有一个人跳出来领导全局......

最终,总会有几个人被迫为全组的低效率买单(比如还在赶小组作业的我)。

所以,团队协作真是一门值得研究的管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姐姐   刺头   分词   乘风破浪   组长   管理学   队长   队员   严肃   场面   角度   想法   实力   小组   说话   团队   领导   歌词   艾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