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缺偶像吗?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颜值即正义。”


这是前几天在社交平台上看到的一句话,与其说是一条默认的不成文规定,不如说它其实是一个辩题。


身处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好的外形条件的确或多或少会带来优势,好看的人也会得到更多的关注,这在“偶像市场”同样适用。


内娱,缺偶像吗?


这两年,大量偶像、或者说流量、或者说爱豆的输出,让内娱选秀市场的供给量急剧饱和。


也有消息透露,明年将会有6档男生选秀节目播出,这样的操作则意味着有600个男生出现在大众视野。


内娱,缺偶像吗?


前有偶像男团演技被嘲,后有男女爱豆接连被爆出所谓“人设崩塌”的“爱豆事件”。


虽然是否“偶像失格”无法评判,但一系列的话题被持续提上热搜榜,也让大家开始重新审视内娱选秀大环境。


内娱,缺偶像吗?


01

偶像实力如何?


从2018年选秀元年开始,“选秀成团”似乎成为了用时最快、成本最少的成名之路。


从一开始的一个经纪公司精心挑选一位男孩,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进行实力竞争,到后来一个经纪公司开始向不同平台大规模输送公司所有练习生来抢占市场份额,抱着势在必得的心态去进行运气竞争,不知何时开始,“选秀”这条路再也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成名”这条路上,人潮涌动。


内娱,缺偶像吗?


不同于韩国等多年以来形成的练习生培训机制,和娱乐大环境的成熟基础,内娱市场上,抛除在原公司已经有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的练习生外,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批量筛选后,每个原生经纪公司的“实力练习生”储备,似乎已经“见底了”……


在最近几天相继爆出“爱豆事件”后,也不得不让网友发出疑问:内娱爱豆标准都这么低了吗?


内娱,缺偶像吗?


内娱,缺偶像吗?


02

偶像如何出道?


对于这些还不够成熟却急求出道的训练生,大环境又是怎么选择的呢?


当一个人的实力还不足以支撑舞台时,“成团”不失为时下最明智的选择。


将团队进行分工,以成员个人自身优势为依据,分别选出vocal担当、dance担当、rap担当,一直都是选秀或者说组合的“成团标准”,也是将个人优势最大化的明智体现。


但这些,是基于成熟训练生,并以成团作为长久发展规划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些基础条件,在近几届的成团选秀上,似乎偏离了主轨道。


内娱,缺偶像吗?

内娱,缺偶像吗?

内娱,缺偶像吗?

内娱,缺偶像吗?

内娱,缺偶像吗?

内娱,缺偶像吗?


“由人气值决定最终出道位”,让最终成团人选变得相对不可控。在近几次的成团选秀中,也一直存在人气与实力不匹配却最终出道的情况。


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仅仅凭借不错的外形条件和全网人气值,在经过60天左右的练习之后,就成团出道,让这样的“流量值”、“人气值”缺少了“实力值”的支撑点。


内娱,缺偶像吗?

内娱,缺偶像吗?

内娱,缺偶像吗?

内娱,缺偶像吗?

内娱,缺偶像吗?

内娱,缺偶像吗?


内娱,缺偶像吗?


03

偶像如何发展?


在市场规则的运行驱使下,由于团队人气和热度的不可控性,以及团队成员在实力、流量上存在的差异性,经纪公司和各大平台在进行一轮又一轮的资本较量下,最终统一路径:


成立限定团体。


何为限定团体?


限定团,是指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组成的临时性团体或组合。当特定目标完成之时,即限定团解散之时,解散后,成员各自回到各自经纪公司进行各自的活动。


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利益最大化,是限定团的经纪公司追求的核心目标,如此情况之下,限定团成员的规划路线变得非常局限。


内娱,缺偶像吗?

内娱,缺偶像吗?


只有一个又一个赶不完的通告,却没有专业的实力训练,这是当下限定团面临的现实情况。


由于内娱没有存在专业的团体活动、打歌舞台、唱跳节目,同时团队成员个人solo又缺乏专业的培训和实力的储备。团体解散后,这些爱豆除了极少部分依旧以“唱跳”为职业规划外,一些唱跳实力相对薄弱的人气偶像,则将发展方向自动转为“综艺咖”或“演员咖”。


内娱,缺偶像吗?

内娱,缺偶像吗?

内娱,缺偶像吗?

内娱,缺偶像吗?

内娱,缺偶像吗?


这一幕,是不是非常熟悉呢?


在最近大火的综艺《演员请就位》里,除了一些演员的加入,更是有不少男团、女团成员也参与进来。跨界本是无可厚非的事,唱而优则演、舞而优则演,一直都有不少优秀前辈的身影。


内娱,缺偶像吗?


但看过节目后,却似乎让大众摸不着头脑。除了在唱跳实力上稍欠火候外,在演戏这方面,更是“惶惶不知所措”。不具备演戏经历,缺乏专业的拍戏功底,对剧本台词、肢体动作、表情管理等方面不熟悉,成为了流量偶像转型的巨大绊脚石。


内娱,缺偶像吗?


内娱,缺偶像吗?


04

偶像成团——还应继续吗?


内娱缺爱豆吗?


这似乎没有答案可寻。


但如果一位“爱豆”只具备不错的外形条件,却没有专业实力来维持的话,显而易见,现在的内娱市场是过饱和的。


从《偶像练习生》,《创造101》,《以团之名》,《青春有你》,《创造营》,《少年之名》等来看,虽然“成团选秀”办了一届又一届,但国内选秀依然只是“平台推人模式”


内娱,缺偶像吗?

内娱,缺偶像吗?

内娱,缺偶像吗?

内娱,缺偶像吗?

内娱,缺偶像吗?

内娱,缺偶像吗?


除了资源分配的欠缺性,成团规划的模糊性,以及爱豆实力的差异性,大环境对于“偶像团体”的打造,也依旧青黄不接。


连我们的张PD张艺兴也表示:


“人生没有失败,只有转换舞台,但当你拿不到核心竞争力的时候,转换了舞台也没有用,依旧是被淘汰。”


内娱,缺偶像吗?


内娱,缺偶像吗?


没有足够“偶像实力”就急于“流量变现”,浮躁的市场环境不仅无法打造任何“天团”的诞生,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忽略自身实力的培养,而抱有侥幸心理效仿“成名”。


人气是暂时的,流量也是会转换的,人设更可能会崩塌,“偶像”想要不被“偶像”替代,维持光环的除了运气,更需要依靠“作品”。


在这个看脸的浮躁大环境里,偶像本人似乎更需要沉下心来,修炼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关于“合格爱豆”的标准,你觉得是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偶像   男团   经纪   流量   团体   舞台   实力   团队   成员   条件   人气   环境   专业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