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狙击手》:一部借助历史人物,来讽刺战争的电影

2012年1月3日,一名曾参加过美伊战争的退役士兵出版了一本自传,立刻引起了轰动。

这本书介绍了他在伊拉克战场上的过往,描述了自己退役后的生活,看似平淡无奇,却因为其身份的特殊,立刻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好莱坞巨星布莱德利·库伯甚至直接找到作者,出钱购买了他的影视改编权!

不幸的是这位作者在2013年2月2日,在德州射击场被谋杀,举国哀悼!

《美国狙击手》:一部借助历史人物,来讽刺战争的电影


他的名字叫克里斯·凯尔,美军史上狙击人数记录最高者,五角大楼确认人数是150人,他自己统计人数是225人,被称为是最致命的狙击手。

他出版的自传,就是畅销书《美国狙击手》。

《美国狙击手》:一部借助历史人物,来讽刺战争的电影


并于2014年,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布莱德利·库珀担任监制并主演,联合西耶娜·米勒、凯尔·加尔纳 、萨米·谢赫、卢克·葛莱姆斯等明星,一起将这部传记拍成了电影,名字没改,依旧还是《美国狙击手》!

《美国狙击手》:一部借助历史人物,来讽刺战争的电影


这部电影一开始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来执导,但是因为是《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的制片人,斯皮尔伯格最终选择退出《狙击手》剧组,改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

《美国狙击手》:一部借助历史人物,来讽刺战争的电影


也正是因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我们才见识到了什么是一部淡处理的反战题材电影,从他之前执导的《神秘河》、《百万美元宝贝》以及《老爷车》中就能看出,不煽情,却能引人反思,是对观众最好的回馈!

《美国狙击手》:一部借助历史人物,来讽刺战争的电影


同样拥有故事改编权的布莱德利·库伯刚开始也只是想简单地当个制片人,他选择的男主角是克里斯·帕拉特,也就是刚刚凭借《银河护卫队》一举成名的星爵!但由于当年克里斯·帕拉特的父亲因患多发性硬化症去世,因此最终没能参演《狙击手》。

《美国狙击手》:一部借助历史人物,来讽刺战争的电影


眼见没有合适的人选,库伯最终决定亲自参演,为此他专门增肥36斤,甚至专门花费8个月的时间为角色做准备,他想最大限度的还给给观众一个更加真实的狙击手传奇!

《美国狙击手》:一部借助历史人物,来讽刺战争的电影


影片以克里斯的四次派遣伊拉克战场为切割,展现了克里斯四种不同环境下的心情与思想。

从小时候父亲对他的“狼性教育”,让他记住“以牙还牙”的狼性准则开始。到成年后开始了初恋,经历了背叛,直到看到美国驻肯尼亚大使馆被炸,终于让他明白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美国狙击手》:一部借助历史人物,来讽刺战争的电影


想清楚之后的克里斯立刻去参加了海豹突击队的训练,并在中途结识了自己未来的老婆。

《美国狙击手》:一部借助历史人物,来讽刺战争的电影


但在结婚前夕,“911事件”爆发,同时在婚礼上,克里斯也接到了上级准备派遣他去伊拉克战场的消息。

《美国狙击手》:一部借助历史人物,来讽刺战争的电影


导演通过这一个镜头,体现出了“家国不能两全”的矛盾,但最后克里斯还是选择了国家,也象征着他内心深处的热血精神。

《美国狙击手》:一部借助历史人物,来讽刺战争的电影


真实的克里斯在战场上击杀的第一个目标是手持炸弹的女人,但在影片中,导演用一个孩子来作为克里斯的第一个击杀目标,更加的突出残酷!

《美国狙击手》:一部借助历史人物,来讽刺战争的电影


这里导演用了两个对比,电影开头克里斯虽然短暂犹豫,但还是扣下扳机击杀了孩子,并且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因为此时的克里斯没有孩子,刚进入战场的他,满脑子想的都是保护战友,为国效力!

《美国狙击手》:一部借助历史人物,来讽刺战争的电影


但电影最后同样有一个镜头,一个男孩捡起武器,克里斯却始终没有扣下扳机,更是在孩子扔掉武器的一瞬间,精神彻底垮掉,大口的喘着气来缓解自己的压力。

《美国狙击手》:一部借助历史人物,来讽刺战争的电影

《美国狙击手》:一部借助历史人物,来讽刺战争的电影

此时的克里斯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在战场上经历了太多生死,从最初的热血,到了最后的思考。

手上没有沾满鲜血时,克里斯可以毫不犹豫地开枪击杀任何人。但当他双手沾满鲜血时,反而不再果断,似乎也在思考这场战争的正确性。

类似的情形还来自队友们,刚开始大家都热血沸腾,恨不能天天打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战友都开始厌倦了战争,想要回到国内好好生活。

《美国狙击手》:一部借助历史人物,来讽刺战争的电影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战争给士兵带来的压力有多大。

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战友对他说的:“你已经让这里血流成河。”

这场战争到底是对是错,其实在很多士兵心里都已经成了疑问,但军令难违,大家只能一边厌倦,一边屠杀!

《美国狙击手》:一部借助历史人物,来讽刺战争的电影


克里斯的四次派遣也很有意思,第一次派遣是他保护的人质被敌人头目杀害,第二次派遣是他击杀了敌人头目,第三次派遣是敌人杀死了自己战友,第四次派遣是自己杀死了对方,为战友报仇。

《美国狙击手》:一部借助历史人物,来讽刺战争的电影

《美国狙击手》:一部借助历史人物,来讽刺战争的电影

这四次就像是一个复仇循环一样,每一次都是你来我往的用人的性命来结束,这也间接地导致了战士们的厌倦,这个循环只要在战场上,似乎就是个死结,无法解开。

《美国狙击手》:一部借助历史人物,来讽刺战争的电影


最终大仇得报的克里斯也选择了退伍,但是长时间经历战争,已经患上了严重的“战争创伤后遗症”。

这也是战争给士兵带来的创伤,身体虽然回国,但精神还在飘荡。

《美国狙击手》:一部借助历史人物,来讽刺战争的电影


回国后的克里斯选择帮助那些在战争中留下阴影的士兵,努力帮助他们走出来。

最后更是通过克里斯被救助对象杀害,来讽刺战争给人留下的阴影。

虽然影片最后通过人们真实纪念克里斯的画面做结尾,但整部电影看下来,并没有觉得克里斯是多么的勇猛,反而有一种平淡的感觉。

如果“传奇英雄”表现得平淡了,那他背后的意义就会引人深思了。导演究竟想表达什么?只是单纯地想要描述一个英雄式人物吗?显然不是,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是一个反战人士,那他想表达的,自然就是影片隐藏的东西。

《美国狙击手》:一部借助历史人物,来讽刺战争的电影


借助一个传奇狙击手的生平,来展现战争的残酷,来展现战场上士兵们的压抑,以及战后的创伤等问题。

影片最大的讽刺就是,一个美军史上最优秀的狙击手,没有死在战场,却死在国内。没有被敌人杀害,却被自己人杀死。看似离开了战场,但一直身处战争之中!

战争的残酷,远超人们的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狙击手   莱姆   斯皮尔伯格   战争   伊拉克   电影   扳机   历史人物   美国   战友   创伤   士兵   战场   敌人   导演   影片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