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这幅画里,到底画了几个人?放大10倍后,越看越可怕!

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

在众多的藏品中,有一幅画显得十分特殊,有的人说这幅画是故宫里最有意思的画,有人却说这幅画细看之下相当诡异,这幅画就是著名的《一团和气图》。

故宫的这幅画里,到底画了几个人?放大10倍后,越看越可怕!


这幅画最巧妙的地方就在于,如果你不细看,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尊面带笑容的弥勒佛,他盘腿而坐,体态浑圆,充满了佛家慈祥。然而当你细看时,此画竟然是三人合一!

左边是一位着道冠的老者;右边是一位戴方巾的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

第三人则手搭两人肩上,面部被遮,只露出光光的头,一手轻捻佛珠,是佛教中人。构图合三人为一体,“霭一团之和气 ”,精妙绝伦。

人物刻画生动传神,衣纹细劲流畅,顿挫自如,显示出画家的匠心巧思与高超技艺。许多网友细看后,发现这幅画给以一种越看越可怕的感觉。

笑面弥勒的笑容看似自然,却又感觉很勉强,左右盘腿而坐的二人,一个手指着对方,一个手放在腿上,笑而不答,这些动作着实有些诡异。

但是从朱见深题跋中可知画意。相传,在庐山东林寺前有一条小溪,因附近有虎而得名“虎溪”。

寺中有一个净土宗的高僧“慧远”法师,这位法师曾告诉世人,“你们可以来寺里找我解惑答疑,但请原谅,我送客时送到虎溪就不远送了”于是慧远法师“送客不过虎溪”就成了众所周知的事了。

故宫的这幅画里,到底画了几个人?放大10倍后,越看越可怕!


有一天,儒士大家陶渊明和道教上清派宗师陆修静前来拜访,三位相谈甚欢,临别时三人谈意不减,慧远法师将二位送出山门,三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中突然听到虎啸山林。

三人一怔,再一看这时的慧远法师早已越过虎溪界限了,三人相视大笑,执礼作别。后人在他们分手处修建“三笑亭”,以示纪念。

故宫的这幅画里,到底画了几个人?放大10倍后,越看越可怕!


当然,这幅画的诞生,有它自己的历史背景。《一团和气图》作于大明成化元年六月初一,其作者不是别人,正是年仅18岁的大明皇帝朱见深。

从天顺八年正月登基,到成化元年六月,他已经做了一年半的皇帝。虽然年龄不大,但朱见深经历了自己一生之中最为曲折的人生,也见证了什么是皇家无情,也见证了权力是天底下最毒的药!

故宫的这幅画里,到底画了几个人?放大10倍后,越看越可怕!


从“土木堡之变”到“夺门之变”,再到“石曹之乱”,朱见深都是旁观者,甚至自己也深入局中而无法逃脱。

虽然幼年受了些苦,但毕竟是生在帝王家,长在帝王家,既然坐上了皇位,就必须成为一代明君。

毕竟无论是天顺八年,还是成化元年,离“仁宣之治”并不遥远,甚至“永乐盛世”也仿佛在眼前,毕竟李贤、彭时等贤能都是这两段盛世的经历者。

《一团和气图》彰显的不仅是成化帝朱见深的艺术水平高超,其中更蕴含了他的治国理念,以及心中对大明未来的宏图大愿!

“以此同事事必成,以此建功功备”是成化帝朱见深的治国理想,而他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紫禁城   佛家   宏图   道教   庐山   大明   故宫   儒士   成化   天顺   几个人   和气   元年   帝王   盛世   法师   诡异   可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