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票房爆棚,却褒贬不一。国庆期间,主旋律军事影片《长津湖》有叫好的,有叫差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论得不可开交。

于是,在拜读了无数正反两方面评论后,我终于经不住诱惑,既担心又期待地走进了影院。

担心的是,可别把这么好的题材,拍成了玄幻大片式的抗美神剧。

期待的是,在烂片如林的当下,聆听一曲荡气回肠的悲壮颂歌。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三个小时,已经是一部电影的最长时间了。身旁的一对情侣吃着零食聊得热火朝天,却没聊一句电影的内容。当人们谈笑风生地退场时,我在想,如此重大庄严的主旋律题材,如此惨烈悲壮的革命历史,为什么不能拨人心弦发人深思?这到底是影片的艺术感染力不强,还是其它什么原因?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好历史,好题材,好故事,好愿望。这么多好处,究竟怎样表现才算成功——其实这早就不是个问题。同类题材的《英雄儿女》,《上甘岭》,《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东进序曲》,《大决战》等经典影片早已深入人心给出了答案。它们不搞什么花里胡哨的特技功效,不闹什么炫人耳目的视觉冲击。它们怀着对先烈无尚崇敬的心情,用朴素无瑕的阶级感情,用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用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来感染人,熏陶人,启迪人。以艺术的魅力荡气回肠,催人泪下,感慨万千,难以忘怀。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那么,《长津湖》与上述经典影片相比,究竟怎么样呢?它是属于上品,中品,还是下品?依我有限的阅历来粗浅理解,应该是中等偏下的状态。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一,逻辑紊乱,生硬牵强

01

一个好的故事,要由骨架和血肉来丰满充盈。既然片名叫《长津湖》,显然长津湖战役就是骨架核心,理应围绕这个核心,从地理位置,战略态势,军事价值,前期准备,决策过程,丰富多彩的人和故事展开。所有这些,才是故事的血肉。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可是,以上这些必不可少的内容却轻描淡写地草率带过,取而代之的是没完没了的战斗场景。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按理说,作为战斗故事片,战斗场景多一些是理所应当。但却应该循序渐进。该打的时候当然要打,但不能以打来代替故事的精华。我掐着时间计算,仅吴京连队夜行途中的一场遭遇战,就昏天黑地打了半个多小时。转眼亮天了,眨眼又黑天了,弄不清到底是白天还是黑夜,明显是后期剪辑时剪乱了套。或许是压根就不想弄清楚,只追求画面炫酷抓人眼球就可以了。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影片里的台词和人物对不上号,闹不清是话外音还是台词。既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和谁说话,看得蒙头转向一头雾水。冰天雪地,双方蒙头垢面根本看不清面孔,再加上眼花缭乱的特技功效,飞机大炮军舰坦克铺天盖地的巨大声响,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这哪是在讲故事,分明是在炫耀高科技的拍摄手段,已经在向玄幻大片式的层次靠拢了。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02

长津湖战役为什么如此惨烈,是因为敌我双方的装备差距太大。不仅是飞机大炮军舰坦克方面的差距,更有御寒装备的落后。使我方战士穿着单薄的衣着在严寒条件下作战,所以才出现了“冰雕连”的惨烈壮举。而我们就是凭借这种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敌人,这才是长津湖战役的关键元素。影片结尾也确实是想把“冰雕连”作为高潮来展现。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既然如此,后勤补给就理应成为重要环节加以全面展开,把我方是怎样在敌人掌握制空权的狂轰滥炸下,与敌展开运输线上的生死博斗。这不同样可以表现战争场景吗!只有这样,才能使“冰雕连”的出现更符合逻辑符合常理,更能感受到胜利的来之不易。而要全面透彻地反映这些,三小时的时间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可是,影片里却只有几个轰炸铁路的镜头,没有任何这方面的细节描述,显得头重脚轻,顾此失彼。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03

除了运输线上的生死绞杀以外,冰雕连的壮士们是怎样以单薄的衣着抵御严寒,经历了哪些生死考验,为了完成阻击敌人的神圣任务,宁愿献出生命也决不后退半步,最后成为冰雕而永载史册。只要把这些逻辑性的内容表现充分,既能展示勇士们的英勇顽强,同样会焕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英雄的无限崇敬。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然而,如此重要的环节,影片中只有指挥员的几句担心话语就轻松带过,并没有展开具体描述。然后就突兀出现一个冰雕连,没有任何铺垫和伏笔。不仅如此,而且还让被阻击的敌人大摇大摆地在烈士面前敬礼,说几句赞扬的台词......这种人为地拔高自己,主观地宣传一种精神,不是靠形象的力量自然而然地感染人,实在是影视艺术之大忌,过于生硬牵强,又显得肤浅笨拙。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先烈们视死如归的惨烈壮举确实震撼人心,理应万古流芳。但电影作为视觉艺术,高潮来临前需要有足够的铺垫和伏笔,要把其中的逻辑关系展示完善,否则会显得太突兀,太生硬。与早期经典战斗故事片的丰富内涵相差甚远。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二,形象单薄,详略失当

影视艺术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用人物形象和精彩故事来说话。它是无声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向观众传达一个道理,一脉思想,一腔精神。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仅以早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斗故事片《东进序曲》为例: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我方司令员孟器宇的沉稳大气,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政治部主任黄秉光的智勇双全。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团长邓斌的临危不乱,营长王勇的忠勇顽强,人人个性鲜明,光彩照人。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敌方刘总指挥的老谋深算,刘大麻子的膨胀昏庸。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贺老五的狂妄鲁莽。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段泽民的奸诈歹毒。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周明哲的迷途知返,无不留下过目难忘的印象。整部电影虽然只有一个半小时,所有人物仍然塑造得丰满充盈。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相形之下,《长津湖》洋洋撒撒三个小时,却没有几个过目难忘的人物和精彩故事?除了连长吴京(伍千里)和胡军(雷公)由于脸熟的缘故能勉强记住,其他人物根本记不住。

在情节上,尽管也弄了点感情戏,伍千里惦记着要回家盖房子,照顾弟弟和战友之间嬉笑打闹等。但很快就像调料一样,有始无终地淹没在铺天盖地的打斗声中。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其他人物就只有敌我双方统帅部和高级指挥员露了几次脸,说了几句话。甚至还有毛岸英牺牲的镜头,杨根思抱着炸药包扑向敌阵的画面。使长津湖变成了一个篮子,什么都想往里装,却又不展开细节描述。在长达三个小时里 ,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都蜻蜓点水,闹不清影片到底要表现什么。也正因此,致使人物形象瘦弱单薄,成了标志和符号,形不成立体丰满的典型性格,显得浮光掠影支离破碎,等同于记录片式的粗略简述。这能算是精彩的故事吗?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三,问题的症结所在

时下似乎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是大投资,大制作,大色彩,大场面,聘请香港大导演,采用高科技拍摄手段,再加上铺天盖地的宣传,所拍的就会是好影片。

如果这个逻辑成立,早年那些同类经典影片没有这些,同样津津乐道常驻人心,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宣传手段虽然能招来票房把观众引进影院,但票房并不等同于优秀。想吸人眼球昙花一现并不难,难的是深入人心弥久流传。

所以在我看来,某些大而空的东西不过是件华丽的外衣,是皮毛。除了吸人眼球以外没啥大用处,整不好反会弄巧成拙。而真正的内涵,是实实在在拨人心弦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否则就会像某些玄幻大片,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内里却空空如也华而不实。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坦率讲,如果《长津湖》是一部商业片,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功。多少亿的票房在那摆着,赚钱是肯定了。那些眼花缭乱的特技功效,叮叮当当的音响视觉,节日档的黄金假期,无所不在的宣传手段,抓眼球的目地确实达到了——所以才有了高票房。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如果这是一部宣传记录片,也可以进入优秀行列。回顾历史,缅怀先烈,歌颂革命先辈保家卫国,爬冰卧雪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精神,终于战胜敌人取得了胜利。使观众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可是,《长津湖》既不是商业片,也不是记录片,而是歌颂英烈的战斗故事片。

既然是讲故事,就应该具备丰满的故事元素。而《长》剧的编导似乎没把这些作为重点,而是把功夫下在只要表现惨烈就能站住脚,只要采用高科技拍摄手段,使画面炫酷吸引人,只要有勇于牺牲的精神就算完美了。殊不知,精神的传达不是靠主观想象的说教,而是靠细腻入微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升华出来的。

《长津湖》:既然是高票房,为什么还争论不休?

有的朋友可能把《长津湖》理解成一部记录片了,以为只要把那段历史忠实地表现出来,张扬一种精神就达到了目的。这显然是误解了它的性质和属性,属于张冠李戴,贬低了它的价值。因为艺术作品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对历史进行艺术的再现。如果只是简单的临摹叙述,那不是记录片又是什么呢!

总之,《长津湖》作为战斗故事片,凭借抗美援朝主旋律的光环,勉强能算及格。但与早年同类经典影片相比,还相差甚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票房   冰雕   人心   故事片   争论不休   高科技   先烈   记录片   惨烈   单薄   敌人   手段   影片   精神   人物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