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丽:木雕人生 | 赵承楼 李文秀 邓贵振 孙金栋读后感

郭秀丽:木雕人生 | 赵承楼 李文秀 邓贵振 孙金栋读后感

木雕人生

文/郭秀丽

人们爱木雕,多数爱它惟妙惟肖的造型,就像秀色可餐的少女,玲珑曼妙,顾盼有情,赏心悦目,婉转悱恻。那是世间尤物,吸收了天地之精华,接受了天造地设之灵气,才美得不可方物,是芸芸木雕可遇而不可求的极品,不可多得,让你拥有只看缘分深浅。

我之爱木雕,更爱它的平凡,质朴。

爱它生命的持久与坚韧所留下的岁月痕迹,不管是油亮乌黑亦或金黄,还是浅紫锈黄斑驳与苍凉,都是与大自然抗衡的底色。那满身苍夷中所带的浩瀚之气,令人敬仰,瞧它:站立于天地之间,经风霜,搏酷暑,抗灾涝,还有虫蠹,鸟啄,雷劈,火焚,刀剥……像一个征战沙场,浴血奋战的将士,岿然毅立目送悠悠岁月。把自己的身躯锻炼成一幅画,一首诗,一段启蒙,一部承载历史的镌刻。它身上每一个纹路都是岁月的见证,每一个坑,每一个疤痕,每一个凸起,都是一个故事,经历的沧桑越多,越发遒劲,生命愈顽劣愈是张扬,它就像芸芸众生里的我们,未经鬼斧神工的雕琢,展露给世人的是我们做人的本色,那是竖看成岭侧成峰……那是不枉此生的执着。

郭秀丽:木雕人生 | 赵承楼 李文秀 邓贵振 孙金栋读后感

郭秀丽:木雕人生 | 赵承楼 李文秀 邓贵振 孙金栋读后感

赵承楼在枣乡记忆馆枣树木雕旁留影

赵承楼读后感

秀丽对老枣木展现的灵气研究深沉。贵振、金栋、文秀对此评论恰当。为你们的枣文化观点赞。

我有时看得入神,想象它传递的文化信息。为此,我曾围着乐陵城转,在炭窑处买段枣木,回家把老皮扒掉,稍打磨,用轻添刷几遍,存放。

在枣乡记忆馆,站在枣树木雕旁留影。硕果累累。与秋实相近。


李文秀读后感

师妹真棒!一块老枣木疙瘩,刻画的如此精妙,演泽出万物生命的沧桑、悲凉与顽强,巾帼才女也!


邓贵振读后感

写的真美!一个老枣木疙瘩,写的如此悽美忧伤,确实,它值得赞美,值得珍藏。因为它历经沧桑。燕王扫北的荒唐,爱新觉罗家祖的无良,民国政府的无奈,日本鬼子的掠抢。中国共产党荡涤一切腐朽的力量,都在这块老枣木中珍藏。


孙金栋读后感

树雕就像一幅凄美人生的浓缩版,留存的是我沧桑与苦难。

郭秀丽:木雕人生 | 赵承楼 李文秀 邓贵振 孙金栋读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读后感   木雕   乐陵   爱新觉罗   文秀   炭窑   可求   中国共产党   枣树   灵气   疙瘩   沧桑   岁月   记忆   生命   人生   郭秀丽   李文秀   孙金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