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表外资产”是什么?如何正确利用?

已经进入第四季度,眼看就要到年底,作为财务人,进行企业的财务分析,必不可少。在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资产负债表是首先关注的一张报表。资产负债表是企业的“家底”,它告诉我们: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有哪些,具体分布形态是什么;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所占的比重分别是多少,哪些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项目;企业侧重于对内经营资产投资,还是对外金融资产投资。

在分析企业的资产时,由于会计计量本身的局限性,有些经济资源并没有在企业的报表里列示,成为游离于资产负债表之外的“表外资产”。

那么,被报表忽略掉的“表外资产”有哪些呢?

企业的“表外资产”是什么?如何正确利用?第一,公司品牌价值。

众所周知,我国有很多知名企业。比如:白酒企业中的贵州茅台、五粮液,家电行业中的格力电器、海尔智家等,这些知名企业的品牌价值无疑是非常高的,但并没有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把品牌价值放入资产负债表中呢?理由很简单——品牌价值不好计量。如果聘请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估价,由于使用的评估方法不同,可能结果会大相径庭。

那么,我们能不能把创建品牌投入的费用作为品牌的价值呢?

按现有会计核算方法,企业已经将广告和营销推广的支出计入当期“销售费用”中,直接费用化了,并没有计入“资产”。企业兼并过程中形成的“商誉”,也不等同于“品牌价值”。“商誉”是在兼并(吸收合并)中产生的购买溢价,部分地反映了被兼并企业的品牌价值,但二者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第二,公司的研发投入。

IT、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很高,但很多企业的研发费用,并没有计入“资产”,而是费用化了。因为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研发费用只有处于开发阶段并且符合资本化条件时,才能计入“无形资产”。大量的研究阶段的支出,并不能资本化,只能计入当期“研发费用”,在利润表中反映。这就造成研发投入越高的企业,资产价值越被低估。

那为什么不能把研发费用都列入资产呢?

因为研发活动属于高风险活动,失败的可能性非常高,很多研发投入最终并不能形成“资产”,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因此,会计上基于稳健性原则,采用了一种“折衷”的处理办法,既不可全部资产化,也不必全部费用化,而是“前期投入费用化、后期投入有条件地资本化”。

第三,公司高级人力资源。

有些公司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高级人才非常多,甚至不乏院士、长江学者和高级海外引进人才。这些人才是公司高薪聘请,有些签订了长期服务协议,对于公司未来发展非常重要,是企业非常宝贵的人力资源。但是,这些高级人力资源的价值,并没有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企业支付给高级人才的工资薪酬、各类福利待遇,统统作为“职工薪酬”,直接列入企业当期的成本费用中了。

那为什么不能把高级人才的价值列入资产负债表呢?

原因同理——人才的价值不好计量。

第四,公司的政商关系。

政商关系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建立良好的政商关系,可以在重要的招投标活动、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补贴等方面享受良好待遇。我国的央企、大中型国有企业由于具有政府出资的背景,在很多领域享有照顾性政策。然而,在资产负债表中,同样由于估价的原因和成本不能准确核算,无法体现出政商关系的价值。

第五,公司的渠道建设。

在激烈竞争的行业中,销售渠道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关乎企业发展的全局。比如,格力电器自创的销售渠道、汽车品牌的4S店体系等。渠道建设的支出,往往在发生时被列入“销售费用”当中,其价值当然无从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知道,会计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会计计量是否具有难度,会影响到资产的确认。表外资产脱离了资产负债表这一主体,只能靠证券市场的估值来进行弥补。从财务分析的角度,我们要重视表外资产,看不见的“资产”,也许是最不可忽视的“资产”。

了解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外资   政商   商誉   资产负债表   企业   支出   当期   品牌价值   高级人才   费用   资产   价值   关系   会计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