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豆瓣4.7、IMDB5.4、超清资源提前一周漫天飞、上映前未做一版国配版预告。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如果用8个字来形容这次迪士尼在《花木兰》上的表现,就是:

生不逢时+发行灾难

太多太多的“场外因素” ,

让投资2亿美元的《花木兰》陷入了种种困境:
A.3月13日,临上映前两周宣布撤档。

成为全球首部倒在新冠疫情面前的A级大片。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B.随着凶猛疫情在北美的全面爆发,迪士尼只得定下200多元人民币的高价,让《花木兰》上流媒体平台Disney+。

不仅得罪了欧洲院线,让法国影院老板怒砸刘亦菲的宣传立牌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也让在家付费看片的用户,感觉被宰了一刀,实在太贵。

C.正式公映时,恰逢中美关系紧张。

两头都不讨好。

IMDB上的美国人吐槽:

迪士尼拍《花木兰》是为了舔中国,毁童年(22年前有同名动画版)

豆瓣上的中国人则觉得:

刘亦菲的这版《花木兰》真人版根本不懂中国文化。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上联: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下联:望天下眷属全是有情人

如何写对联第一课:上联用过的字,下联不能用。

负责对联的道具师相当没有文化。

美术设计是参与《指环王》三部曲的新西兰老外,也没看出来。

如果说上面三点只是生不逢时的话,

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堪称是真正的发行灾难:

9月4日下午,

随着Disney+上线《花木兰》,超高清的盗版资源泄露,开始在全网吸引上百万的下载。

事实上,口袋君早就预料到这场灾难了: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做了10几年的票房报告,

口袋君第一次见到A级大片居然是这么安排窗口期的:

美国流媒体上线时间比内地院线还早了一周。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追根溯源,根本原因就是:

在没有确定内地院线档期前,迪士尼就先自行宣布9月4日的北美流媒体档期。

我们来还原这场悲剧的时间线:

1)8月2日,《八佰》宣布内地定档8月21日,前来救市。

2)8月5日,迪士尼宣布《花木兰》9月4日上北美流媒体

3)8月5日同一天,曾率先曝光中国影院复工时间的大V北票吧暗示:

《花木兰》拿到了8月28日的档期。《信条》9月4日上线。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4)果然!第二天。

华纳就宣布诺兰《信条》9月4日登陆内地院线。

但《花木兰》的中国档期一直没有消息

之后,就是《八佰》上映后票房大爆发。

5)一直等到9月2日,才终于官宣《花木兰》中国档期9月11日。

那张被全网群嘲的海报发布了: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明眼人马上看出问题:

《花木兰》为什么没有拿到8月28日这个极为合理的黄金档期?

口袋君根据时间线来逻辑推理:

1)迪士尼中国很有可能和XX部门达成了口头协议,确定8月28日能上内地档期,才宣布9月4日的北美流媒体档期。

2)XX部门看到《八佰》点映口碑炸裂,以及中美关系日益紧张,最终给了9月11日这样一个让迪士尼无比尴尬的档期。

3)迪士尼忌惮于会员的反弹,不敢延后一周。

一来二去,直接导致《花木兰》的超高清资源全网满天飞。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或许,有杠精马上要怼口袋君了:

《花木兰》豆瓣口碑不行,就是因为她拍的太烂了!

但这位杠精没有搞清楚一件事的定义,豆瓣口碑究竟是怎么来的?

大家还记得,口袋君在《八佰》首轮点映那晚发出的呼吁吗:

如果你今晚看了八佰,并且喜欢的话,一定一定要记得去豆瓣上打五星!

电影的口碑就像股票,多空双方博弈,首轮口碑基调定下来了,后面就是从众心理。

现在,网上乱黑《八佰》的人极多。

今晚,就是《八佰》的豆瓣口碑大决战!

口袋君曾参与过很多商业大片的提前行业场,实在太清楚电影口碑的门道。一般而言,

豆瓣口碑=初始亮分±(0.1到1)

以温子仁的《海王》为例。

当时零点场,有200万DC粉前去观影。

豆瓣亮分8.4。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尘埃落定后,现在《海王》的豆瓣评分是多少呢?7.6分。

这才是最好的亮分节奏。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一个重要问题来了,究竟谁能优先看到片子呢?

的确,商业大片的提前场请谁看,极其有讲究。

两类人群。

a.电影行业内人士。

比如影院经理、大V。

总之,都是像口袋君这样真正热爱电影行业的人。

不会乱黑一气,会通盘考虑此片对于行业的长期价值。

b.核心圈层粉丝。

比如《英雄远征》就邀请了百度蜘蛛侠吧的用户。

因此,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究竟是怎么凉的?

答案很清楚了:

《花木兰》流出的首轮版本是全英语配音的

让从小浸淫在古装片文化中的中国人,看的是无比尴尬。

再加上第一批看此片的多是硬核直男影迷。

从硬核直男视角来看,影片的故事主线就是:

刘亦菲一娘们带领甄子丹这样的大老爷们来拯救皇帝李连杰。

妆容又画的那么丑,实在太尬了!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难怪有大V吐槽:

《权游》中的布蕾妮才是他心目中的花木兰。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毋庸置疑,

超高清资源的提前泄露,导致《花木兰》的首轮口碑彻底失控,也让迪士尼在宣发节奏上,搞的是进退维谷。

今天,猫眼专业版给出的内地票房预测是:2.91亿。

作为2020年话题度第一的好莱坞A级大片,业界9个月前对于《花木兰》的中国票房预期是:10亿+

一下少了7亿票房,实在太惨了!

2

早在5年前,看到自家的童话真人大片越卖越好,迪士尼就动了将《花木兰》改编成真人版的念想。

但仔细想来,

这个历时5年,投资2亿美元的项目充满了坑:

【坑1】性别逻辑硬伤

女扮男装好几年不被发现,动画版还好说,但真人版主演该怎么选?

选的太中性,女性观众没有代入感。

选的太柔美,男性观众觉得不合理。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坑2】中美文化差异

中国家庭、父权孝道、女性情感、战争打斗。

最适合谁拍?

迪士尼和你英雄所见略同:学贯中西的李安。

然而,当年与环球合作的《绿巨人》,创下了李安导演作品的最差口碑(豆瓣6.7)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迪士尼控制欲十足的合家欢制片体系,显然与李安犀利的猛兽级执导风格格格不入。后者当即回绝。

之后,迪士尼还找了姜文,也未能成功。

最终,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来自新西兰的女导演妮基·卡罗。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坑3】原版动画情怀

22年前,《花木兰》原版动画以9000万美元的成本,在全球拿下3.04亿美元的票房。在北美,很有群众基础。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比起《狮子王》CG版一五一十地复刻动画版,这部《花木兰》真人版与动画版有着诸多改编。

这也是美国影迷吐槽最多的点。

由艾迪·墨菲担纲声优的逗比话痨角色木须龙,一路为花木兰保驾护航,承包了不少笑点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而这次,守护者则换成了不说话的凤凰,被吐槽为像风筝。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为了符合Metoo运动的政治正确(现实中的性骚扰经常发生在上司和下属之间),木兰不再和李翔将军谈恋爱。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甄子丹饰演的佟勇将军,负责木兰的新兵训练,只是单纯的上司和导师。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安柚鑫饰演的战友陈洪辉,和花木兰不打不相识。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在早期版本中,女导演曾安排了刘亦菲和安柚鑫在桥上的吻别戏,结果制片人江志强觉得“不能剪到正片,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不合适”。

因此,整部电影两人只有暧昧,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爱情桥段。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由于看到歌舞片在中国不太卖座,又将原版动画的诸多唱段统统在真人版去掉。

这样看来,

《花木兰》真人版在制作和决策过程中,非常契合迪士尼童话大片“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气质,对一切有风险的事情,都一一规避。

想要讨好各类群体:

中国观众,欧美影迷、动画粉丝、迪士尼拥趸、MeToo运动发起者。

最终,《花木兰》用西方的审美和价值观,来讲述一个传统的东方故事。

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割裂,若再加上英语原声台词,导致观影时的文化冲突感非常明显: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四两拨千斤”在英语剧本中,被直译成了Four Ounces can move 1000 pounds。

真的是越想越别扭。秦始皇的棺材盖压不住了。

此片的本质,就是迪士尼想要借架空历史的中国风,打造一部通杀东西方影市的女权童话大片。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若你是一位经常看古装题材、喜欢考据历史细节的成熟男影迷,口袋君就不推荐此片了。

毕竟是老外拍的,《花木兰》中,各种不符合史实的细节很多,“保皇”的重头戏绝对能让你抓狂。

但是,

若你是一位年轻女生或者喜欢年轻女生的男生,口袋君很推荐你们约会去影院看《花木兰》的国配版。

因为,这是一部给予女生力量和勇气的童话大片。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平心而论,豆瓣4.7的评分实在太低了。

若不纠结历史细节,《花木兰》是一部极为工整而称职的迪士尼商业爆米花大片。

场面很大,剧情流畅,“忠、勇、真、孝”的四字女权主题清晰。

女主角刘亦菲一路成长、万丈光芒地历经四阶段

1)Girl

对未来迷茫、遵从三从四德的年轻女孩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2)Soldier

伪装成男人、替父从军的传奇女战士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3)Leader

用聪明才智和好功夫,拯救国家免遭匈奴入侵的女领袖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4)Legend

拒绝皇帝重赏册封,回家尽孝道的传奇。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特别在表现“真”的段落,尤其感人。

整个木兰从军的故事,起始于一个“冒充父亲”的谎言,让身在军营的花木兰始终存在道德上的瑕疵

在面对凶狠的匈奴军队之际,刘亦菲头发一甩,不再为“自己不是儿子”而愧疚,第一次亮出她是女人的真实身份,然后大杀四方,拯救队友。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显然,这样的桥段是在告诉所有女生:

从小求学,长大成家,到有了自己的孩子

很多女生都在扮演好女儿/好学生/好员工/好女友/好老婆/好妈妈的各种角色,讨好这个男权主导的社会,但唯独缺失一个最重要的角色:真实的自己。

但我们穷其一生,其实就在追求一个终极哲学问题“我是谁”,因此,找寻到真实的自己尤其重要。

这一剧情改动,便是整部《花木兰》的真正主题,极其有时代特色的女权意识觉醒。

正如,刘亦菲在《花木兰》主题曲《自己》中所唱的那样:

我 眼中的自己/每一天 都相信/活得越来越像我爱的自己


3

回顾近20年以来,想要同时讨好中美两大影市的好莱坞商业大片,

《花木兰》豆瓣4.7、《长城》豆瓣4.9、《环太平洋2》豆瓣5.5、《功夫之王》豆瓣5.6、《巨齿鲨》豆瓣5.7、《摘金奇缘》豆瓣6.1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各位看出来了吗?

好莱坞真人大片拍摄华人文化题材+中国脸说英语,是个无法挽救的口碑巨坑。

究其根本,

就是美国人对华裔文化的复杂性认识不足。

先不说充满西方白人中心论调调的“亚裔(Asian American)”,仅仅在华人圈中,就分成:

美籍华人ABC、中国大陆人、新加坡人、中国香港人、中国台湾人、马来西亚人等太多族群。

无论语言、生活环境、家族历史、历史包袱,都各不相同。

当一部好莱坞真人大片触碰“亚裔/华裔”这样极端复杂的文化敏感带时,就像在摸老虎屁股,一摸下去,中美两边的反弹都特别厉害。

按照这样的逻辑判断:

下一部跨文化大片的口碑悲剧,很有可能是漫威的《尚气》。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离2021年5月7日还有9个月,豆瓣短评区就已吵翻天了,真的上映后,那还得了!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口袋君已经脑补出《尚气》豆瓣评论区,一水的一星二星了。

一言以蔽之,

当“触碰文化敏感带”的《花木兰》,遭遇“生不逢时”的时局,和“超高清资源疯狂泄露”的发行灾难,“首轮观影群体”的错配 这四重打击后,

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的口碑和票房,就这么彻底凉了!

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生不逢时的《花木兰》!刘亦菲2亿美元大片是怎么凉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花木兰   李安   木兰   大片   好莱坞   北美   生不逢时   档期   首轮   豆瓣   中国   票房   真人版   口碑   口袋   美元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